郭小婷

與特效化妝師劉吉的采訪,約在江蘇無錫市的一處商務賓館里——他在上海和朋友一聊完融資搭建特效攝影棚,就匆匆趕回無錫。一屋子“斷手殘腳”和面具,混雜著創作和生活的氣息。他把整個團隊從北京帶到這里,一是為明年星皓影業的賀歲項目《西游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二是為愛奇藝每集耗資300萬元打造的網絡劇《心理罪》。
作為80后,2015年已經是劉吉進入影視行業的第13個年頭。
論出身,他是上海戲劇學院舞美專業科班畢業;論資歷,他僅借一次美國好萊塢特效化妝大師Mark Garbarino在學校為教師進行的特效化妝培訓,成為后者名正言順的徒弟,隨之有機會參與《碟中諜3》《畫皮》等影片的特效化妝制作;論名氣,他剛剛完成了《分手大師》《太平輪》《道士下山》,緊接著著手《羋月傳》《浮生如夢》《盤絲洞》《七夕》的設計,躋身國內資深特效化妝師行列。
就特效化妝這一“年輕”的行業而言,劉吉和其他“出鞘”的青年電影人一樣,憑借自己一邊學習一邊創作的“行活兒”,在3至5年時間內完成項目經驗的積累,繼而組建團隊、成立工作室,不斷爭取新機會。
剛好,他的努力趕上了一個機會迸發的時代。
師傅領進門
劉吉這一代人,屬于“承上啟下”的一輩。內地自北影廠的王希鐘、白麗君等老一輩特效化妝師后,幾乎斷層。
劉吉喜歡用“運氣好”來形容自己的過往經歷。
早年間,上海戲劇學院里只有教授級別的老師,才有機會接觸到專業的特效化妝培訓。彼時剛上大二的劉吉意識到,這種培訓對自己一心想成為一名特效化妝師的理想來說非常可貴。
在經過和系主任的一番軟磨硬泡之后,劉吉很幸運地得到了Mark培訓的入場券。盡管每月學費15000元,他也要牢牢抓緊這次機會。
高昂的學費只換來了一套“大概、籠統的操作流程”和十幾次Mark專門輔導的“光頭”練習。但令劉吉興奮的是,培訓課后不到1個月時間,他就迎來了第一次進組的機會——在馮小寧的電視劇《朱元璋》中給演員胡軍做光頭造型。
由于美國師傅有一半時間需要回國工作,客觀上給劉吉帶來了很多國內進組的機會。之后他又把賺來的錢,用到Mark幫忙帶來的進口材料上,再不斷地實踐學習。
半工半讀的日子持續到大學畢業。2005年前后,《滿城盡帶黃金甲》《夜宴》《霍元甲》等內地香港合拍古裝大片掀起一股特效化妝熱潮。“很多香港電影人都是在好萊塢學成歸來,他們特別清楚應該怎樣服務電影,于是就把特效化妝做起來”,“因為這些影片有不少香港人投資,也讓內地看到了依靠特效化妝的題材也可以賺錢,甚至成為最賺錢的電影。”
香港當時已有專業的特效制作公司,人員構成偏向60、70后,基本已經有十多年的創作經驗。劉吉這一代人,屬于“承上啟下”的一輩。而內地自北影廠的王希鐘、白麗君等老一輩特效化妝師后,相關專業人才幾乎斷層。
國產電影有很長時間都在依賴Mark這樣的技術外援。Mark今年 50歲,從影30年,在他眼里自己并非單純的技術匠人,而是個“絕對的藝術家”。“Mark把每一部電影都當藝術品做,他對我的影響最大的,就是讓我學會自己動腦、動手。我們的工作在流程上可能是重復的勞作,但是所有的創意都是新的,這也是我為這份工作著迷的原因”。 “當然更重要的是團隊協作精神,一個人再牛也沒用。”
劉吉在接下來Mark牽線的電影項目中,很謹慎地對待每一次創作、服務的機會,這反過來感染了Mark。于是劉吉又非常“運氣好”地隨老師來到了美國,見識到了100多個特效化妝師為一個劇組工作的場景。“他們每個人都身懷絕技——因為Mark比較全面,所以我掌握得也比較全面。”這段在美國做項目的經歷,也為他之后在國內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從職業到事業
劉吉必須在“自己花二十年的時間超越Mark”還是“以公司帶動特效化妝行業在中國做大”之間做出取舍,經過反復衡量,最終他決定做強公司的品牌。
從入行算起,劉吉用3年時間達到了對行業“了如指掌”。第5個年頭,他憑借在行業積累的經驗,終于熬到了不用老師引薦,自己獨當一面。
人在不停成長,市場環境也在不斷成熟。近些年,國產電影市場持續高速發展,古裝、魔幻、玄幻、神話等高投資類型片紛紛上馬。市場需求也成為行業細分的前提之一。
特效化妝業脫胎于美術、化妝部門,近年來開始獨立、壯大。劉吉算得上國內這一行業的先行者。當同齡的大學同學都沉浸在廣告業,他另辟蹊徑,在上海注冊了一家特效化妝公司,Mark成為他名義上的合伙人。但因生意并無起色,“過了大概8年青黃不接的日子,吃虧上當是常事”,這使得劉吉不得不在2011年注銷上海公司,轉戰北京,成立了FUNHOUSE。令他始料未及的是,初來乍到,“生意好了5倍都不止”。
劉吉介紹,國外的收費標準都是明碼標價,制作費用包含所有的人工和消耗材料,如果超支,制片部門需要補差價。而國內現在更多的操作是根據整體預算打包。即便賬算錯了,也要自己負責。通常情況下,劉吉都會根據劇本出設計圖,也有美術指導或者造型設計出圖的情況,他一般會在前期制作階段帶領十幾個人在工作室,三四個人到現場,如果是大片,“像《西游記之大鬧天宮》這樣的影片,一部戲就把我們干停了”,到這種情況時,“Mark會直接從美國‘發一些好萊塢的特效化妝師過來,他們很貴,月薪要10萬人民幣。”但劉吉覺得“請老外的目的是為了培養下一代人才,來帶動我們這樣的本土技術性公司的發展,而不是每次僅僅靠他們來完成一部電影”。
話雖如此,高昂的人工費確實給劉吉帶來了不小壓力。公開資料顯示,FUNHOUSE現在的年營業額在500萬元到700萬元之間,就人工、材料的開支來講,并不特別富裕。 作為公司掌門人,劉吉不得不為公司的發展尋求資本合作。“去年談了很多投資公司,他們的反饋很簡單,就是對穩扎穩打的企業沒興趣,一心想找有互聯網基因的、賣客戶服務的、恨不得一個月就可以回本的公司”,“但我們這一行,想做真正的企業,要么做實體,要么就得做經得起考驗的技術。”
為了擴大知名度,FUNHOUSE之前“賠錢”與湖南衛視《百變大咖秀》這樣的節目合作,但每一期有主持人何炅的口播廣告,他覺得很值。虧本買賣是為了他的兩個夢想:一是要搭建自己的特效影棚,將來能夠將特效化妝行業推向民用;二是將專業培訓帶進高校,在學校建立實驗室,為行業源源不斷地輸入人才,也能為更多80、90后年輕人提供實戰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