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琨
薩卡什維利為東山再起放棄了自己的國籍
5月30日,薩卡什維利跟隨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來到烏克蘭敖德薩州,以新身份正式在民眾面前亮相。這位48歲的格魯吉亞前總統,到烏克蘭當了州長,還為此改了國籍。就任儀式上,一個漫不經心的微笑將薩卡什維利對權力的渴望展現得淋漓盡致。不過,這次他接了個燙手山芋,笑起來可沒那么輕松。
嚼領帶的總統
薩卡什維利出生在蘇聯加盟共和國格魯吉亞首府第比利斯市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無巧不成書,他與斯大林的生日正好同為12月21日。“薩卡什維利將成為第二個斯大林”的說法曾在格魯吉亞民間流傳。
薩卡什維利早年畢業于烏克蘭基輔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國際法專業。1993年,他獲得美國國會獎學金,先后在哥倫比亞大學和喬治·華盛頓大學就讀,分別獲得法學碩士和博士學位。學成后,薩卡什維利順利獲得了律師執照,并開始在紐約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
西方生活給薩卡什維利“留下美好回憶”,比如在荷蘭與妻子桑德拉一見鐘情,也包括在美期間與時任格魯吉亞總統謝瓦爾德納澤相識。1995年,薩卡什維利躊躇滿志地加入了謝瓦爾德納澤任主席的格執政黨“公民聯盟”,但年輕氣盛的薩卡什維利時常與黨內人士吵得面紅耳赤。2001年,他辭職自立門戶,組建“統一民族運動黨”,與公民聯盟公開叫板。
2003年11月22日,薩卡什維利作為反對派領袖,帶著支持者沖進議會大樓,將一支象征和平的紅玫瑰高高舉過頭頂,一馬當先沖上主席臺,開始了一場極具西方背景的“玫瑰革命”。一天后,謝瓦爾德納澤正式宣布辭職。民眾拿著紅玫瑰與盛滿葡萄酒的高腳杯狂喊著“米沙(薩卡什維利的昵稱)!米沙!親愛的米沙!”迎來了屬于薩卡什維利的時代。
長期以來,格魯吉亞與俄羅斯的矛盾一直存在,2008年達到頂峰。8月8日,格魯吉亞政府突然出兵南奧塞梯,但被普京下令擊退。可能是未料到俄會出兵,薩卡什維利向西方政治家打電話求助時,十分緊張地抓起領帶塞到嘴里狂嚼。后來,薩卡什維利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專訪時聲稱,格俄戰爭就是西方與俄羅斯的較量。
薩卡什維利與活躍在美國政壇的大佬們十分熟絡。小布什曾夸贊他“是一個堅強的朋友,和我們有著共同價值觀”。而美國共和黨參議員麥凱恩則在“玫瑰革命”期間送給薩卡什維利一件防彈衣。至于奧巴馬,薩卡什維利稱二人“早就是知音”。
不過,西方國家的支持并未保住薩卡什維利的大位。2008年金融危機席卷全球后,格魯吉亞約50%的人口陷于貧困線以下,很多退休老人抱怨同蘇聯時代相比“今不如昔”。最終,對薩卡什維利心懷不滿的格魯吉亞人,在2013年10月用手中的選票趕走了這位靠“玫瑰革命”發家的總統。
在敖德薩拍胸脯
薩卡什維利大學時的校長正是波羅申科,兩人關系不一般。2013年謀求連任失敗后,薩卡什維利為烏克蘭親近西方勢力積極奔走。波羅申科當選總統后,薩卡什維利憑借其與西方尤其是美國的關系為前者謀求外援。而作為回報,這位格魯吉亞前總統先是被波羅申科任命為總統改革國際委員會負責人,后又成為烏克蘭美國大學創始人。此次被任命為州長,是波羅申科給予薩卡什維利的又一個獎賞。
薩卡什維利不是烏克蘭政府中唯一的外國面孔,不少外國人如今在烏克蘭政府中身居高位。比如,經濟發展和貿易部長、立陶宛人艾瓦拉斯·阿布羅馬維丘斯,財政部長、美國人納塔莉·亞列西科,衛生部長、格魯吉亞人亞歷山大·克維塔什維利等。對此,波羅申科的解釋是,烏克蘭必須學習“外國經驗”。據分析,烏克蘭政府任命外國人執掌財政部等政府關鍵部門,主要原因在于烏克蘭各級政府普遍存在貪腐現象,引發民眾不滿。但烏克蘭激進黨領導人利亞什科認為,對薩卡什維利的任命是在向世界承認,烏克蘭人無力恢復國家的秩序。
5月30日,在敖德薩州政府大樓,波羅申科把剛剛獲得烏克蘭國籍的薩卡什維利介紹給民眾,還給他下達了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的任務。薩卡什維利信心滿滿地拍起胸脯:“我將把敖德薩建成‘黑海之都。”他嘗試用烏克蘭語發表就職演講,但只說了幾句就尷尬地變回俄語。隨后興沖沖地以敖德薩州州長的身份簽署了第一份命令:要求對州政府的官方網站進行改革。
位于烏克蘭南部的敖德薩州是烏克蘭的重要港口和戰略要地,還是波羅申科的家鄉。同時,這里也是親歐與親俄勢力斗爭的戰場。連日來,敖德薩州每天的爆炸事件使得當地人心惶惶。此外,俄族居民占多數的敖德薩州,主導勢力一直想效仿頓涅茨克、盧甘斯克建立“共和國”,脫離烏政府管制。波羅申科期待薩卡什維利領導下的敖德薩州,能夠實現零貪腐。但有分析稱,親西方的薩卡什維利在此時接受這個任務,恐怕將更激化當地的矛盾。
東山再起不容易
薩卡什維利投奔烏克蘭,令格魯吉亞當局既難堪又憤怒。格現總統格奧爾基·馬爾格韋拉什維利稱,“薩卡什維利不應放棄格魯吉亞國籍,價值觀高于仕途,放棄格魯吉亞國籍是對國家和總統制的侮辱”。而在去年8月,格魯吉亞當局就發出國際通緝令,誓言全球緝拿薩卡什維利,稱他們握有薩卡什維利涉嫌殺人、貪腐的證據。當時的薩卡什維利就在烏克蘭,且被波羅申科待為座上賓。
俄羅斯的反應似乎比格魯吉亞還強烈。政要們紛紛對履新的薩卡什維利諷刺帶挖苦。準備看一場好戲的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5月30日在推特上寫道:“薩卡什維利成為敖德薩州州長,這是馬戲表演的延續。”俄外交部人權、民主和法治問題全權代表多爾戈夫在接受俄新社采訪時十分不屑:“薩卡什維利這個人就是那么回事,問格魯吉亞現政府對他的看法就一目了然。評論他是多余的。”
國際媒體有評論認為,薩卡什維利的這一做法并不明智,這將使得他無法回歸更大的政治舞臺,敖德薩甚至可能成為其政治生涯的最后一站。盡管今年4月薩卡什維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正在積極準備重返格魯吉亞政壇,但如今失去格國籍的他在重返格魯吉亞權力巔峰的路上顯然又多了一道巨大障礙。
根據格魯吉亞相關法律,只允許外國公民在經過總統批準后取得格魯吉亞國籍。作為烏克蘭公民,薩卡什維利要想再度取得格魯吉亞國籍,必須經過現任總統批準。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這一法律正是薩卡什維利本人執政期間批準通過的。
縱觀獨聯體地區,曾經領導過“顏色革命”的政治家在革命后的日子都不甚好過。例如烏克蘭“橙色革命”締造者、前總統尤先科任內政治危機頻發、通貨膨脹嚴重,在2010年總統選舉中慘遭淘汰,自此退出政壇。吉爾吉斯斯坦“郁金香革命”領導人、前總統巴基耶夫嚴重貪污腐敗、任人唯親導致政府被推翻,其本人出逃。薩卡什維利在諸多“顏色革命”領導人中雖然政治生命延續得較長,還能在烏克蘭“另謀高就”,但依照烏克蘭目前紛繁復雜的政治生態,想要繼續他在格魯吉亞的輝煌,怕是比登天還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