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肖瀟
699元/平方米,20天工期
曾經有一個形象的說法:“如果你恨一個人,就讓他去裝修。”連不少業內人士都承認,這是一個充滿痛點的行業。但最近隨著“愛空間”的火爆,這種觀念有了一些改變。
在位于北京北四環的愛空間體驗館里,“解放一代年輕人”的口號隨處可見。“699元/平方米,20天裝修工期”,是愛空間CEO陳煒在互聯網時代給出的家裝新答案。目前,愛空間的施工預約已排到了今年9月。“到6月,愛空間已經成為北京市內接單量最大的家裝公司了。”陳煒告訴《環球人物》記者,“口碑依然是‘零差評。”
怎樣才能做到極致
愛空間第一次進入公眾視野,與小米董事長雷軍密不可分。雖然陳煒反復強調“愛空間并不叫小米家裝”,但媒體似乎更愿意將二者畫上等號。
2014年5月,陳煒瞅準了互聯網家裝市場,在天貓開了旗艦店,裝修套餐定價899元/平方米,60天裝修工期。但市場反應很慘淡,兩個月只成交了4單。當時,陳煒打心眼里覺得自己做的事“很小米”,但為什么沒有像小米那樣大受歡迎呢?
2014年8月5日,通過朋友介紹,陳煒見到了雷軍。他在花了一周時間準備的PPT上,把標題最終定為“小米家裝”。
雷軍看到這個PPT的標題,笑了笑沒說話。聽了10分鐘,他打斷了陳煒。
“什么是小米的商業模式?”雷軍問。
“七字理論唄(專注、極致、口碑、快)。”陳煒答。
雷軍反問:“現在裝修工期兩個月,最短要幾天?”
“20天吧。”陳煒估算過,如果加班加點,理論上20天可以實現,但成本會非常高,也很冒險。
雷軍一拍大腿:“好,就20天!晚一天給客戶(賠)一萬元。”
陳煒還沒緩過神,899元/平方米的定價又被雷軍砍掉了22%,只剩下699元。
雷軍講起了沃爾瑪的例子:“毛利率只有10%,堅持了30年,才做到了全球最大的零售商。”雷軍還搬出了自己的故事:“當年第一臺小米電視的成本要比售價高出500元,我咬著牙賣了。”
最終,陳煒拿到了雷軍旗下順為資本領投、總共超過5000萬元的A輪融資。不過相比投資額,陳煒的更大收獲是與雷軍的談話顛覆了自己原有的思維模式:“互聯網時代怎樣才能做到極致。”他回去就動手,重新注冊公司,緊接著招人、開發新產品。去年12月產品上市,一下子引爆北京的家裝市場,第一個月的訂單數就達到595單,三個月后達到1800單,這是北京家裝行業數一數二的數量。
想做改寫規則的人
在創辦愛空間之前,陳煒坦言自己的人生都在“為創業做準備”。1973年出生的陳煒,在江西老家時就有過一次創業經歷,但很快失敗了,之后他進入清華大學MBA班。2003年畢業時,陳煒面對國企、外企等6個不同的工作機會,選擇了“行業足夠大、鏈條足夠長、創業點多”的家裝行業。
陳煒曾任博洛尼旗艦裝飾裝修的總經理,負責大客戶戰略合作與北京市的精裝業務。在博洛尼的7年,陳煒學到最重要的是商業意識:“學會判斷一個商業模式好與不好,可行不可行,發展有沒有潛力。”
2009年前后,陳煒發現,房地產的產業化帶來了室內裝修的產業化,這讓他看到了城市精裝修的商機。他問過很多人:為什么電子商務發展了十多年,卻改變不了一個裝修行業?他想做這個改寫規則的人。
目前,愛空間提供微信實時播報裝修進度服務,工人自檢、愛空間巡檢和客戶質監驗收相結合,不滿意無條件返工。為了便于管理,愛空間還自養產業工人,這是傳統家裝公司都不干的事。陳煒給自己的產業工人提供從吃到住到工作的全部標準化:為他們建培訓基地、統一食宿;讓工人成為正式員工、發放固定工資和各種福利,不存在“有活兒才有錢”的問題;對工人進行定期培訓,甚至帶工人去海底撈體驗優質服務……
但隨著產能的不斷擴大,陳煒坦言目前是最難的時候。“做10單、做300單和做500單是完全不同的,愛空間要養1000個產業工人才能滿足發展需求,同時整個管理系統和信息流傳遞要完全到位才能保證效率,這是我們最大的挑戰。”
未來靠什么賺錢
《環球人物》:愛空間和傳統家裝公司最大的區別是什么?
陳煒:我認為互聯網家裝與傳統家裝的分水嶺是口碑。傳統家裝公司的一個重要考核是用戶不投訴,包工頭追求的是利潤。而愛空間的考核目標是用戶口碑,我們養產業工人、實時播報裝修進度、嚴格自檢巡檢也是為了口碑,口碑會帶來光環效應。
《環球人物》:對于裝修效果,每個人有不同的心理預期。你們的裝修服務怎么能做到讓處女座客戶也滿意?
陳煒:裝修最難滿足的確實是客戶的心理期望值,這也是家裝最難做到標準化的地方。裝修永遠是質量加服務,如果客戶不滿意,你要立刻把態度做上去。
《環球人物》:很多人認為,愛空間還是一場資本的游戲,需要不斷融資、燒錢來維持運轉。
陳煒:你相信嗎?現在收到的幾千萬投資我們一分錢都沒花。家裝行業是一個現金流很好的地方,目前我們已經收了2000多萬現金,都是客戶先付錢,然后做裝修。再然后,我們付工人工資、付供貨商貨款。資金一直在轉,所以融資的錢一分都還沒動。
《環球人物》:但現在愛空間是不賺錢的,未來靠什么賺錢?
陳煒:做互聯網追求的是規模效益,現在我們并不希望賺錢,坦率地講也不需要裝修賺錢。但現在的模式是一個入口,是我們跟客戶連接的入口。未來會進入機器和機器連接的時代,比如你的手機能控制家里的智能鎖,智能鎖能識別你的手機或手環。這種連接需要有人提供設置服務,我們就是一個理想的服務提供商。這樣,未來我們就能跟你家里的所有資源實現連接。到那時候,哪怕只做大數據也賺錢。智能家庭是需要有人去實現的,而我們就是那個具體實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