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鋼琴是歐洲的本土樂器,自從鋼琴傳入中國以來,中國鋼琴在其作品的創作上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與此同時,現階段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也吸引來了越來越多國內外音樂家的目光,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意識到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對于中國音樂發展的長遠影響,因此,本文通過借鑒我國過往的大量鋼琴作品與文獻著作,主要從我國鋼琴作品風格特征以及創作手法特征這兩方面對現階段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特點進行研究。
【關鍵詞】現階段;中國鋼琴作品;創作特點
現階段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其充分結合了中國傳統音樂與世界現代音樂的特點,對創作手法、創作對象以及創作特點等進行了很大的創新與改革,通過之前的中國鋼琴作品進行了研究與探討,發現現階段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特點越來越走向多元化,因此,對于現階段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特點的研究對于其未來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現階段中國鋼琴作品創作的風格特點
(一)民族風
現階段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充分結合中國的民族風味與世界的現代風格,例如:賀綠汀的鋼琴作品——《牧童短笛》,該作品就屬于純正的具有中國民族風味的鋼琴曲,其創作融合了中國傳統樂器——短笛,而其蘊含的完全的中國民族風正是《牧童短笛》的精髓所在。《牧童短笛》在世界鋼琴作品的創作中具有一定的影響與地位,可見中國元素已經漸漸被世界所接受,因此,現階段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中也開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中國元素,民族風成為現階段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中的一大風格特點。
(二)浪漫風
在中國,有很多類似《奏鳴曲》的抒情鋼琴曲,但是其抒情水平還無法達到浪漫風格的水準,在目前,我國的大部分抒情鋼琴曲,都過分地講究外觀的裝飾,而對于內部情感的包含則顯得十分地貧乏。而蔣祖馨創作的《第一奏鳴曲》則打破了“表面化”的套子,其蘊含的豐富的超驗精神使歌曲帶有了濃厚的浪漫氣息,直擊人們的內心,是國內的少有的浪漫風的鋼琴作品,其成功也為后來的許多浪漫風鋼琴作品的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抒情風
在現階段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中,很大一部分作品是抒情風的,例如格里格的《抒情小曲集》,其小曲感情細膩、生動形象、精致小巧、旋律優美,具有非常明顯的抒情風格。目前,我國國內大部分鋼琴曲的創作都是抒情風的,因此,國內也出現了一大批杰出的抒情風鋼琴曲,例如《谷粒飛舞》《翻身的日子》《巴蜀之畫》等。
(四)復調風
在現階段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中,以復調風為主的作品在其中還是占據著很大的分量,《牧童短笛》是中國出現的最早的復調風格的鋼琴曲,而最出名的復調風鋼琴曲的創作者是饒余燕與陳銘志,饒余燕的《引子與賦格》以及陳銘志的《序曲與賦格》都是復調風的優秀作品,這些鋼琴作品都是復調風鋼琴曲創作的重要文獻。
(五)序列技術風
在20世紀后期,以序列技術風為主要風格特點的鋼琴曲漸漸出現,并逐漸發展壯大,羅忠銘創作的作品《夢幻》就運用了十二音技法與中國名族風相結合,同時,王震亞的《兒童鋼琴曲四首》、羅忠銘的《鋼琴曲三首》、汪立山的《天問》都是該方面的杰出作品。序列技術風也漸漸成為現階段中國鋼琴作品創作的一大風格。
二、現階段中國鋼琴作品創作的手法特點
(一)旋律
旋律是鋼琴曲創作的主要手法特點,中國的傳統繪畫藝術是通過線條的粗重或細膩來表現心情,而在鋼琴音樂中,則是通過旋律的抑揚頓挫來表達情感的悲歡,旋律是音樂最基本的結構基礎,是傳統音樂與現代音樂連接的橋梁。歐洲音樂注重的是旋律的重疊與呼應,而現階段中國鋼琴曲的創作則注重旋律的連貫和銜接,在中國音樂中,旋律就像繪畫中的線條一樣連綿不斷、自由流淌、簡單連貫。
(二)節奏
節奏是音樂中最早出現的結構單元,在遠古時代的祭祀活動中,人們就已經會通過擊打物體來表現音樂的節奏,在后來的發展中,人們則學會了通過節奏來強化鋼琴音樂中所要表達的情感,節奏的使用決定了鋼琴音樂的主要感情基調。在中國音樂的發展歷程中,擊打樂器是最早出現的樂器,人們通過大鼓、鑼等樂器來進行演奏,因此,現階段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中具有十分明顯的民族節奏感。
(三)音色
音色是中國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存在能夠充分地表現鋼琴音樂的情感,在現階段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中,音色的種類主要通過模仿我國的傳統民族樂器,例如古箏的清麗音色、二胡的細膩音色、笛子的甜美音色、長蕭的醇厚音色等。鋼琴的創作通過模仿不同樂器的音色來表現不同的曲調感情,在音色的表達方面,鋼琴比傳統樂器更具優勢,鋼琴可以通過按鍵力度、音區、音型、奏法等方式彈奏出許多樂器的不同音色,因此,現階段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中都具有十分明顯的音色特點。
(四)裝飾
大量委婉曲折的裝飾音是現階段中國鋼琴作品創作的一大特點,裝飾音的存在能夠生動形象地表現出鋼琴曲的民族風味。在現階段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中,裝飾音的演奏往往是通過模仿中國傳統民族樂器的音色,以塑造特定的感情氛圍,為鋼琴曲感情的抒發做出鋪墊。裝飾音的存在對于鋼琴曲的抒情往往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裝飾音通過不同的音色使聽者能夠對音樂的情景產生豐富的聯想,能夠為鋼琴曲的創作增色不少,是現階段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中不可替代的一大特點。
三、結論
綜上所述,可見現階段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主要具有抒情風、浪漫風、民族風、復調風、序列技術風等風格特點,以及旋律、音色、節奏、裝飾等手法特點,使得現階段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具有明顯的本土民族特點,同時,現階段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中也結合了現代音樂的風格,使得現階段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特點越來越趨向多樣化,對現階段中國鋼琴作品創作特點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黃上強 .探悉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特點[J].《SHANGQING》,2014(13).
[2]常麗巖.中國鋼琴作品的人文意義和創作特點[J].《北方音樂》,2015(12).
[3]吳錚玉.淺談中國鋼琴作品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重要性[J].《北方音樂》,2013(12).
作者簡介:韓圣楠(1990-),2013級研究生,就讀于河南大學藝術學院,鋼琴專業,師從于牛冬陽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