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樂
【摘要】 隨著 “寬帶中國,光網城市”戰略的實施,以及云計算、IPTV、互聯網視頻(OTT)、移動互聯網、大顆粒政企專線等新業務的快速發展,各類業務逐步融合為全IP化的綜合承載。在細化城域承載網目標架構,推動現網逐步向更加合理的目標架構平滑演進的基礎上,承載網各專業間如何實現高效協同,做到網絡發展的整體最優,是下一代城域承載網的規劃研究重點。
【關鍵詞】 城域承載網 協同規劃
一、城域承載網協同規劃目標
多專業協同規劃承載網絡目標架構,最終實現資源最佳匹配,全網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的最優。
二、城域承載網協同規劃內容
協同涉及專業:承載網相關網絡,如IP網、傳輸網、寬帶接入網、綜合接入網、光纜網,業務網絡。
協同內容:節點選擇、網絡架構,鏈路帶寬配置、綜合造價、網絡及業務安全行等方面進行規劃協同。首先,傳輸OTN網絡作為大顆粒多業務的傳送平臺,要結合自身技術特點制定目標網絡架構,面對業務網多變的特性,傳輸網要做到網絡架構相對穩定,傳輸網要參考業務而不唯業務,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其次,IP網是多專業協同的核心,其業務接入控制層節點的選擇和規劃,既要考慮自身組網特點,又要考慮業務網絡節點設置、傳輸網(含OTN和光纜網)技術發展對其節點設置及組網的影響,其節點設置的多方案比選,要與其他專業協同制定。協同內容涉及網絡安全、鏈路配置、綜合造價、運維管理等等。第三,寬帶接入網(PON)OLT節點優化和綜合接入網(IP RAN)節點選擇及它們組網比較有獨立性,但其組網模式會對光纜網提出相應的要求,如 ODN樹形組網、IP RAN雙歸組網。并與IP專業共同確定其上聯歸屬方案。
三、城域承載網協同規劃流程
明確各專業間在各個環節的協同點、協同內容、輸入輸出關系,專業管理人員職責。并且應從前期思路、規劃、可研、立項、采購到設計整個項目鏈條上的進行協同。
3.1專業間協同流程圖
3.2承載網多專業協同流程
承載網多專業協同流程及要點
3.3協同要點說明
3.3.1多專業協同的業務接入控制節點選擇
(1)傳輸專業需向IP專業輸出目前OTN/光纜網絡的節點設置及網絡架構情況。(2)業務網絡專業(如CDN)需向IP專業輸出節點設置情況。(3)IP專業根據傳輸網絡及業務網絡輸出情況,結合自身特點,進行業務接入控制節點的選擇。
3.3.2業務流量測算
(1)業務網絡專業(如CDN)需向IP專業輸出業務流量參數模型。(2)IP專業根據IP城域網流量現狀輸出寬帶業務參數模型,并結合業務網絡專業流量模型給出承載網全業務流量模型。
3.3.3 OLT/B類路由器歸屬及鏈路配置,ODN/IP RAN組網對光纜網要求
(1)根據業務接入控制節點設置情況,結合傳輸網資源情況確定OLT/B類路由器的歸屬業務控制節點;(2)與IP、傳輸專業協同確定上聯鏈路速率(GE、10GE)、連接模式(直連、匯聚)、上聯鏈路數。(3)與傳輸專業協同確定鏈路最優承載方式(OTN/光纜)(4)ODN樹形組網模式、IP RAN雙歸組網模式對光纜網提出匹配要求。
3.3.4城域網端口配置
根據業務網絡(CDN/IDC)輸出的承載需求、接入專業上聯鏈路端口需求以及城域網內部自身鏈路需求進行端口配置,并向業務網絡、接入專業反饋不同的鏈路配置建議。
3.3.5 OTN/光纜網資源配置需求
根據IP專業、接入專業、大客戶輸出的鏈路需求配置傳輸資源,并向IP及接入專業反饋不同的承載及鏈路配置建議。
3.3.6方案綜合比選
根據IP專業提出的多種中長期(三年和五年)業務結構、流量模型,綜合計算IP、傳輸設備、光纜總成本,綜合考慮網絡安全性、運維管理等因素,(由IP、傳輸、接入三個專業協同完成)確定最優的業務接入控制層節點方案和IP城域網目標架構。并據此優化修正OTN波分網和中繼光纜網目標網絡,提出優化調整方案,在現網基礎上以較小的代價向目標網絡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