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安
快樂課堂是新課程背景下師生共同追求的目標。體育課堂教學中,創造和諧快樂的氛圍,讓學生通過體育活動體驗運動的樂趣,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熱情,是快樂體育課堂的根本目的。如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真正實現“課伊始,趣已生;課進行,趣正濃;課結束,趣猶存”的佳境?只有廣大體育教師致力打造快樂課堂,讓學生享受體育運動,在體育活動中尋找到快樂,才是真正讓學生對體育課堂產生濃厚興趣的根本落腳點。本文結合個人教學實踐,略談初中體育教學中快樂課堂的創設。
一、語言生動傳神,對學生具有吸引力
俗話說:“言為心聲。”語言代表著一個人的品德、修養、性格和風度,是人類用以表達自己感情,相互進行心靈交流的工具。在體育教學中,正確使用語言,精準表達意愿,能讓學生迅速明確學習任務,端正學習態度,開啟學生積極思維,深化對新學內容的理解,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而,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優化自己的語言技巧,不僅通過語言促使學生產生良好的心理指向和情感變化,更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教學排球正面雙手墊球時,我將動作要領概括為“一夾、二插、三抬臂”;而在教學前滾翻時,則總結出“低頭含胸拔腿蹬,身體團緊不放松”的要求,寥寥數語,言簡意賅,讓學生準確把握技術要領。此外,講解動作時,語言要生動形象,傳神到位,讓學生豁然開朗,從而使學生對技術動作產生深刻的印象。
二、發揮學生主體,激活學生主動性
快樂課堂的基礎是學生充分參與,在課堂上盡情展示,而在寬松、民主、活潑的學習氛圍中,學生才會主動積極、心情愉悅地參與課堂,突顯其主體地位,也只有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才會思維洞開,創新的火花不斷迸發。一些新奇、古怪的問題會伴隨著學生的想象而不斷閃現出來。對此,教師要充分給予尊重,決不能視其為異端,視其為離譜,而應積極給予鼓勵,讓他們主動質疑,引導他們標新立異,釋放自己的智慧。這樣,學生才會在體育課堂中學會觀察、思考,展開想象、進行模仿,在活動中感受成功的喜悅,不斷增強信心,感受快樂和幸福。
三、靈活整合資源,優化課堂教學形式
體育課堂原本是快樂的所在,體育教材也只是指導我們開展教學的藍本,如果我們囿于教材本身,僵化處理,則難免會因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的枯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創新教學,優化教學方式,從而讓學生對體育運動產生濃厚的興趣。如常規的跑步訓練、籃球運球等,如果我們死板地操作,機械地反復訓練,則學生難免會產生抵觸情緒,對此,我們應通過新穎、實用、富有挑戰性的創新,使學生對活動產生濃厚興趣。那么,我們如何靈活處理教學呢?教師可將人的動作與動物的動作聯系起來,如青蛙式跳遠、鷹爪式武術、籃板球的猿猴動作等;再如在教學隊形隊列時,我為學生創設閱兵儀式練習,將學生置于真實的情境中,學生必然會全身心地投身課堂訓練,取得良好的效果。實踐證明,教師只要將枯燥、單調的訓練植入趣味元素,課題的新穎獨創性就會得到具體體現。此外,對于體育優等生,教師要區別對待,選取適合他們自身發展而又具有挑戰性的內容,讓他們體驗超越自己的快感,如針對籃球基本動作要領,安排“三人制”籃球比賽,使他們在競爭中得到滿足,感受不斷超越的快樂。
四、關心理解學生,融入學生群體
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一些體育動作要領,學生總是不能迅速掌握,很多時候是因為學生對教師心存畏懼,在完成動作時不自信,進而在關鍵時刻產生畏難情緒。而如果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與學生融為一體,打成一片,真正走進學生內心,做學生心靈的朋友,則學生就會放松身心,消除與教師的心理距離,從而在完成動作的過程中產生必勝的信心。因此,教師在平時要多與學生交流,或通過肢體語言,或通過面部表情,或親切微笑,或風趣幽默,與學生同喜共樂,融入學生組織的活動中,與學生聊他們感興趣的話題等,從而讓學生消除對教師的戒備。教師還可用自己言行感染學生,在體育游戲的時候,與學生一起開懷大笑,無拘無束,從而極大地使學生感到心理和生理上的愉悅。
五、倡導相互合作,體驗互助樂趣
現在的學生很多都是獨生子女,與同齡人進行交往,積極交流是他們的內在心理需求;在開闊的操場上,與自己的好伙伴一起游戲更是最高興的事情。在課堂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相互合作,做彼此最好的伙伴,在活動中相互合作,良性競爭、既體會互幫互助帶來的學習上的便利,又體會彼此競爭,相互追逐帶來的己不斷前進的快樂,從而在這樣一種健康積極的伙伴關系中體會人與人之間相處的融洽,提高學生之間的人際交往能力,為今后融入社會奠定基礎。
總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學校教育必須適應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需要,而作為培養學生心智水平綜合平臺的體育學科,更應以打造快樂的體育課堂為己任。讓我們廣大教師共同努力,將體育課堂真正營造成學生追尋快樂的所在,打造成學生心靈停靠的港灣。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