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移動圖書館經由移動終端,借助互聯網優勢不斷實現圖書館資源的拓展與服務的深化,達成數字信息資源的交流與溝通,為大數據時代移動圖書館的轉型升級提供可借鑒經驗。本文闡述移動圖書館的概念和存在價值, 探析其發展路徑。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移動圖書館;建設;發展
【作者單位】羅彬香,廣西民族師范學院。
一、移動圖書館的概念
移動圖書館是指依托目前比較成熟的無線移動網絡、國際互聯網以及多媒體技術,使人們不受時間、地點和空間的限制,通過使用各種移動設備靈活地進行圖書信息查詢、瀏覽與獲取的一種新興的圖書館信息服務。
移動圖書館是數字圖書館的一個分支,它具備數字圖書館的一般特征,同時還具備“可移動”的特征。這種“可移動”的特征表現在普通用戶和讀者可以不依賴于PC端,而是能夠通過手中的便攜數字閱讀設備來瀏覽、下載、閱讀和欣賞數字資源的一整套系統。移動圖書館可以管理的除了傳統意義上的報紙、圖書、雜志資料,還有音頻和視頻文件。
二、移動圖書館的特點
移動圖書館作為移動通信技術與圖書館深入結合的產物,有鮮明的技術優勢。它將移動互聯網的移動聯通性與圖書館所提供的服務相融合,為圖書館工作打開了一個全新的局面。
1.實時性和移動性
由于移動通信網絡的移動性,移動圖書館能夠擺脫時空的限制,實現隨時隨地互聯,顯示出移動媒體的3A特性(ANYONE,ANYWHEN,ANYWHERE)。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通過移動終端獲得信息,不但方便讀者,而且能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效率。
2.交互性
由于手機具有雙向交互功能,用戶可通過手機短信的形式進行咨詢,實現館員與用戶之間的實時交流。同時,用戶也可通過手機上網查詢圖書館的館藏書目,實現預借和續借的自助服務,體現服務的交互性。
3.主動性和個性化
用戶不再被動地接收信息或知識,而是根據自己的需求對信息進行選擇,訂制自己感興趣的信息。移動圖書館讓用戶擁有更大的自主性和隨意性,圖書館的服務也由被動服務向強調用戶個性需求的主動服務轉變。
4.滿足某些特殊群體的需求
如手機 “聽書”功能可以滿足視力不便人群的閱讀需求,殘障人士可以通過移動圖書館APP實現圖書借還服務。
三、移動圖書館建設的意義
移動圖書館的建設是圖書館在移動技術、網絡技術、云計算技術等方面發展的必然趨勢,具有深遠的意義。
1.整合數字圖書資源,實現應有的經濟價值
一方面,數字資源整合是移動圖書館的重要特征。整合功能的實現,確保了各種數字資源及時有序地傳遞到移動終端,客戶可以借助各種移動終端進行檢索與瀏覽。另一方面,移動圖書館借助移動終端,向讀者及其他受眾群體提供相關服務時必然會產生網絡資源獲取的費用,這既維護了移動圖書館的公益特色,又實現了數字資源的經濟價值。
2.及時更新各種知識存儲,拓展讀者閱讀范圍
一方面,移動圖書館借助互聯網、移動終端等傳播優勢,實現數字圖書資源的查詢、檢索、存儲、閱讀。移動圖書館不僅以傳統的文字、圖片方式存儲傳輸信息,而且通過音頻、視頻等方式存儲傳送,方便讀者獲取。另一方面,移動圖書館能夠最大限度拓展讀者閱讀視野,及時更新各種知識,不斷適應社會發展,滿足各種信息領域的讀者需求。
3.加速服務與管理信息化進程
一是實現了圖書館的自動化管理。移動圖書館通過信息化網絡設置和數字化資源分配,促進信息快捷、高效傳播,完成資源共享、館際互動、管理互通的基本要求。二是加速圖書館信息化的進程。移動圖書館借助多樣化的服務手段拓展了信息服務范圍,提升了圖書館文獻資源存儲容量。三是提高了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技能。現代信息技術與圖書館的有機結合,發揮了圖書館管理人員橋梁與導航的作用,促進大數據技術與移動圖書館工作人員知識結構的有機融合。
四、移動圖書館的發展路徑探析
1. 完善資源存儲,拓寬數字信息資源傳播渠道
第一,充分整合文字、圖片及音視頻資料,完善信息資源的管理、存儲路徑。用創新的方法來破解移動圖書館信息存儲與傳遞的難題,提高館藏書籍的數字化處理能力。如采用二維碼技術,實現圖書從目錄到內容的二維碼轉換,方便讀者讀取信息,降低網絡數據流量產生的費用。
第二,加大各種模塊的連接模式研發力度,開發多樣化接口體系,滿足不同移動終端系統的要求。強化“兩微一端”(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為平臺的數字資源微服務,充分發揮移動終端的互動優勢,推進圖書館館員與讀者受眾的信息交流。
第三,探索數字資源文獻共享與智能提示功能。移動圖書館要充分利用大數據與云管理技術,最大限度地保留用戶檢索歷史,提高用戶檢索的效率,確保相關資源到達客戶終端的信度與效度;還要進一步完善移動數字資源的共享服務,讓圖書館數字資源更為便捷、準確地傳遞到移動閱讀終端。
2.強化服務模式創新,拓展網絡化服務路徑
第一,創新移動圖書館集成服務。移動圖書館建設要整合當前數字閱讀資源,增強讀者進行信息檢索、查詢、處理、獲取等帶有集成性質服務的功能,有效節約讀者獲取資源的時間,提升數字資源的利用效率。
第二,提升移動圖書館服務層次。移動圖書館建設要立足傳統圖書館的基本服務,創新服務觀念、提高服務水平、完善服務內容,提升圖書館的服務層次。
第三,提升移動圖書館自助服務水平。提升自助服務主要是改進圖書館在信息提供與資料檢索等領域的可操作性,鼓勵讀者根據各自需求進行自我檢索、查詢與學習。移動圖書館要有針對性地開展互動性體驗服務,構建和諧、互助、有序的交流平臺和信息檢索路徑。
3.健全數字資源版權機制,開啟多樣化服務模式
一方面,移動圖書館建設要充分認識知識產權的重要性,破解制約數字版權發展的法律障礙、機制障礙,建立健全數字版權保護機制,促進移動圖書館健康發展。移動圖書館建設要探索建立相關的網絡數字圖書資源版權追究機制,通過強化第三方監管,保護作者權益,為數字圖書資源共享提供支撐與保障。另一方面,移動圖書館要借助多樣化的服務模式,開啟可視化、可檢測的功能化內容,充分挖掘各層面讀者的閱讀習慣信息,增加服務平臺的互動功能,通過數字化服務的提升,強化讀者個性化服務。
總之,移動圖書館經由移動數字網絡終端,借助互聯網的資源優勢,實現圖書館資源與服務的延伸和深化,實現了更為便捷、準確、靈活的信息資源交流與溝通,為移動終端信息的有效傳遞搭建了基于移動互聯的平臺,必將為大數據時代數字圖書館的轉型升級提供可資借鑒的經驗與路徑。
[1]李菲,徐愷英,金怡然等. 社會心理驅動下圖書館移動服務模式研究[J]. 情報理論與實踐,2015(6).
[2]魏群義,袁芳,賈歡等. 我國移動圖書館服務現狀調查——以國家圖書館和省級公共圖書館為對象[J]. 中國圖書館學報,2014(3).
[3]過仕明,劉巖芳. 基于知識圖譜的我國移動圖書館研究熱點分析[J]. 情報科學, 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