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欲勸中國解禁禽肉進口
廣州的中美商貿聯委會上,美國農業部將試圖努力說服中國取消因禽流感而實施的對美國禽肉進口禁令。
美國農業部長威爾薩克周二對路透社表示,農業部官員未來幾天將繼續努力,說服中國取消美國禽肉進口禁令。美國暴發禽流感疫情后,中國立即禁止進口美國禽肉。
威爾薩克計劃在美中商業貿易聯合委員會上提出這一問題。該委員會會議是討論兩國貿易和經濟關系的年度論壇,今年會議將于11月21日至23日在中國廣州舉行。
“這是我們說服中國的機會,希望逐步放寬這一禁令,”威爾薩克在接受專訪時表示。
美國今年年初爆發禽流感疫情,促使中國和韓國對美國進口禽肉實施禁令。據美國農業部數據去年美國對韓國和中國禽肉類產品出口額約為4.285億美元。但自6月17日后美國再未發現新的禽流感病例,由于暴發疫情而限制貿易的一些其他國家已經放寬了限制。
美國農業部希望中國只限制感染疫情的州和地區的進口,反對實施全國性進口禁令。
(摘編自:和訊網2015-11-18)
屠宰場、養豬場、收豬人是如何看待元旦前行情的?
從屠宰場、養豬場、收豬人等不同角度來看待豬價這個問題,就可能對豬價得出更確切的答案。
對于今年行情,更多時候來看已經沒有任何懸念,尤其是元旦前豬價,很有可能繼續維持在16元/kg以上。但是養豬行業不同群體從業者,對待豬價看法不太一樣,豬價依然是在各方博弈中尋求平衡。從屠宰場、養豬場、收豬人等不同角度來看待豬價這個問題,就可能對豬價得出更確切的答案。
1 屠宰場是如何看待豬價的?
站在屠宰場的角度,豬價不能再漲了,但并不是說屠宰場不接受高價。在中國有一批屠宰場屬于代宰模式,他們只是收屠宰加工費,今年對于屠宰行業,利潤并沒有大家想的那么高。很多中小屠宰企業在宏觀調整下,面臨倒閉風險,按照國家規劃,常住人口數量在百萬以下的屠宰場原則上只設一個定點屠宰場,逐步取消鄉鎮級別的定點屠宰點,屠宰場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當下,屠宰場在收購量和利潤之間之間取得平衡,一方面像保持白條肉批發價優勢,增加屠宰量,不斷的嘗試壓價,但是屠宰企業降低收購價,收豬數量就不能得到保證。站在屠宰場角度,后期看漲空間不大。但是消費市場已經得到改善,需求量增加,屠宰場最不愿意碰到的就是雨雪天氣,影響收購。從這次大范圍漲價就可以得出答案,屠宰場以優先滿足下游需求為前提,屠宰場是否提價,跟屠宰場收購難易程度有很大關系。
經調查的50多家屠宰場收購價來看,在本輪漲價過程中,說明全國豬源依舊緊張的現實情況。昨天山東幾家屠宰場大幅度提高收購價,反映了雨雪天氣對豬價的影響很大。但大家更關心的是雨雪過后,豬價該何去何從?個人覺得雨雪過后,屠宰場的采購壓力可以適當緩解,但并不會消失,因為消費市場已經同比10月得到明顯改善。根據屠宰場價格可以看出你們當地屠宰場的采購壓力。
2 養豬場是如何看待接下來的行情!
當前豬價能穩住就心滿意足了,畢竟今年豬價形勢整體高于去年很多,養豬人對當下豬價還算滿意,但是大部分養豬人不能接受豬價繼續下跌。如果到元旦前,豬價能夠穩定在8元以上,大部分養豬人會順勢出欄。站在養豬人的角度,經過9-10月價格調整,養豬人對國家政策、進口肉的了解更加深入,心態更加平和。從這個角度來看,豬價低于8元的可能性不大,因為8元以下,豬場老板的壓欄抗價心理增加。
3 收豬人是如何看待行情的
收豬人賺的是差價,只要利潤合適,屠宰場需求量大,收豬人自然有錢賺。收豬人最怕的不是漲價,而是價格暴漲暴跌,尤其是今年8-9月,很多經濟、中介都停業休息。因為冬季,整體需求量大,養豬場老板壓欄挺價也不會太普遍,收豬人的心態更多是隨行就市,無論漲跌,對他們的影響都不大。
4 從三個數據來看接下來的行情
1)10月份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量數據。2015年10月份全國生豬存欄比去年同期減少10.3%,環比9月增加0.3%,為2015年內連續第四個月增長;能繁母豬存欄同、環比分別下跌13.0%和0.1%,連續第26個月持續下滑。也就是說,生豬存供應能力比去年同期少10%左右,這是第四季度豬價的支撐點,而現在生豬價格相比去年同期高出20%,假如生豬出欄量同比變化不大的情況下,生豬價格同比去年也將繼續保持在20%左右。
2)從屠宰企業的屠宰量來看,因為國內消費市場很難統計,唯一可以反應消費市場就是企業屠宰量變化。受經濟大環境影響,豬肉消費下降幅度較大,尤其是華南地區,生豬價格一直抬不起頭,與當地消費也密切相關。我們假設豬價本來可以更高一點,但是受豬肉消費影響,當前豬價已經是屠宰場能夠承受的上限。
3)從豬肉進口情況來看,受國內外豬肉價格差影響,今年豬肉進口量大增,尤其是9-10月份進口量達到峰值,而今年河南肉類進口案開業,首批25t豬肉再次將進口肉推向輿論漩渦,進口肉站在國家層面是擴大雙邊貿易,穩定今年豬價的重要舉措。進口是大勢所趨,短時間內很難改變,進口肉對豬價也起一定得到抑制作用。
(摘編自:豬e網201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