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念 汪濤 張定文
摘 要:醫用氧艙檢驗是保證其安全運行的重要保障,文章對醫用氧艙檢驗中需要注意的要點進行了淺要討論,以提高對醫用氧艙檢驗的認識,幫助檢驗工作更加高效順利地進行。
關鍵詞:醫用氧艙;檢驗;要點
1概述
醫用氧艙是進行高壓氧治療的專門設備,也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密閉載人壓力容器,其運行的安全性直接關系到艙內患者的生命安全。《固定式壓力容器定期檢驗規則》[1]、《醫用空氣加壓氧艙》[2]和《醫用氧艙安全管理規定》[3]等標準和規定,較為全面地規范了醫用氧艙的設計、制造、安裝、使用、維護、檢驗和改造,其中對氧艙的年度檢驗和全面檢驗作出了必要的規定,文章依據標準和規定要求結合實際檢驗經驗,對醫用的氧艙的檢驗要點進行一些討論。
2 資料檢驗
(1)設計制造單位資料檢驗。醫用氧艙的設計實行設計文件審批制度,醫用氧艙設計單位必須將本單位的設計申請報告和設計文件向國家質檢總局提出,由國家質檢總局認可的審查機構進行審查,審查批準后由國家質檢總局在醫用氧艙設計總圖和系統圖樣上加蓋審批標志。所以在對檢驗醫用氧艙設計單位資料時,應首先檢驗醫用氧艙的設計總圖和各系統圖樣,確定圖樣加蓋國家質檢總局的蓋審批標志。醫用氧艙制造單位應取得由國家質檢總局頒發的《AR5級壓力容器制造許可證》,方可進行醫用氧艙的制造并負責醫用氧艙的使用單位的安裝工作。
(2)醫用氧艙技術資料檢驗。醫用氧艙技術資料主要包括設計資料、制造資料、安裝資料、改造資料和檢驗資料等[4]。設計資料主要包括醫用氧艙總布置圖、艙體及配套壓力容器結構總圖、電氣系統原理圖、電氣接線圖、配電網絡圖、氧供排系統和空氣供排系統流程圖、各系統安裝技術要求和氧艙使用說明書,其中要特別注意的是設計圖樣上的設計審批標志、設計單位名稱、設計參數和設計時間。
制造資料主要包括使用材料質量證明書、艙體及配套壓力容器的合格證書和質量證明書、醫用氧艙配備的安全附件和主要儀表儀器的產品合格證及使用說明書,其中對質量證明書與合格證做重點檢驗,記錄氧艙制造時間,對存在有效期或有規定更換期限的附件和儀器儀表,核查是否在有效期或因其他原因需要更換。
安裝資料主要包括氧艙的申報安裝手續、氧艙安裝過程中各類附件與儀表儀器的安裝記錄、調試報告、安裝現場人員的資格材料,其中申報安裝手續應在氧艙開始安裝前由向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辦理告之手續,接受特種設備檢驗機構對安裝過程的監檢工作。安裝記錄和調試報告應清晰詳細符合規定參數要求,安裝現場工作人員應具備相應資質。
改造資料主要包括改造方案、改造單位《AR5級壓力容器制造許可證》以及《醫用氧艙修理、改造報告》,對經過改造的氧艙應注意其改造時間、改造前后技術參數及儀表儀器的變化,在檢驗時對發生改變的地方著重檢驗。
檢驗資料主要包括在上次定期檢驗的《氧艙定期檢驗報告》、醫用氧艙附屬壓力容器的定期檢驗報告、安全閥、壓力表校驗報告以及其他計量器具的檢定報告,這些報告要求與正在使用的儀器表儀器對應且在有效期內,其中安全閥和壓力表的校驗尤為重要。
(3)使用單位資料檢驗。醫用氧艙使用單位資料主要包括《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醫用氧艙設置批準書》和《醫用氧艙使用登記證》,其中《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是醫療機構具備開展醫用氧艙醫療業務的基礎,無此證或此證已過期的不具備醫用氧艙業務資格。其次具備醫用氧艙業務資格的醫療機構在購置氧艙前必須獲得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醫用氧艙設置批準書》,醫用氧艙使用前,由使用單位所在地的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門根據前述材料辦理《醫用氧艙使用登記證》,此證有效期為三年,若失效期已到,使用單位應持當年有效的《氧艙定期檢驗報告》到所在地的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門重新辦理。
3 人員配置檢驗
(1)人員結構檢驗。醫用氧艙無論是單人艙、雙人艙還是多人艙都應至少配備一名醫用氧艙維護管理人員負責醫用氧艙的日常維護保養工作,至少兩名醫用氧艙操作人員,負責醫用氧艙的操作管理,有要求的還需配備一名責任醫師。
(2)人員資格檢驗。醫用氧艙維護管理人員必須經國家質檢總局認可的機構培訓考核,取得醫用氧艙維護人員上崗合格證(R3證)后方可上崗,且多人醫用氧艙的維護管理人員需具備中專或相當于中專以上機電專業學歷;醫用氧艙操作人員必須經衛生部門指定的機構進行培訓和考核,取得醫用氧艙作業人員證后方可上崗。
4 管理制度建設與落實檢驗
(1)管理制度建設檢驗。醫用氧艙管理制度建設是保障醫用氧艙安全運行的重要方面,分析已發生的氧艙安全事故,與管理制度不規范和人員違規操作都有很大關系,建立健全有效的醫用氧艙管理制度能夠明確人員職責,提高人員的安全意識,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5]。
需要檢驗的醫用氧艙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氧艙操作規程、醫護人員職責、操艙人員職責、維護管理人員職責、患者進艙需知、應急情況處理措施、氧源間管理規定和安全防火規定等,以上制度是《壓力容器定期檢驗規則》規定的醫用氧艙使用單位必須建立的管理制度,此外使用單位增加其他管理制度,以加強本單位醫用氧艙的安全管理。
(2)管理制度落實檢驗。管理制度的落實是醫用氧艙安全運行的真實保障,若管理制度只是一紙空文,流于形式,則不能發揮作用,所以在檢驗中對管理制度的落實情況需格外關注。首先上述管理制度需“上墻”粘貼于氧艙使用地點的顯眼處;其次檢驗操艙人員和維護管理人員工作記錄,主要包括操艙記錄、日常巡檢記錄、應急演練記錄和維護管理記錄,這幾項記錄的優劣可直接反映人員職責制度的落實情況;其余管理制度的落實情況可由氧艙現場情況反映。
5 氧艙硬件檢驗
(1)氧艙本體。檢驗硬內容包括有機燈玻璃是否存在破損或銀紋,艙門密封性,遞物筒功能,安全聯鎖有效性,艙內座位設施防火性能,艙內應急閥門是否正常易于使用,消放設施功能,靜電保護裝置和艙內氣體采樣口。(2)氧供排系統。檢驗內容主要為氧源的檢驗,輸氣管道的材料、排布、位置和工況的檢驗,閥、壓力表等附件狀態檢驗。(3)空氣供排系統。氧艙壓縮空氣主要的工作過程為:壓縮機對空氣進行壓縮后進入氣液分離器分離液體成分后貯存到儲氣罐中,進行高壓氧治療時,壓縮空氣從儲氣罐中輸出經過空氣過濾器進入醫用氧艙,使用后的壓縮空氣經排氣閥直接排出。所以可以沿空氣輸送順序依次檢驗空氣供排系統中的設備。(4)電氣系統。主要包括氧艙的照明裝置、氧艙內外通訊裝置、氧艙內聲光應急報警裝置、接地裝置和接地電阻、電路電線的排布和工況、應急電源(UPS)和測氧儀功能,其中測氧儀是氧艙內氧氣濃度的直接表征,在出現異常時比較容易被忽視,實際檢驗中發現多家醫院的操艙人員面對已經異常的測氧儀示數不以為然,仍繼續使用氧艙而不進行排查,造成極大的安全隱患,應特別加以注意。(5)配套壓力容器。這個部分的檢驗主要是很據《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5]和《固定式壓力容器定期檢驗規則》進行檢驗,使用單位應做好其日常維護和檢查工作。
6 結束語
醫用氧艙檢驗是保證醫用氧艙安全使用的重要保證,是一項關系重大、細致艱巨的任務,作為檢驗人員心中應全方面把握重點要點,進行檢驗時才能做到心中有數,細心細致,不漏檢錯檢,盡早地發現存在的安全隱患,發揮檢驗作用,文章根據作者的檢驗經驗和認識,對醫用氧艙的檢驗要點進行了一些討論,希望對醫用氧艙的檢驗工作更好地發揮有益作用。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固定式壓力容器定期檢驗規則[S].北京:新華出版社,2013.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醫用空氣加壓氧艙[S].2005.
[3]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衛生部.醫用氧艙安全管理規定[S].1999.
[4]強天鵬.壓力容器檢驗[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8.
[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S].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