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鈮?莫蟬
摘 要:在各大城市規劃發展中,如何充分開發利用地下人行通道也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地下人行通道不僅僅是為保障交通安全和在一定程度解決區域的交通問題,它更是城市人性化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地下人行通道;人性化空間;城市發展
地下人行通道對于疏導交通、消除人車混行、保障行人安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也有利于減少地面環境的污染,同時又為地下通道中的商位提供了商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們的就業率,有些城市甚至形成了一種地下文化。在夏天,地下通道往往氣溫會相對較低,在給人們帶來安全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舒適和涼爽的感覺,這對于城市的發展是有著積極作用的。
近幾年來,益陽市城區內車流量激增,人流量也有所增加,但地下通道和天橋還是較少,給過馬路的行人帶來極大地不便,同時也給駕駛司機們造成了許多困擾。經常上演所謂的“人車爭道戰”,交通事故時有發生。特別是桃花侖段、赫山廟段和康復南路一中路口至福中福等處,人流量和車流量都很大,周邊還有眾多學校、醫院及上班族,尤其是給學生和老弱病殘者過馬路帶來一些安全隱患問題。隨著城市建設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道路的使用要求越來越高,不僅在使用功能上,而且在觀賞功能、舒適功能、便捷功能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設計是城市建設發展的必然需求。如步行街、休閑廣場、無障礙設計等建設項目應運而生。所以,城市道路中的人行道設計不僅要滿足安全和實用等功能性要求,更要滿足舒適、美觀和環保等需求,為人們提供人性化的城市空間。
一、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通過幾天時間對華天附近的地下人行道觀察看來,人們對地下通道的使用率并不高,我在路旁觀察了近10分鐘,就有12人并沒有利用地下通道過馬路,而是冒著危險橫穿馬路。既然地下通道有這么多的好處,為什么人們對于地下通道的使用率如此低呢?這是有原因的,通過這幾天的觀察,總結了以下幾點:
地下通道的許多設施遭到破壞。華天廣場的地下通道一共有個4出口。這幾個出口的安全出口標志以及出口位置的指示牌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方向感不強的人尤其是初來益陽對益陽不是很熟悉的人在地下通道里往往會分不清東南西北,找不到正確的出口。行人只能靠著感覺找出口,人們往往走出來發現自己想要去的地方反而在馬路對面,就又得返回重走,浪費時間和精力。這也是為什么有些人不喜歡走地下通道的原因之一,他們寧愿冒著生命危險橫穿馬路。還有一些設施尚未完善,比如像通道內的排水設施不夠完善,下雨天入口處總是會有一灘積水,行人本來想走地下通道都望塵莫及,只能冒險橫穿馬路。地下通道的廁所設置和維護也是一個問題,人們往往因為設施被破壞而找不到廁所和出入口,給行人帶來很多不便之處。
地下通道擁擠,通道一側劃出了一線商位,可是有些業主為了擴大店面,將商品擺到了原本就不寬的通道,有些甚至在過道中做飯,并且把凳子和躺椅擺在過道中,致使原本就不寬的過道顯得更加擁擠。再加上地下通道里購物的人們,擁擠的程度就更不用說了,一旦出現突發事件,后果不堪設想。尤其是夏天,天氣炎熱,人們更加不愿意在擁擠的地下通道擠來擠去。
地下通道衛生狀況差。地下通道的衛生條件差幾乎是個通病,由于人們逗留時間較長, 如果沒有合理的通風設計, 地下通道中空氣環境勢必較差, 空氣變污濁、霉濕現象等問題, 會影響其使用功能, 甚至引起行人和工作人員壓抑、煩躁等不良反應。尤其是通道內的廁所衛生狀況就更差,地下人行通道本來應該起到減少城市地面污染,美化城市環境的重要作用的,而現實生活中并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過往的行人亂丟亂扔不說,包括一些商販們,把自己店內產生的垃圾大量堆積在過道中,嚴重影響了通道的衛生狀況。如果趕上雨天和潮濕的季節,地下通道衛生狀況更是糟糕,尤其是晚上,有些人甚至在通道里隨地大小便,衛生條件可想而知。雖然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定時清理,但還是趕不上人們扔垃圾的速度。
地下通道里晚上安全系數不高。晚上通道里照明效果不好,而且像攝像頭這樣的監視設備更是不完善,也沒有值班人員,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地下通道里手機信號也不是很好,這樣就容易引發搶劫等犯罪現象的發生,所以晚上行人走地下通道的就更少了。還有前面所說的通道擁擠的現象也容易引發偷盜等犯罪現象,人們往往考慮到安全因素也就不會選擇走地下通道。
雖然華天廣場的地下通道的設置尺寸,臺階的高低和坡度都符合規范,但是地下通道的出入口前交通比較混亂,地面停車比較多。
二、滿足人行為心理需求的設計
在以后的規劃和設計中要學會趨利避害,既然人行通道有這么多優點,同時也存在許多方面的不足,在以后的規劃和設計中,要學會發揮地下通道的優勢,避免或減小它的不利之處。
地下人行通道的設置是需要一定條件的,并不是在每個交叉路口都會設置地下人行通道。一般說來,一是橫過交叉口的一個路口的步行人流量大于每小時5000人次,且同時進入該路口的當量小汽車交通量大于每小時1200輛;二是通過環形交叉口的步行人流總量達每小時18000人次,且同時進入環形交叉的當量小汽車總量達到每小時2000輛;三是行人橫過城市快速路時時速60公里/小時以上;四是鐵路與城市道路交叉道口,且因列車通過一次阻塞步行人流超過1000人次或道口關閉時間超過15分鐘時。以上四個標準是判斷一個城市地段是否設置地下人行通道的依據。
地下人行通道設置的位置,需要經過實地考察和科學地對未來行人量的估計,因為人行通道的建設需要花費一筆不小的資金,并不能一遇到十字路口就設置地下人行通道,否則會導致地下通道空置,浪費人力、物力和財力,更有甚者,還會導致一系列的社會問題。這需要我們在規劃前做大量的調研和考察,報告前段所闡述的四個標準就能成為我們規劃設計時的依據之一。還有出入口的設計也是在設計地下通道時的重要內容之一,出入口設計得是否合理也關系到地下通道的通風、采光等一系列問題。
地下通道內的商業可以在規劃中有個高定位。高定位的地下商業區也是解決地下通道一系列問題的方法之一,它會在一定程度上吸引更多的人們走地下通道,提高利用率,也解決了城市一部分就業問題。但是高定位的商業區需要投入的財力和物力較大,在大城市和人口流動量很大的城市可能會有所作用,像益陽這樣的小城市想要實現高定位的地下商業區不是很現實。
地下通道的其它設施應配套完全。地下通道的給排水管道的設置以及監視系統的完善,和一些輔助設施,包括指示燈和安全出口通信設施的完善等,以及一些必要的消防設備等都應該配備齊全,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危險發生。這些細節的設計對于城市和諧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而且有一些必要的設施都應納入相應的規范中。
地下通道與路面設施和建設的聯系。地下通道應與地面上一些公共服務設施緊密聯系,比如像公車站等,這樣能方便行人,也會增加地下通道的使用率。
地下通道建設后的后期管理。光有建設是不夠的,還需要政府部門及相關工作人員加大管理力度,采取相應的措施,維護和管理好地下空間,普及和加大維護公共設施的知識,給市民創造一個舒適的地下空間通道。不僅僅政府和相關部門需要加強管理力度,我們每一位市民都要有愛護和維護公共設施的意識,學會自我管理。這樣在很大程度上能避免一些問題和現象的發生。
三、總結
通過這幾天的對華天廣場地下人行通道的考察,筆者發現不僅僅是城市的地下通道,還有城市規劃和設計的各個方面都需要規劃設計者實地考察、合理地規劃。不能想當然,也不能一味地追求圖面效果,在以前的設計中,總是會追求怎么能讓自己的圖面看起來更漂亮,往往忽視了許多現實問題和細節。
城市的規劃和設計固然重要,但是建設后的管理和維護更加重要,這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參與,需要每一位市民的主人翁精神。
參考文獻:
[1]格蘭尼.尾島俊雄.城市地下空間設計[M].北京.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5: 19.
[2]梁曉丹.宋宏偉.地下空間對城市發展的作用與二次開發[J].安徽建筑, 2001.2: 53-54.
[3]童林旭.地下空間與城市現代化發展[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5: 41.
[4]王文卿編.城市地下空間規劃與設計[M].南京: 東南大學出版社, 2000.
作者簡介:
李鈮,博士,中南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城市與區域發展規劃。
莫蟬,中南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區域與城市空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