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新成?趙長銀



摘 要:分析角色在建筑動畫中的應用以及表現方法,通過理論的梳理,厘清建筑動畫中角色應用的方式方法;同時,通過古建動畫《印象潯陽》中的人物、動物等角色設計分析,進一步以理論結合實踐的形式來闡述建筑動畫中角色設計的表現與應用。
關鍵詞:建筑動畫;角色設定;表現與應用
[此論文為江西省藝術科學規劃項目研究成果,項目名稱:基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創意產業開發研究——以青陽腔為例]
一、概述
因為早期硬件和技術跟不上,建筑表現手法只能是在平面設計、剖面設計基礎上再用原始手繪方法表現透視圖和鳥瞰圖,這樣觀眾就很難從呆板的效果圖中“想象”出最終是一個什么樣的效果。建筑動畫三維表現手法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它的誕生很好地改善了效果圖平面化布局,讓我們可以真正身臨其境地感受未來建筑內部空間基本構架以及外部一些空間場景。
中國古建筑文化是我國文化史上重要的組成部分,古代建筑不可再生,保護古建筑文化也是當下一個重要而急迫的課題。制作建筑動畫《印象潯陽》源于讓更多的人了解、熱愛筆者所在的這座城市——九江,同時也讓更多的人明白保護、延續古建筑文化的重要性。
在確定設計方向后,筆者開始根據收集的相關資料,挖掘潯陽古建筑背后的故事,力圖再現曾經的潯陽古城。期間,考慮到人物會給整個建筑動畫增添額外活力,進一步突出主題,因而考慮在建筑動畫中加入人物角色,從而讓觀眾更好地感受潯陽古城的風貌。
二、動畫角色設計的作用
角色設計是應用于角色動畫中的,顧名思義就是設計角色編輯動畫,這里的角色可以是人物或者動物。一般在角色創作時,設計師們喜歡運用夸張變形手法來表現自己所創作的形象,給角色賦予鮮明的性格特征、情感等,讓自己設計的角色可以深入人心。
一部好的三維建筑動畫不能單單依靠生硬的建筑場景,角色往往在中間會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建筑動畫中所塑造的角色,大體簡單易懂,需要隨著環境的改變,情節的推進來塑造形象。這樣做目的是讓建筑動畫整體不再呆板,更有活力。
建筑動畫是圖紙的立體化,單個的建筑從視覺上單調乏味,而加上簡單的角色襯托就顯得精彩多了。例如,建筑動畫《婺源》通過3D建模復原江西婺源建筑。片中整體刻畫了婺源的自然風光,片頭和片尾利用簡單角色設計進行實體建模,整體采用遠景,讓人物融入整個環境中,這樣增添了動畫的亮點,突出了婺源的人文性,也讓更多的人觀看后留下更深刻印象。
三、建筑動畫中角色設計的表現手法
動畫角色設計表現形式一般分為漫畫風格和寫實風格。一般設計者在創作漫畫風格時會根據生活經驗設計出動畫角色,整體有夸張、風趣、虛擬、神秘等特點,它增加了動畫的娛樂性。寫實風格類型因形態、服飾、性格都接近角色的真實狀態,可以拉近角色與觀眾之間的距離。
建筑動畫中角色設計表現形式分為兩大類:實拍穿插和角色模型制作。實拍穿插:利用拍攝的真實人物結合到三維建模場景中去,這樣更貼近生活。角色模型制作:利用3dmax創作角色模型,一般使用貼圖、RPC插件、人物模型等三種方法解決。《夢回唐朝》運用多邊形建模和面片貼圖組建角色,這樣更好地融入了環境當中。這種表現形式一般很容易讓觀眾對其有深刻的印象,它增添了很強的娛樂性。
綜上所述,在建筑動畫中的角色設計不管是花草樹木,還是人物角色都要接近生活,這樣才能吸引觀眾,也更能表達整個建筑動畫的意義。
四、建筑動畫《印象潯陽》角色設計分析
(一)角色設計與制作原則
在設定《印象潯陽》中角色時,筆者根據時代背景以及創意進行設定,在人物服裝和動作方面力求大方得體,并保持與場景的統一性。
建筑動畫中的角色通常使用三種方式來創建:貼圖、RPC插件和人物建模。在“碼頭”動畫時,我們運用了第三種方法,即人物建模,這種方式不受攝像機角度限制,即使俯視鏡頭也能輕松地表現,比較適合近景、中景鏡頭下使用。
在《印象潯陽》的大場景中,遠景人物通常帶有一定虛化的效果,筆者在這里運用了面片貼圖制作角色,這樣面數雖小,整體效果卻很好。
(二)角色設計表現手法
《印象潯陽》整個動畫角色部分大體采用寫實的表現手法,介于技術原因和整部作品藝術風格的整體效果,該動畫沒有全部運用寫實的手法。
在進行制作的時候首先分析了年代背景、人物形態、服裝,等等。在制作人物形象的角色服裝繪制時,我們查閱了相應的書本資料。再結合我們視頻實際的需求,進行了一些改動與省略。在遠處時利用面片建模貼圖,我們使用了面片,這樣減少了制作的時間,也讓后期渲染的過程更快,同時也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五、結語
綜上所述,無論是傳統動畫還是建筑動畫,角色總能讓整個建筑場景不再是單一的呈現,它能在一部動畫的藝術效果渲染方面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本文的研究,相信對于了解建筑動畫效果和角色設計之間存在的聯系,進一步細化建筑動畫中的角色設計研究,均具有一定探索意義。
參考文獻:
[1]王羽慧.城市建設理論研究-淺談基于3DMAX校園建筑漫游設計思路[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08):1-3.
[2]王可.數字動畫藝術與設計[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10.
[3]毛小平.淺談我國建筑動畫的前景[J].魅力中國,2009,(34):130.
[4]陸丹,熊琨.關于明代嶺南建筑在動漫設計上的研究與應用[J].美與時代(中旬刊),2011,(06):73-74.
作者單位:
九江學院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