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伶



1933年長城抗戰失敗后,密云的大部分地區被日寇占領。日寇在這里瘋狂地制造“無人區”,實行殘酷的燒光、殺光、搶光、片光(片光青苗)的“四光”政策,強迫老百姓遷入“人圈”,實行“部落”化統治,妄圖把老百姓與八路軍分離開來。密云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密云人民紛紛加入到抗日的行列中,同日本侵略者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密云縣西田各莊鎮西康各莊村的鄧瑞海就是其中一位。
鄧瑞海出生在一個不富裕的中農家庭,生活本來還能勉強維持,但自從村子被日本侵略者占領以后,就過起了吃不飽穿不暖的苦日子。尤其是當他親眼目睹日寇用各種殘忍的手段折辱無辜的平民百姓,如把老百姓集合在一起爬冰,爬砂地……心中的仇恨更是與日俱增。當他聽說八路軍是一支不打人、不罵人,對窮人很好,對富人不留情的人民軍隊時,便自然萌生了參加八路軍,打日本鬼子、打漢奸,替老百姓報仇的愿望。但因為當時處于日偽的殘酷統治下,為防止老百姓外逃,經常查戶口,所以鄧瑞海只能相機而動。1944年6月的一天,鄧瑞海在替父親出公差的路上,正好遇到八路軍游擊隊,于是他借此機會逃離了日偽的控制,毅然地參加了八路軍隊伍。年僅16歲的他,從此踏上了抗日的革命征程。
時隔70多年,每當回想起參軍后打鬼子的經歷,鄧瑞海老人仍歷歷在目。那是1944年深秋的一天,他剛參軍四個月,所在的游擊隊從臺上村轉移到馬家墳村時,被敵人的據點從四周包圍。下午3時左右,指導員正在講政治課,忽然間瞭望哨發現敵情,并迅速報告給指導員。隨即,隊長命令各排搶占主峰,利用有利地形消滅敵人。當游擊隊員們到達主峰后,發現山腳下已經布滿密密麻麻的敵人,把他們的退路緊緊地包圍了。隨著隊長一聲令下,戰斗打響了。由于鄧瑞海剛剛參軍,沒有經歷過正規的訓練,還不會用槍,只能跟在班長后邊聽他指揮。班長右手提著槍,左手拉著鄧瑞海,時而叫他快跑,時而讓他臥倒。在游擊隊占領有利地形后,敵人離他們只有20多米遠。班長命令鄧瑞海:“小鬼,把你背的手榴彈蓋揭開,遞給我,要快!”“是,班長。”不一會兒,鄧瑞海就把五顆手榴彈的蓋一一揭開,全遞給了班長。班長把手榴彈一個接一個地用力投向敵群,只聽得“轟轟轟”一陣連續的爆炸聲,成群的鬼子倒下去了。戰斗越打越激烈,鬼子依仗人多勢眾,步步緊逼,游擊隊戰士們用刺刀、大刀與敵人展開了廝殺,打得鬼子“哇哇”直叫。這次戰斗打死、打傷敵人數十名,但是游擊隊也付出了血的代價。這是鄧瑞海第一次上戰場,盡管沒有任何戰斗經驗,盡管兇殘的敵人近在咫尺,無情的子彈在耳邊呼嘯,可他毫不畏懼。當鄧瑞海看到身邊的戰友流血犧牲時,更增加了他對日本鬼子的仇恨,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加緊學習,提高戰斗能力,痛打日本鬼子!
1945年3月下旬的一天,鄧瑞海所在的連隊正在懷柔縣城以東地區駐扎,按計劃部隊白天休息,晚上再深入敵占區進行宣傳活動,組織群眾打擊敵人。部隊剛剛休息了一會就發現敵情,有日軍正向我軍駐地逼近。當即,連長果斷地決定集中兵力和火力向縣城方向突圍。他命令戰士們上好刺刀,準備好手榴彈。那時,鄧瑞海在連隊中擔任司號員,連長對他說:“小鬼,你做好吹沖鋒號的準備,我叫你吹時,你就使勁吹,聲音越大越洪亮越好?!彼呗暬卮穑骸笆?,連長你放心。”鄧瑞海所在連和包圍他們的敵人一接火,就展開了激烈的戰斗。連長說:“司號員,吹沖鋒號?!编嚾鸷cT足了勁,吹起嘹亮的沖鋒號。剎那間,槍炮聲、手榴彈爆炸聲、軍號聲、沖殺聲響徹一片。連隊終于殺出一條血路,突破了敵人的包圍圈,直奔縣城沖去。逼近城下時,城里的敵人慌了神,緊閉城門。當連隊沖到距離縣城還有七八里地時,一個向右九十度轉彎,沿郭家塢、北宅、峪樹口、一度河一線,勝利地回到了解放區。一晃70多年過去了,當年戰斗的情景猶在眼前。鄧瑞海常說:“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的革命戰士和先烈用鮮血、生命換來的,我們將永遠懷念他們!”
鄧瑞海是千百萬抗日戰士中的一名普通士兵,他所經歷的抗戰雖然無法與那些抗日英雄相比,然而作為一個十幾歲的孩子,積極主動地投身到抗日斗爭中,從不會打仗到經受戰爭炮火的洗禮,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革命戰士,從不畏懼、從不退縮,這份經歷也同樣可敬。14年抗戰,中國軍民以傷亡千百萬人的沉重代價贏得了最終的勝利。在這場轟轟烈烈的民族解放戰爭中,彪炳史冊的抗戰英雄固然可愛,而不惜一己之力、鐵肩擔道義的普通人也同樣值得敬重和頌揚。正是這些非凡的與平凡的中華兒女,用民族之魂和他們的血肉之軀筑成了一道堅不可摧的新長城,打敗了日本侵略者,迎來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鄧瑞海:密云縣西田各莊鎮卸甲山西康各莊村人,1928年9月出生,1944年6月入伍參加革命,1947年3月入黨。歷任65軍193師579團司號長、指導員,195師工兵營教導員,二炮252團政治處主任、政委等職,行政十五級,副師,1988年6月離休。參加過遼沈戰役、平津戰役、太原戰役、蘭州攻堅戰、抗美援朝戰爭等,曾榮立三等功兩次,獲華北、東北、西北、全國解放、抗美援朝紀念章等榮譽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