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嬌
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在經濟的發展中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隨著國際化經濟的不斷發展,金融全球化程度不斷加深,這在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問題。金融危機給國家經濟帶來影響的同時,也提醒著我們金融安全問題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通過對我國金融安全現狀及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為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國的金融安全問題提出幾點建議。
在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金融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在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都能夠看到金融活動的身影。現在金融已經成為了連接經濟主體必要的部分,金融的發展推動著社會的進步。隨著國際化水平的提高,世界金融向著自由化、證券化、全球化的方向不斷發展,這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很大的機遇,但是金融對經濟發展的反作用也日益凸顯,金融全球化下的金融安全問題已經成為當前經濟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金融安全
金融安全的概念。國內外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金融安全進行了定義。從國際關系學的角度來看,國家金融安全是指一個國家在受到來自內部和外部的影響時,能夠保持金融制度的正確執行和金融體系的正確運行,維護國家經濟的正常發展,并且能夠保證經濟帶來的政治、軍事的安全。從政府的角度來看,金融安全是指國家根據一定的規律和規則,由政府部門進行主導和支持,對經濟狀況進行監督和調控,使得金融主體能夠自我調節,從而保證金融業具有強大的競爭力,并能夠增強其危機的預防和抵抗能力。從金融與安全的含義角度來看,在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金融安全是指一個國家在自身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對內外各種威脅進行抵御的能力,使國家的金融體系能夠正常的運行與發展。
金融安全的種類劃分。從空間角度劃分,金融安全可以分為國際金融安全、國家金融安全、區域金融安全和金融機構安全;從時間角度劃分,金融安全可以分為長期金融安全、中期金融安全和短期金融安全;從業務性質的角度劃分,金融安全可以分為銀行安全、貨幣安全、信息安全、股市安全和債務安全;從形態角度劃分,金融安全可以分為顯性金融安全與隱性金融安全,內生金融安全與外生金融安全。此外,金融安全還可以從安全程度、網絡金融情況、金融資源、人才等角度進行劃分。
金融安全的特征。金融安全具有動態性,即金融安全是動態發展的安全狀態。在金融安全中,安全不是一個絕對的概念,而是一個相對于危險而言的概念。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其趨勢往往出現波動性,在此前提下,金融的發展往往處于慣性與壓迫狀態。因此,金融安全是在信息的不斷調整中的一種安全狀態。
金融安全具有政治性。若要保證金融的安全,前提是國家的經濟獨立。如果國家經濟的發展過分依賴于外部,就難以保證國家的金融安全。隨著金融全球化的發展,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水平差距越來越大,國際之間的競爭也愈演愈烈。因此,金融安全與國家的政治是密不可分的。
金融安全還具有全球性。金融全球化導致了金融安全問題的產生,隨著金融全球化程度的不斷加深,金融全球化的范圍不斷擴大,國際間的金融安全問題也已經發展聯結成為一個整體。金融全球化為金融安全提出了很大的挑戰,各個國家之間的經濟發展是相互影響的,因此金融安全是具有全球性的。
金融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內涵。金融全球化是跨境銀行活動與金融活動的擴張帶來的,這種金融活動使得世界范圍內的經濟連成為一個整體,是通過金融的自由化、證券化、國際化和一體化不住深化的。金融全球化的發展使得金融資源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優化,但是也使得實物經濟與虛擬經濟出現了脫節現象,對全球經濟的穩定造成了影響。
金融全球化的表現。金融全球化的主要表現特征為金融的自由化、證券化、國際化和一體化。金融的自由化即國內金融行業發展的自由化和跨境資本流動的自由化。自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意識形態的變化,經濟條件也發生了變化,金融行業的自由化開始發展。從利息自由化發展到業務自由化,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國際化經濟的發展,金融自由化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金融的證券化發展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進入新世紀之后,證券化已經從融資的主要手段發展到銀行發放貸款的債券。金融的國際化是金融資本跨境自由流動的表現。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各個形式的資本已經實現了自由流動,國際金融業務的范圍也大大擴展。金融一體化是金融全球化發展的重要表現之一,隨著國際化的不斷發展,世界儲蓄將對不同金融資產的風險進行調整,這也意味著市場產品價格的統一化。
我國金融安全的現狀
銀行體系不完善。在我國的金融體系中,國有銀行的不良資產是十分重要的問題。首先,由于政府的干預,國有銀行的信貸資金流向了不具有還貸能力的國有企業,這就使得國有企業的風險轉嫁到了國有銀行上,導致國有銀行頻頻出現呆賬壞賬。其次,國有銀行內部結構存在問題,行內的冗員和分支機構過多,再加上國有銀行的主要是通過銀行業務和存款養行,出現了大量的不良資產,導致了規模的不經濟,銀行運行的不穩定,這將會降低我國在經濟危機中的應對能力。銀行的管理體制也不夠健全,風險防范能力差,應急機制缺乏,對信用的風險管理也不夠完善,再加上經營方式不夠先進,管理模式不夠科學,使得銀行的發展出現問題。
農村金融風險問題凸顯。農村金融借貸的特點是高利率,這是引起農村金融風險問題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農村的金融沒有專門的監管機構,不能夠對資金的使用進行監管,導致組織內部出現問題,這也是造成農村金融風險問題凸顯的原因之一。
資本市場規范化程度不高。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經濟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但是與此同時市場規范化程度還不夠高。為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很多地方的政府部門大力扶持地方企業上市,但是由于缺乏上市的規范化指導,使得上市公司內部出現虛假報告欺騙投資者的現象,同時導致了投資者盲目投資,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與此同時,一些商業銀行通過信貸資金進入股市導致了股市波動劇烈,從而影響了正常的業務。
維護我國金融安全建議
提高商業銀行的競爭力。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尤其是在我國加入世貿經濟組織之后,金融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對我國的經濟發展造成了十分重要的影響。我國的經濟體制進行了一定的改革,銀行業也面臨著重新構建體系的問題。為了提高銀行的競爭力,就必須對金融服務功能進行完善,以應對金融全球化帶來的挑戰。
全面加強金融管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在金融監管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是在適應金融全球化發展趨勢方面仍舊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應當提高監管技能,改善監管質量,以提高銀行的風險管理水平,保障金融發展的安全。除此之外還應當建立完善的市場退出體制和企業的資信評價制度,實現市場的約束。
作為國家的根本利益,經濟是國家發展的命脈,經濟安全關系到一個國家和人民的生存。在經濟安全中,金融安全處于核心地位,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國家經濟利益的獲得、國際競爭力的提高,同時還決定著一個國家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因此,金融安全問題應當受到關注。我國在融入國際市場的同時,必須加強銀行業的改革力度,加強金融的監管力度,提高監管水平,改變商業銀行的經營方式,保證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