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 徐卿浩
基于南通高職院校學生禮儀素質調查,本文列舉了南通市高校圖書館存在的不文明現象,分析了其成因,提出了加強高校學生禮儀道德素質的具體措施。
高校圖書館與教師、實驗室歷來被稱為高校辦學的“三大支柱”,是高校學生學習和文化生活的文明場所。但調查發現,部分高校學生在圖書館的行為令人堪憂,有大聲喧嘩,隨意接撥電話的;有亂吃零食,亂扔雜物的;甚至有學生情侶勾肩搭背,旁若無人摟摟抱抱等。這些行為危害了大多數學生的利益,破壞了大學生的形象,影響圖書館的文明閱覽秩序,難以使圖書館真正發揮其功能,成為文明高校中的不和諧的音符。
高職院校圖書館中禮儀素質調查與分析
調查概況。本調查自214年6月至7月,挑選了南通五大高職院校——南通職業大學、南通科技職業學院、江蘇工程學院、南通理工、南通航運學院,共計發放1000份調查問卷,收回問卷973份,廢卷27張。有效問卷為932份,有效率為95.8%。男生508人,占54.5%;女生424人,占45.5%。未填入性別41人。2011級學生44人(6%),2012級學生321人(42%),2013級學生403人(52%);18歲28人(4%),19歲90人(12%),20歲290人(38%),21歲210人(27%),22歲118人(15%),23歲24人(3%),24歲8人(1%)。男女比例1.2:1。 采用隨機方式抽取樣本,數據有普遍代表性。
調查結果。83%的被調查者表示有經常去圖書館的習慣,也就證明了高校圖書館是不可或缺的學習場所。
81%的被調查者表示會主動將手機調成靜音模式;9%的表示不會調靜音模式;10%的表示“想起來就會”,這說明部分學生在公共場合保持安靜的意識不強。類似的數據還有,75%的受訪者表示離開圖書館時,會主動將桌椅調整好。10%的表示“不會”;15%的表示“想起來的時候就會”。
39%的受訪者表示“會在圖書館中吃東西”,這個數據令人感到驚訝,圖書館不許進食已成為絕大多數圖書館的明文規定,為何還有接近2/5的學生會堂而皇之地違反該規定?
在不能忍受的行為方面,“大聲交談”排在第一位(69%的受訪者選擇),“移動桌椅”、“談情說愛”、“嬉笑打逗”并列第二,均有52%的人選擇;排在第三四位的分別是“隨意走動”(33%)、“吃零食”(32%)。
對待公共書籍方面,值得深思的是5%的受訪者表示會“涂抹、圈畫、折頁、拆改”,4%的表示“無所謂,反正不是我的書”。
另外,在調查中發現對待“占座”現象,每個學校都存在分歧。53%的同學很滿意這樣的行為,他們覺得這是最大化利用圖書館的表現之一,也是學風濃厚的標志;然而也有46%的同學覺得這種行為很不好,浪費圖書館資源,使有些真正想學習的學生無法學習,甚至容易引起糾紛。
圖書館不文明現象的成因
高校圖書館種種不文明現象是當代高校學生禮儀素質缺乏的顯現。而這主要是由于以下成因導致:
社會不良價值導向影響。當代90后的大學生成長于文化沖撞的轉型時期,且多為獨生子女。他們思維活躍,易接受新思想,但又以自己為中心、任性好強,他們在道德上缺乏辨別能力。如今的高校與社會聯系日趨緊密,不再是過去的象牙塔。受社會的影響,各種不文明社會行為逐漸侵入校園,改變了部分學生的價值觀。少數人產生“自私”“貪欲”“發泄”等扭曲的心理及行為,圖書館的不文明現象只是一個表象。
高校禮儀素質教育乏力。目前大多高職院校以就業率為導向,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主線,只重視基礎理論的學習和技能的訓練,忽略了綜合素質的教育、基本的禮儀和人文精神的陶冶,對學生的個人行為習慣要求也不夠嚴格,主要表現為部分高校對學生禮儀的重要性認識不夠,要么沒有開設禮儀等綜合素質培養課程,要么形同虛設,從教師到學生都是抱著敷衍輕視的態度應付。以至于培養的學生在思想品德、文明舉止禮儀,甚至道德方面的素質未能達到相應標準。
圖書館軟硬件建設存在的不足。圖書館是高校的重要標志,扮演的角色舉足輕重。然而有的高校圖書館席位不足,空間有限,為學生占座、搶位埋下禍根;館藏文獻資源較為陳舊,更新緩慢,都會扼殺學生進圖書館學習的積極性。這些都影響到圖書館環境的建設和改善。而在管理工作方面,一些圖書館工作人員在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欠缺;圖書館管理的規章制度有不完善的地方,甚至有些條例規定實為一紙空文,得不到具體落實和有效監管,這些都會或多或少影響到大學生在圖書館中的禮儀素質。
學生缺乏自律能力。“知易行難”是禮儀的一大特點。很多大學生禮儀理論知識和行為脫節、錯位,講起大道理來頭頭是道,但當落實到行動時早已忘得一千二凈,在禮儀道德評判上“嚴人寬己”。能夠意識到別人的不足,但另一方面自身又漠視制度規則的存在,自律力不強。一些圖書館不文明現象常被認為只是某些學生粗心大意、不拘于細節。但事實上,對規則與自己行為細節的漠視是禮儀素養不高,缺乏自我控制和監督。
加強高職生禮儀素質的措施
大學生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來,應該是一個高素質的群體。大學生的禮儀素養也是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最好體現。針對調查所反映出的部分大學生禮儀素質缺失問題,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大學生禮儀素質的培養。
轉變理念,注重禮教。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固然是高職院校的重要職責,但是素質教育也不能忽視。否則,培養出來的可能就是“受教育沒有教養,有知識沒有文化”的勞動工具。禮儀教育關乎學生綜合素養,將對其產生深遠的影響。
高職院校應該轉變“重文輕禮”的理念,抓住禮儀素質這一條線,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修訂教學計劃,優化現有的課程結構。根據不同的專業,有針對性地加強專業素質以及禮儀的培養,讓學生拓展空間。
改革現有的教育考核方法和單一的評判標準。實行新型的考核制度,將禮儀道德素質、實踐能力放在同一的評判線上,給予它們相同的重要性。
培養以身作則,專業素質過硬的禮儀教育師資隊伍,通過言傳身教令學生理解并學習禮儀,進而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完善制度,優化管理。學院管理層和圖書館應高度重視每年的新生入館教育。抓住這一黃金時機,在入館教育中,宣傳講解圖書館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及服務內容范圍;講解在利用圖書館時應有的文明禮儀知識等。充分宣傳利用館藏文獻資源,讓學生在各種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熏陶,讓他們在閱讀中樹立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并使其在利用圖書館的過程中,自覺地抵制不文明現象,讀文明書、做文明人,共同營造圖書館文明閱覽的讀書氛圍。
動員學生,參與管理。高校圖書館是學生專業學習的“第二課堂”,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基地。大學生是高校圖書館的主要服務對象,他們思想活躍、思維敏捷、興趣廣泛、求知欲強,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也最強。
通過舉行座談討論、問卷調查、參與管理等,讓他們了解圖書館工作流程,提供管理建議,讓廣大學生對于不文明現象參與評論和發表意見,充分調動起大學生對于圖書館管理的興趣。構建圖書館與大學生之間的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平臺,達成共識,制定出圖書館文明閱覽公約,并逐步完善,共同遵守。并且可視情況將部分監督權交給大學生自己。
加強自律,自我監督。大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民族的棟梁,他們的禮儀素質不僅關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時也影響到整個學校的精神面貌乃至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良好的外界環境只是外因,內因才是關鍵。大學生必須認清形勢,意識到社會的需要,加強自我控制和監督,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積極提升禮儀素養等綜合素質,為今后步入社會,提升競爭力,實現人生目標,打下良好的基礎。
通過調查發現部分高職院校的圖書館內存在種種不文明現象,這直接投射出高職生禮儀素養的缺失。這與社會風氣、高職院校教育體系、圖書館軟硬件設施、學生自身情況都有關系。可以從轉變理念、優化制度、加強自律等角度提升高校學生的禮儀素養,使之真正成為社會需要的復合型高素質人才。
(作者單位:南通科技職業學院)
地址: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青年東路148號
郵編:226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