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川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深刻闡述了文藝和文藝工作的重大使命,科學回答了事關文藝繁榮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藝觀和社會主義文藝理論,大大提升了我們對文藝工作規律性的認識,是指導文藝工作和文化建設的綱領性文獻,是推動文藝繁榮發展、開創文化建設新局面的行動指南。要把文化作為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為搶占發展制高點爭創發展新優勢的重大舉措,緊緊把握當前文藝發展的大好機遇,大力推進文化建設。
一要把準導向,堅持以人民群眾為中心。習近平指出,文藝各領域都要跟上時代發展、把握人民要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動的筆觸、優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創作生產出人民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讓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斷邁上新臺階。特別要強調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應該用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觀照現實生活。生活是文藝創作的不竭源泉,文藝工作者惟有把握時代節拍,把個人的藝術追求融入國家發展的洪流之中,把文藝的生動創造寓于時代進步之中,才能創造出更多為中國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具有中國作風的優秀作品。宣傳文藝工作者要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堅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始終以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要以最廣大人民群眾為服務對象,降低文化消費門檻,推出更多群眾買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的文化產品,開展更多群眾愿意欣賞、樂于參與、能夠普及的文化惠民活動。要充分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開辟渠道、搭建平臺、創造條件,吸引群眾廣泛參與文化建設,讓群眾在文化建設和文化活動中自我表現、自我教育,成為文化繁榮發展的主角。要大力推動基層文化建設,推動更多文化資源投向基層、更多的文化服務延伸到基層,建立健全變“三下鄉”為“常在鄉”、變“送”文化為“種”文化的工作機制。
二要守住根本,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同志指出,推動文藝繁榮發展,最根本的是要創作生產出無愧于我們這個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努力創作生產更多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體現中華文化精神、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的優秀作品。這就需要我們要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旗幟,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動活潑地體現在文藝創作之中,要把愛國主義作為文藝創作的主旋律,引導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通過文藝創作和文藝展演,生動反映科學發展的成功實踐,大力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各族人民好的時代主旋律,激發人民投身實現“中國夢”的激情和士氣。要大力弘揚符合核心價值觀要求的鄉土文藝,進一步研究、宣傳、踐行三個環節上下功夫,抓好文學、影視、戲劇、歌曲等系列文藝作品的創作和推廣,努力擴大影響,形成品牌。要圍繞“愛心城市,善行天下”為主題的道德實踐活動,推出一批反映身邊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平民偶像等普通群眾、平凡之中見偉大、可敬可信可學的先進典型為內容的文藝作品,為提升全社會文明程度作出積極貢獻。
三要打造富有特色的精品,煥發我們的文化自信。不朽的文藝經典,都是社會現實與藝術智慧的結晶。文藝工作者要善于從現實生活中挖掘創作元素,既感應中國社會,又反映各地的市情;既貫通主流意識,又體現個性取向;既要光大傳統形式,又要融匯新興源流,不斷創造出具有強大感召力、震撼力、生命力的文藝精品,使之煥發出獨特的精神之火、崇高之美、理想之光。要進一步關注我們生活的城市,關注我們腳下的熱土,創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有特色的精品力作和文化品牌,煥發出我們的文化自信。在創作導向上要始終強化“二為”方向、“雙百”方針和“三貼近”原則,引導廣大文藝工作者始終通過創作優秀的文藝作品,傳播先進文化,塑造美好心靈,弘揚社會正氣,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在生產規劃上要瞄準全國全省乃至世界前沿,實施頂層設計,高起點、寬視野、大手筆謀劃創作題材。在作品質量上要堅持內容為王、質量至上,充分發揮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優勢,充分發掘充滿鄉土氣息的民間文化資源,集中力量、重點攻關,多出精品。在文藝精品生產機制上要強化市場理念和市場手段,健全文藝精品立項、招標、簽約制度,形成一套加強與全國性重要創作團隊和展示平臺合作的常態機制,引進全國一流創作力量,合力打造質量最高、影響大的重點作品。
四要狠抓隊伍,培養德藝雙馨的文藝名家和優秀青年文藝工作者。宣傳文藝工作者是文化的引領者、推動者、傳播者,應自覺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藝術創作、媒體傳播工作的始終,積極發揮文藝作品滿足精神需求提升精神境界的社會效應,做到“文以載道,以文化人,以真求美,以質修文”。要時刻牢記自己的良知和責任,用手中的筆和鏡頭,以自身向上向善的坐言起行、感召作用,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優良傳統美德,傳播社會正能量。各級黨委政府和文聯、專業協會等組織要在培養青年文化人才、高層次人才和復合型人才培育和引進方面下大功夫,見真效果。要大力實施宣傳文化領域拔尖人才、青年英才工程,培養各領域領軍人物和骨干人才。要加強基層文化隊伍建設,通過“基層文化之星”評比表彰等活動,培養推出一批基層文化優秀管理人才、鄉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間文化傳承人,逐步形成梯次銜接的人才隊伍結構,夯實文化隊伍建設的基礎。各級黨委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大獎勵扶持力度,努力為藝術家的創作生產創造條件。要高度重視和關心文藝工作,全面貫徹黨的文藝方針、政策,不斷認識和掌握文藝創作規律,尊重作家藝術家的創造性勞動,政治上充分信任,創作上熱情支持,生活上真誠關懷。要制訂規劃、完善政策、增加投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積極扶持和表彰獎勵優秀文藝人才和文藝作品,形成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機制。
趙 川:現任職于河北省秦皇島市文聯文學創作院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