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濤
摘 要: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離不開社會創業活動。合理的創業政策是保障創業者創業活動正常開展的關鍵因素,就目前的狀況而言,我國的創業政策體系依然存在著較多的問題,筆者總結自身的相關經驗,對我國創業政策體系所面臨的現狀進行了探討,并給出一些改進創業政策體系的建議。
關鍵詞:創業者;創業政策體系;大學生創業
創業是當今社會的熱門話題,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自主創業的浪潮當中,創業不僅能實現個人價值,提高個人的經濟能力,更為重要的是創業活動在一定程度上能帶動社會經濟的發展,因此,有關部門應當出臺合理的創業政策。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國創業政策體系的弊端,并列出一些改進措施。
1 我國創業政策所面臨的現狀
1.1 創業的技能 近年來國家對創業者的創業技能越來越重視,并在社會上開展了一系列創業技能的培訓活動。高校作為我國重要的人才培養基地,自然擔起了培養創業型人才的重責。早在1999年國家就向高校提出了培養大學生創業能力、提高其綜合素質的要求,高校因此在漸漸允許本校科研人員短時間內離崗創業。三年之后,經教育部確定的創業教育試點高校就有復旦、人大以及清華三所。創業教育試點高校的建立,在提升大學生創業技能方面的工作中顯現了卓越的成效。
1.2 創業的意愿 創業思想是促使創業者走向創業道路并堅持下去的精神來源,因此,政府應當注意激發群眾的創業意愿。2002年中國加入了“全球創業觀察”研究體系,距今已有十三個年頭之久,這十三年來我國的創業研究發展迅速,逐漸成為了我國傳播優秀創業思想的主戰場。各大高校也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先后建立了多所創業研究機構,這些專業的研究機構在傳播先進創業思想、激發群眾創業意愿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績[1]。
2 我國創業政策體系的不足之處
我國的創業政策體系有著諸多缺點,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創業事業的發展。我國創業體系具體缺陷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 政策扶持對象局限性較強 我國創業政策是支持創業者開展創業活動的重要因素,然而中國創業政策的對象局限性較強,例如我國會注重扶持科研人員的創業活動而不重視對普通人群的創業扶持。另外,政府非常重視高技術的創業卻不重視低技術的創業活動。有關部門應當明確一點,社會創業活動應當具有多元化的特點,各行各業的創業活動都應獲得政策性的支持,如果政府在支持創業者創業的工作中只照顧高技術的一方,長此以往不利于政府公信力與影響力的形成,也不利于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
2.2 政策缺陷導致創業成本偏高 當前,我國的創業者群體較為龐大,并且每天新增的創業者數量眾多,因此,如何增強創業審批的效率是有關部門應當著重考慮的問題。由于政策缺陷等原因,我國政府的公司注冊審批程序較為繁瑣,耗費的時間與成本與發達國家相較處于偏高的水平。大部分創業者在創業初期并沒有過多的資金,因此,其可能因政府審批程序所花費的高昂成本而失去了創業的希望與斗志,這極其不利于我國創業規模的擴大,對國民經濟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2]。
3 對我國的創業政策體系進行完善的對策
鑒于我國創業活動的特點,筆者總結了一些完善創業政策體系的建議,具體如下:
3.1 提高創業服務的效率 創業審批工作的較高成本與較長時間令許多創業者望而卻步,因此,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率,最大程度上簡化審批程序,減少有關企業的注冊時間,從而達成“一站式”的服務目標。
3.2 大力增加社會創業機會,減少賦稅 若社會上沒有較多的創業機會,縱使創業者有著強烈的創業意愿,也難以開展創業工作。因此,政府要積極完善有關政策,把個人與企業的創業門檻降到最低,從而增加創業機會。政府要切實地做好中小型企業的稅收減負工作,保證上述企業的資金鏈能夠正常地運行。中小型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成分,因此,保障中小型企業創業活動的順利進行,對國家經濟的發展而言有著重要的意義。
3.3 加大對普通創業人群的扶持力度 政府不應當只重視高科技產業的創業活動,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高科技產業由于其創業活動科技含量高,因此創業的風險較低,高科技人員創業相對容易成功,而普通人群由于不具備充足的知識儲備,因此可能會在創業活動中面臨較大的風險,并且由于其抗風險能力相對較低,因而容易創業失敗。所以,政府更應當完善相關政策,切實保障普通人群的創業利益,給予其更多的創業機會與資金支持。只有這樣,普通人群的創業活動才能得到相對可靠的保障,從而增加創業成功的幾率。
3.4 鼓勵大學生進行創業活動 大學生群體是我國未來社會建設的中流砥柱,因此,政府應當積極鼓勵大學生從事創業活動。由于大學生具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因此創業成功的幾率相較教育水平比較低的普通人群有著較大的優勢。不過,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大學生群體一般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因此很多人缺乏必要的創業基金,對此,政府可以出臺相關政策,降低大學生的貸款門檻,提升銀行貸款上限,從而在最大程度解決大學生的創業啟動資金不足的問題。除此之外,由于大學生的社會閱歷相對不足,因此政府應當要求高校對其展開心理教育工作,通過這項工作向大學生表明創業的不確定性,從而增強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這對于大學生的創業活動以及未來的生活等都大有裨益[3]。
3.5 完善有關創業獎勵機制 政府需要完善創業獎勵機制,以便能在創業者獲得創業成功時及時地對其表示肯定。政府可以設立創業獎勵基金,在創業者獲得有影響力的成果時給予其獎勵,從而使其在日后的創業活動中更加努力,另外,高校也可以設立有關的學生創業獎勵基金。
4 結語
創業對國家的發展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政府應當積極完善有關的創業政策、注意加大對普通人群的扶持力度、積極引導大學生進行創業活動。筆者相信,只要我國政府在創業政策的制定與改進工作中實事求是、積極探索,那么我國的創業規模將得到大幅的提高,國家發展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楊主泉.管理類大學生對創業認知的調查研究[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0(16).
[2]張善利,王波.“五大戰略”開拓山東創業帶動就業新局面[J].中國就業,2011(12).
[3]創業興市 共創未來——石家莊市掀起全民創業新高潮[J].中國就業,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