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欣欣
一、飲食:飲食清淡、多吃生津養陰食物
秋冬換季時節,首先要保持飲食清淡,不吃重油膩味的食物,減輕腸胃負擔,另外還要多吃富含維生素和高纖維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豆類和薯類,促使體內疲勞時所存積的代謝物得以排除,多吃含鉀食物,如干果、豆類、海產品等,維持細胞水分,增強其活性,另外,含咖啡因的食物,如茶、咖啡、巧克力等也能增強呼吸深度。
初冬飲食養生適合的是“平補”。適宜的食物有梨、蘋果、橄欖、白果、洋蔥、芥菜等。這些食物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止咳平喘、固腎補肺的功效。此時應少吃寒涼的食物,如海魚、蝦、各種冷飲等,以免傷肺引發疾病。少吃冷硬食物,忌強刺激、暴飲暴食,還要注意胃的保暖。此外,還可以多吃些百合、蜂蜜、大棗、芝麻、核桃等食物,也很有保健效果。
天氣越干燥,就越偏愛進食牛羊肉來御寒,但牛羊肉屬于溫補食材,加上蔥、姜、蒜、辣椒等辛辣配料和桂皮、生姜、枸杞、當歸等滋補品,食用過多只會“燥上加燥”,更易造成體內“上火”。因此,在進補后的第二天通常會出現口干舌燥、干咳,甚至皮膚瘙癢等“火警訊號”,建議易上火人群多選用滋陰潤燥的滋補品。
二、穿衣:遵循“外厚、內薄、多層”原則
眼下季節,有人穿薄衫,也有人穿棉衣,讓人有種“不知道怎樣穿衣”的感覺,但穿衣稍微不注意就容易生病。秋冬時節穿衣服應該遵循“外厚、內薄、多層”的原則。
“外厚”是指最外面的外套最好穿保暖較好、防風性強的衣服,御寒效果好。“內薄”,是指穿在外套里面的衣服最好薄厚適中,能不熱不冷,這樣進入一些有空調、暖氣的室內,可以把外套脫下。避免熱得出汗后,出到戶外被冷風一吹,引發傷風感冒。“多層”是指可以在外套里面多穿幾層,比如毛衣、襯衫、短袖等多層重疊,冷的時候多穿一件,熱的時候脫掉一件,避免冷熱兩種傷風。
腳部保暖要有合適的鞋子和襪子。鞋子的尺碼應稍大些,最好墊一雙棉鞋墊,腳放在里面要有點空間。其次,鞋底應稍高些,這樣可以起到與冰冷地面隔寒的作用。冬季最好每天用溫熱水泡腳,步行半小時以上,并堅持早晚搓揉腳心。
三、起居:早睡晚起,注意保濕
冬天是草木凋零,萬物閉藏的季節。人體也應隨著自然界的變化適當地減少活動量,以免擾動陽氣,損傷陰精。尤其是對老人來說,體內陽氣本來就不充沛,更應該早睡晚起,以利于陽氣的潛藏和陰精的積蓄。睡覺的時間不足或過長,都會導致精神萎靡和人體困倦,影響正常的代謝功能。老人在冬天只需比其他季節早睡1-2小時,再晚起1-2小時即可。
濕度管理對于寢室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空氣干燥容易導致鼻黏膜、喉黏膜干燥,導致嗓子疼和感冒等。如果空氣濕度不夠,可以通過使用加濕器、將濕潤的衣服放在房里烘干、放置觀賞植物等辦法來增加房間濕度。有時候還可以將口罩濕潤以后戴著入睡,可以有效保證口鼻黏膜不干燥。
另外,在睡覺時穿的衣服也很重要,并不是穿得越厚越好,只要注意將容易著涼的部位保溫好即可。如果是手腳冰涼的人,可以考慮穿著襪子抱著熱水袋入睡,如果是容易肚子發涼的人最好不要裸睡,或者可以通過包裹腹帶的方式來保證肚子的溫暖。
四、鍛煉:選擇動作幅度較小的運動,晨練別太早
初冬是運動的好時節,建議一周做1-2次戶外運動。專家說冬季運動,應該選擇動作幅度較小、熱量消耗較大的有氧運動。冬季戶外運動時間以30分鐘至40分鐘比較合適。入冬以后,走路是中老年人最基本也是較推薦的運動,也可以打打太極拳和柔力球,天氣過冷時則應避免戶外運動,可以在室內快走或者原地慢跑。
冬日運動是對付寒冷的積極措施,但應注意,冬季是一年中的閉藏季節,人體的新陳代謝水平相對緩慢,陰精陽氣也都處于藏伏之中,所以運動鍛煉中要注意精神內守,避免陰精陽氣外泄。具體方法是:一、準備活動要充分,待熱后脫去一些衣服,然后加大運動量;二、不要過于劇烈運動,避免大汗淋漓;三、鍛煉后,要及時擦干汗液,若內衣已潮濕,應盡快回到室內換上干燥衣服。
冬季晨練并非越早越好,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冬季晨練的時間都應該推遲到太陽升起以后,此時溫度升高,風也小了,寒冷對人體的刺激減少。同時,老年人在冬季早晨尤其要注意防寒保暖,衣褲要保證柔軟寬松以利于血液循環。
五、防病:注重保護呼吸道部位
感冒、喉嚨干痛、咳嗽、支氣管哮喘……秋冬交替時節,正是這些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要減少呼吸道疾病的發生,除了生活規律,適當休息,加強鍛煉,不熬夜外,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提高室內濕度。冬季室內空氣污染程度比室外嚴重數十倍,因此要常開門窗通風換氣,讓室內也能得到充足的氧氣和光線,讓多種病毒、病菌難以滋生和繁殖。同時可以定期采用食醋熏蒸、臭氧紫外線或者點衛生香等措施,給室內空氣消毒。另有研究證明,居室空氣濕度達到55%左右,較有利于下呼吸道疾病的治療和康復。室內晾一些潮濕的衣服、地面灑水等,均可提高空氣的相對濕度。
二是多飲水加強營養。多飲水有利于排尿和發汗,使體內的毒素和熱量盡快排出,幫助人體預防發熱。多吃含維生素C的水果、綠色的蔬菜和含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可以增強抵抗病毒和細菌感染的力量。盡量不食辛辣食物,通過減少對呼吸道的刺激,達到保護自然免疫功能,增強消滅外界病菌入侵呼吸道的能力。還要注意戒煙戒酒。
三是重視感冒及早就診。感冒是萬病之源,如果出現發熱、咳嗽流鼻涕,鼻塞等癥狀,切勿忽視,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不要自行購買和服用某些藥品,也不要濫用抗生素。有條件的還可以提前進行預防接種,可選擇接種流感、麻疹、流腦、腮腺炎、百白破等相關疫苗,提高免疫力。
鏈接:冬季臉部過敏怎么辦?
1.切勿揉搓過敏部位
臉部或眼部過敏時,通常會伴有瘙癢、腫痛、刺癢等癥狀發生,這個時候切勿用手揉搓過敏的部位,手部經常會帶有細菌,揉搓不僅會把細菌帶進皮膚,更會加劇紅腫等情況,使過敏惡化。這個時候,可以使用新鮮蘆薈汁或是礦泉水噴霧緩解痛癢。
2.不宜去掉角質
這是主要是由于角質薄和角質損傷是造成敏感的主要原因,因而保養的首要原則就是維護角質不受傷害。清潔時注意不可過度,不要選用皂性洗劑。對于磨砂膏、去死皮膏等產品更應敬而遠之。
3.多補充維生素C
維生素C能讓肌膚水潤有彈性,一旦缺少肌膚就會粗糙枯干,從而導致脫皮、瘙癢、發紅、皮膚炎等敏感癥狀,所以要多多補充維生素可改善敏感肌。而梨與奇異果中都富含維生素C,多吃可以加強皮膚組織,有助對抗外來敏感。
4.用不含酒精的爽膚水
爽膚水大多含酒精,除了會令敏感皮膚容易發紅外,當酒精揮發后,還會令皮膚出現緊繃現象,讓肌膚更缺水。所以應選擇性質溫和且不含酒精、香料的爽膚水。
5.紅腫需鎮靜
面部肌膚如果出現紅腫或者泛紅過敏現象,應該用冷開水或加上無任何添加劑的潔面乳清潔面部,在水分還未完全干透的時候,涂上薄薄的一層凡士林,并身處陰涼的環境,能迅速鎮靜肌膚。你也可嘗試以下一些急救小貼士,如用冰敷發紅發熱的部位,從冰箱中取出牛奶,加入水混和再以清潔的布敷于患處,可降低發炎的危險。
6.常用冷水洗面
皮膚過敏應當用冷水潔面,這樣能增加皮膚的抵抗力,改善易敏膚質。皮膚起初可能會不太適應,不過可以先用溫水(20-30℃),然后逐漸降低水溫,并配合上溫和型保濕洗面奶使用,最好使用防敏洗面奶。洗澡和洗臉分開。洗澡水過燙,根本不適宜用來洗臉。
7.精油蒸汽熏吸法
燒一壺熱水,倒入臉盆中,然后加上4滴桉樹油和2滴茶樹精油,將臉置于盆口,用毛巾圍住周圍,然后做深呼吸5-10分鐘。能提高肌膚的抵御能力,緩解肌膚紅腫發癢的情況,并有效改善易敏膚質。
8.遠離容易過敏的物質
護膚品成分中以下專有名詞是容易引起敏感的化學物質,購買產品前要先在外包裝上查看清楚:含酒精、山梨酸、防腐劑、香料的,若不想變“敏感美人”,購買時就加倍注意吧!如發現自己對化妝品有敏感反應,便應停止使用,切勿因一時貪靚而使肌膚惡化。
9.做好防護工作
皮膚過敏時,肌膚狀態敏感而脆弱,對外界的刺激都比較敏感,所以要盡量隔絕電腦輻射、紫外線、空氣污染等刺激。外出要做好防護工作,盡量遮蓋過敏部位,可穿防曬衣、撐太陽傘等。還需要使用成分較天然或是低刺激性的防曬霜,盡量減少使用電腦的時間!
10.忌食燒烤、煎炸、辛辣
吃的方面一樣要多加注意。燒烤一定不能吃,再好吃都不要吃,對敏感肌膚會造成極大的破壞,使肌膚嚴重缺水。煎炸的要少吃,當然最好也是不要吃,不管是主食還是零食。辛辣的也要少碰為妙。同時也要少飲酒。
11.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
睡眠能幫助新陳代謝的進行,充足的睡眠時間可以加快肌膚內部的循環,對過敏的恢復十分有幫助。每天八小時的充分睡眠,是任何護膚品都不能代替的。而且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有利于增強體質,提高抗過敏能力。
專家提醒,飲食上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少食刺激性強、易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如海鮮、筍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