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勝
拿投資是一個錦上添花的事情,絕對不是一個必經的道路,也不是唯一的道路。
這是移動互聯網的時代,是O2O的時代,現有的傳統的經濟模式未來都會被顛覆,看誰能夠先進入。
消費者只為需求買單
我們知道一個人如果開始有一個念頭創業,首先選擇一個創業產品和創業方向非常關鍵。你要看一下這個市場上的人有沒有需求。第二,你要結合自己,有什么樣的優勢。第三,盡量沒有版權和灰色問題,政府不干涉,競爭對手不強。第四,利用網絡聯盟的方式發展,形成產業鏈。第五,產品名稱要容易傳播。
當你想好了創業方向,包括想好了產品開始做起來,你就必須要做營銷,營銷會涉及五個比較重要的點。第一,你要建立一個品牌,而且為品牌建立一個符號。第二,消費者只為使用的理由買單,這點也就是說回到一個廣告,廣告說得再好,最終要回到產品的本質,所有的用戶和消費者為什么要用你這個?第三,要為用戶設計利于口碑傳播的臺詞。韓國靠的是整容,日本靠美容,中國只要美圖秀秀就夠了。第四,產品需要和用戶有情感互動。這點就如同我剛才講的美圖秀秀是2008年推出,它最開始就是一個傻瓜的Photoshop,所有的圖片處理需要Photoshop,美圖秀秀把復雜的參數和設計改掉,讓人家一鍵修復,包括我們在傳播的時候,我們更多的滿足客戶的需要,然后不斷的修改。2008年美圖秀秀只有十幾個人的時候,他們每個星期都會到網吧,甚至到用戶的家里詢問怎么使用這個產品,這是跟用戶情感互動的一部分。
當你的產品想好了,網站也有一定的流量,接下來就要拿錢。但是我在這里要強調一點,拿錢、拿投資是一個錦上添花的事情,但是絕對不是一個必經的道路,也不是唯一的道路。當你創業的時候,一定要想如果沒有人投你的錢,我也一定能成功,你就抱著這樣的信念才能走到最后。
BP最好不超過10頁
你要見投資人,要有幾個準備:
第一,了解你要見的投資人的情況,我經常參加一些會議,碰到有一些創業者發名片,然后給姚勁波換名片,換了名片之后不了了之。你要知道這個會議有什么樣的投資人,在會議流程就知道,更多的了解這個投資人的興趣,包括他喜歡偏好、喜歡投資什么樣的項目,投資了什么樣的項目,然后跟他談的時候就拉近了距離。
第二,你的計劃書盡量簡潔,直接切入重點,讓投資人有想法跟你見面。我看了很多的商業計劃書是厚厚的—本,投資人這么短的時間要把你的這么厚的計劃書看完,他都把自己搞暈了,所以一般好的商業計劃書盡量不超過10頁。最快的時間讓他切入主題,讓他對你產生興趣。
第三,除了商業計劃書,或者有機會直接跟投資人面對面,一般來講這個見面只有半個小時。如果這半個小時之內你就跟他滔滔不絕地說這個市場前景有多大,我們中國人口有多少,你就把時間浪費掉了,因為投資人比你更了解這個行業的發展,一定更了解這個行業的價值。
在整個的計劃里面投資人對你最有興趣,包括決定投你的最關鍵的是數據,比如說你現在的用戶是多少?現在的銷售有多少?你的員工有多少?往下的安排時間怎么樣?這些數據是最關鍵的,我一般的建議是你在前面所做的這些數據不管是你收入多少或者用戶多少,你應該如實的說明。對未來的數據可以適當的吹牛,如果你不適當的吹牛,沒有辦法去說未來的空間有多大,那么投資人就不會對你感興趣。
企業文化由前50名員工決定
我覺得拿到投資以后,可能有三點非常重要。
第一,開始對公司進行規范化,不僅是股權、財務、知識產權都要盡量完善,為了加速發展而節省,以后改正成本更高。
第二,市場營銷,有了錢可以加大市場營銷的投入,快速的建立品牌,同時在這個過程也就能吸引更多的人來加入。
第三,團隊建設,我認為最關鍵,拿了錢就是搭建你整個的團隊,因為之前有一些沒錢不敢去招的人或者是沒錢你不敢去做的細節,都可以開始做嘗試。
我覺得有三個門檻,20人、50人跟200A,這個是我自己創業的心得。初創企業在20A里面,效率和戰斗率是更高的,每個人都可以叫出對方的名字,協同作戰能力最強。一般拿到錢之后會快速突破50A這個檻,50人是開始往公司規范化的標準。我建議不要太快突破50個人,因為快速突破50A之后你會發現新來的員工不認識,會花更多的時間在溝通等各個方面。50個人到200A,不但是產品,包括營銷,你進入一個開始賺錢的階段,也能讓你的企業文化快速奠定的重要的階段。一個企業的文化基本是最初的50個人來奠定的,前面50人從創始人到員工大家的價值取向是什么?大家的相處方法是什么?這會奠定這家公司未來的基調。如果超過200人,首先這個公司你已經進入了一個具備規模的公司,這時候就進入了另外一個范疇,你要引入更多的職業經理人,包括要有分公司,各地的分支機構。那時候我想你也要進入升級換代的思想了。
未來三類公司將勝出
未來的創業我相信大家已經各種各樣的有思考,在未來其實有三個東西會更值得我們去思考。
第一個是能夠把閑置資源重新優化分配,比較成功的案例就是UbeL,Airbnb。為什么這些公司先成功?因為他們抓住了人們最需要的,租車和租房。我們的運輸、物流、餐飲,能不能把閑置的資源重新組合,重新優化?這是非常大的空間。
第二是能夠把復雜的事情簡易化、功能單一明確。比如說Snapchat(一款名為閱后即焚的分享應用),當時推出是一個很簡單的過程,兩個人聊天,24小時之后聊天消失,獲得了非常多的用戶,成為facebook非常重要的對手。我們能不能把復雜的事情簡易化?這個市場空間非常大。90后、00后,以及很快就會長大的10后,他們的需求肯定更加的個性化,我們可以做出不同的個性化產品去滿足他。
第三,能夠改造傳統流程顛覆固有模式,這樣的公司會勝出。以小米為例,我知道小米是最近中國幾年成長最快的公司。
小米做手機先出一個口號,我要為發燒友創造一個手機,底下有一堆人響應,他問你們大概需要什么樣的手機?配置需要什么樣的?你們對款式有什么的需求?通過微博,下面就有一大堆的意見和評論,這是免費的參謀。然后得出這個市場需要什么樣的手機,這個需求有多大,但是他還不確定,不拍板馬上生產。在網上他會說你們要買嗎?要買的話就登記,這樣的數據更精準了,最終下定我們要做生產要50萬還是100萬部手機。包括定價也是通過互聯網的這種方式收集,最終定出一個比如當時的1999元的價格。等定價完了,大家就變成搶購,他不需要明星代言,不需要渠道,直接工廠發貨到用戶手里,把中間的流程減掉了,所以能快速把整個手機的成本降到很低,比別人便宜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