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我國圖書版權貿易在國際市場逐漸占有一席之地,但受多種因素制約,我國圖書版權貿易長期處于貿易逆差的不利地位。本文以我國圖書版權貿易現狀為切入點,探討貿易逆差產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具體對策,旨在為我國圖書版權貿易發展提供有益的啟示。
【關鍵詞】圖書;版權貿易;逆差;原因;對策
【作者單位】劉紅霞,中共丹東市委黨校。
圖書版權貿易以日新月異的發展速度影響著全球經濟,逐漸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形式之一。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圖書版權貿易,歷經30多年,已逐漸適應了國際相關規則,但在國際版權市場中卻一直處于貿易逆差的不利地位,這成為影響我國圖書版權貿易發展的最大障礙。因此,盡快解決我國圖書版權貿易逆差問題,并通過圖書版權貿易提高我國相關貿易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對我國文化產業加速邁向國際市場具有重要意義。
一、我國圖書版權貿易現狀
如今,我國圖書版權貿易的規模大幅增長,貿易模式和相關法規日益成熟完善。但總體上,我國的圖書版權貿易仍深陷貿易逆差的被動局面,其主要表現在貿易金額和進出口逆差這兩個方面。
我國版權局相關貿易數據顯示,從1995年至今,我國出版機構出版圖書年平均引進和輸出種類比為9∶1,圖書進出口種類逆差高達1400種。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圖書版權貿易金額逆差為2000多萬美元。從20世紀90年代起,我國圖書版權貿易逆差逐年增大,至2013年達到峰值。2013年我國圖書進口金額21100萬美元,引進圖書版權種類近2萬種,約占年圖書相關貿易種類總數的95 %;圖書出口金額僅為3000萬美元,輸出版權種類不到1000種,約占圖書相關貿易種類總數的5%;兩者之比約為7∶1,貿易逆差金額高達18100萬美元。2004年我國出臺了圖書版權貿易推廣計劃,從宏觀上支持和鼓勵圖書版權的國際輸出,貿易逆差情況有所好轉,但2006年,貿易逆差又逐漸拉大。通過上述數據可以看出,我國圖書版權的輸出缺乏穩定性,長期處于貿易逆差狀態。這種長期逆差證明我國版權貿易的輸出能力相對薄弱,缺乏國際市場競爭力。
二、我國圖書版權貿易逆差產生的原因
我國出版機構在面對國際文化產業迅速發展時,沒有遵循國際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對圖書版權貿易進行思考和研究,沒有將我國的出版資源轉化為產業的發展基礎。
1.缺乏圖書版權貿易發展必要元素
首先,我國缺少圖書版權貿易的高素質專業人才。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缺乏專業知識,尤其缺乏外語、圖書出版、編輯、國際市場相關知識,這已成為制約我國圖書版權貿易發展最大的障礙。此外,我國出版機構對相關專業人才的選拔和培養仍然比較傳統和簡單,過分強調法律及外語基礎。圖書版權貿易人才最需要掌握的是國際出版慣例、圖書銷售趨勢、出版成本核算、出版流程、營銷能力、國際圖書市場分析以及國外讀者心理分析等多種知識。目前,符合國際版權貿易市場需要的專業性人才在我國出版機構非常罕見。
其次,我國圖書版權貿易缺少品牌形象意識。目前我國圖書版權貿易領域開始關注品牌,但仍處于起步階段,即使是大型出版集團也沒有充分重視品牌形象。同時,我國的出版企業規模還無法與某些國際大型出版集團抗衡,因此在國際上影響力比較小。
最后,我國圖書版權貿易比較落后,缺少高標準、高水平運營的出版機構,管理運營水平與國際市場不同步,經營管理理念也與國際大型出版機構有很大差距。
2.缺少專業的版權代理公司
18世紀西方出現了版權代理公司,至20世紀末期,我國內地第一個版權代理公司才出現。截至2015年,我國具有資質的版權代理公司也不到30家,英國、美國則有多達數百家的版權代理公司。相較歐美國家,我國版權代理公司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首先,代理市場基礎薄弱,公司生存非常困難。其次,版權代理公司受限于相關政策,在代理市場選擇權的自由度不大。再次,我國出版市場國際版權貿易運作模式混亂,版權代理公司的利潤無法保證,專業人才大量流失。最后,我國的版權代理處于無序競爭狀態,壓價競爭之風難以遏制,惡化了我國的版權代理市場,影響了我國圖書版權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3.行政壟斷導致缺乏國際競爭力
為適應國際競爭,我國成立了許多大型出版集團,但很多是行政權力“拉郎配”,不僅沒能集合眾多出版社的優勢資源,反而內耗嚴重,削弱了國際競爭力,同時導致出版集團缺乏創新熱情,影響了圖書版權貿易的發展。目前,行政壟斷的產業經濟特征讓出版集團無法實現真正的自主經營。經過重組、合并的出版集團,并不擁有真正的自主決策權,投資、出版、發行、國際輸出等都要受到嚴格審查。
4.法律制度不完善,盜版現象嚴重
隨著時代的發展,出版領域的法律問題逐漸凸顯,歐美國家紛紛采取了積極的措施來應對。比如美國推行圖書版權貿易保護主義,率先頒布了《版權法》,并且根據需要不斷修改,通過法律保護美國的版權貿易,保證其健康持續地發展。我國在版權保護的法律研究方面相對滯后,沒有根據國際版權貿易規則的變化對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及時修正,使我國的圖書版權貿易處于無序的惡性競爭環境。此外,我國相關法律的不健全,讓部分無良版權貿易公司鉆了空子,對某些優質圖書大肆侵權盜版,不僅沖擊了我國的圖書版權貿易市場,還影響了我國圖書版權在國際市場的聲譽。
三、改變我國圖書版權貿易逆差的對策
要想改變我國圖書版權貿易逆差的現狀,必須從政府宏觀層面和企業微觀層面改革我國出版業,才能扭轉我國圖書版權貿逆差的被動局面。
1.推進版權貿易公司的產業化變革
首先,必須建立和完善版權貿易公司的法人體系,規范企業的組織形式,實現與行政機構脫離。只有這樣,版權貿易公司才能真正自主地進行產業改革及自由版權貿易,提高創新能力及競爭力。
其次,版權貿易公司在產業化變革過程中必須重視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形成完整的圖書版權貿易人才培養鏈。專業人才不是傳統的編輯,其工作范圍也不僅是對圖書版權的管理和經營,而是能夠發揮創新和組織能力,進行資源優化配置。這樣的人才,才是圖書版權貿易專業人才。版權貿易公司只有擁有專業人才資源,才能集團化發展,才能在國際版權貿易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最后,版權貿易公司要樹立國際品牌意識,在國際版權貿易市場建立特色品牌。品牌體現了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樹立企業國際形象、展示實力的一張名片。我國圖書版權貿易公司要走品牌建設的道路,一是要深度挖掘我國的傳統文化,尋找能展示自身特色的圖書資源;二是要在國際上形成鮮明的圖書版權品牌形象。只有擁有國際圖書版權品牌,才有可能提高企業的國際知名度,最終實現盈利。
2.政府應扶持圖書版權貿易
首先,我國政府應制定圖書版權貿易扶持政策。圖書版權貿易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財力和人力,但收益較低,周期較長。這就需要政府進行相應的政策傾斜,提供政策支持,鼓勵我國出版業進行國際版權貿易。同時,我國可以借鑒其他國家的相關辦法,如韓國成立“出版基金”對圖書版權貿易企業進行資金支持。此外,政府可以在審批程序上給予支持,如簡化圖書出版物的出口審批、報關、退稅等手續,為圖書版權貿易企業提供信息平臺,利用政府的海外渠道,促進我國圖書版權貿易在國際市場的發展等。
其次,我國政府可以借助國際資本、管理團隊來優化我國的版權代理市場,以適應當前全球經濟文化一體化的發展趨勢。
最后,我國政府應積極整合現有的圖書版權貿易相關法律法規,將法律條文具體化,增強可操作性,加大法律執行力度,加強對盜版侵權行為的打擊,從根源上保證圖書版權貿易的順利進行,增強我國圖書版權貿易的國際競爭力。
在全球經濟文化一體化的進程中,圖書版權貿易在經濟發展中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對國家經濟發展及文化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備受關注。與這種關注不匹配的是,我國圖書版權貿易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約,貿易逆差現象嚴重。我國政府及圖書版權貿易企業必須正視圖書版權貿易的逆差現狀,從多方面對我國圖書版權貿易進行革新,爭取早日扭轉貿易逆差,推動我國文化產業發展。
[1]蔡琨. 我國圖書版權貿易逆差研究[J]. 民族論壇,2010(5):47.
[2]馮光華. 從版權貿易視角看出版產業體制及貿易政策創新[J]. 上海大學學報(社科版),2004(1):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