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孝華
一、指導思想
我們太和片區督導組嚴格以區教委[2014]561號文件精神為指導,從2014年秋期起,開展了扎實有效的綜合督導工作。督導組(含專職督學、片區督學、兼職督學)一共8人,克服了不良天氣、旅途勞累身體疲乏等困難,兼職督學李俐均副所長、楊小超副校長還克服了工作繁忙的困難。我們督導組一行實行分工負責,采取聽課評課、教案檢查、實地走訪、電話家訪、家長和社區代表座談、校長校干訪談、自主申報特色展示、資料查閱等環節,較好地了解到了各校的素質教育開展和實施情況。在具體工作中我們始終嚴格把握標準,實行分類量化打分,最后形成了整個片區的綜合督導結果,基本達到“督其立德、導其樹人”的目的。
二、基本情況
本片區涵蓋太和鎮、二郎鎮、隆興鎮和龍鳳鎮4個鎮,擁有高完中1所——太和中學,初級中學3所——二郎中學、隆興中學、龍鳳中學,有小學11所——太和鎮中心小學、小河小學、黑靖小學、佛鹽小學、隆興小學、龍井小學、二郎中心小學、興壩小學、龍鳳中心小學、赤水小學、長伍小學。擁有初中學生3300余人,小學學生1萬余人。太和片區的高中、初中、小學各種基礎教育類型相結合,教學門類齊全,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農村基礎教育體系,成為了合川西北部重要的素質教育組成部分。且各校自有發展思路,找到了各自特色發展的路徑,可以說是多姿多彩,亮點紛呈。
三、工作成績與亮點
1.較好地落實了素質教育措施,達到了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圍繞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各校黨政干部和師生員工高度重視,認識到位,認真開展各項素質教育工作,常規素質教育工作有序開展。按照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開足開齊了課時,無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的現象,作業布置等嚴格規范,社會反映良好。
2.特色和亮點初顯。圍繞區教委提出的“1248”工作思路,能夠較好地執行區教委下達的目標任務。
(1)辦學思想普遍提煉完成。
如隆興鎮龍井小學陳先明校長提出的:“以德育人,全面發展”;隆興鎮隆興小學許小剛校長提出的:“創建適合每個學生發展的教育環境”;隆興中學秦德彬提出的“立德樹人,全面發展”。龍鳳中心小學校長鄒大剛提出的“以人為本,愛滿校園”;龍鳳鎮赤水小學楊博提出的“每天進步一點”。二郎中心小學校長提出的:“以善引領孩子成長”;二郎鎮興壩小學校長李英雄提出的“學六年,美一生”;二郎中學校長劉永彬提出的:“立足合川,爭創一流的窗口學校”。
(2)辦學質量進一步提高。全面完成區教委的中小學教學質量監測,并在原有基礎上有所進步。
(3)內涵發展、辦學特色初現。
在區教委大力倡導的加強學校的內涵發展、特色發展方面,按照區教委一校一特色的要求,各校都行動起來了,盡管進度不盡相同,但較原來都有開展和提高。各校基本確立了自身的辦學特色,并付諸實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譬如太和中學提出的:教學五環、德育五化、藝術五動,加上成功申報國家足球學校項目,對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學生運動才能等方面的提升效果顯著。
二郎中學的國家足球項目學校,加上高蹺之夢為學校的特色。高蹺為該校的傳統特色,成為經常性表演項目。
龍鳳中學的羽毛球特色教育。學校營造羽毛球運動氛圍,學生具有一定的羽毛球運動技能,組建羽毛球運動興趣特長小組,學校每年開展羽毛球比賽活動,有羽毛球活動的成果展示,含參加各級羽毛球比賽獲獎等。
龍井小學的一文一武特色,文即——吟誦弟子規,武即傳統體育運動項目——跳繩特色。該校將傳統體育項目與現代體育理念相結合,結合學生今后讀初中中考要考跳繩這一體育項目的客觀實際,他們編排了繩操、繩舞,開展的跳繩類別有個人項目,集體項目,也有表演項目,亮點紛呈,讓人耳目一新。不僅如此,而且他們正在編寫校本教材,把跳繩與傳統體育運動更好地結合,把小學與中學體育相銜接。
隆興小學辦學“弘揚漢子文化,為學生成長奠基”書法特色;“發揚拼搏精神,踐行強身健體”的足球文化。
太和鎮中心小學的美術特色——兒童畫,獲獎名目繁多,在合川乃至重慶市都有一定的影響力,不愧為兒童畫之鄉。
龍鳳鎮中心小學的太極文化特色,開發太極特色校本課程,有計劃組織教師在全校學生中進行太極拳練習,把太極融入到大課間活動,組建校級太極拳興趣小組。
二郎鎮興壩小學的留守兒童關愛,建立檔案,進行學習輔導、心理輔導,設立愛心小屋,建立與家長的視頻電話連線。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
1.各校的辦學思想、辦學理念的提煉方面仍然存在著差距。有的校長對辦學思想、辦學理念說不出具體的東西來,也沒有相應的對策和措施加以落實和貫徹。還有的是換一任校長辦學思想、辦學理念的提法又發生一次改變。有的學校在發動群眾,提煉辦學思想方面工作做得不夠仔細,提出的辦學思想顯得粗糙、淺顯,跟不上時代的節奏,也不一定適合本校的實際情況。
2.開展特色教育的師資配備參差不齊。特色是鄉村小學最為突出,很多學?;旧险也灰粋€專業的藝術類教師,所有的音體美課程全部由其它學科的老師代上,其效果可以而知。就象龍鳳中學、龍井小學都沒有一個專業的體育老師。傳統的體育項目特色的開展,校本教材的編寫、動作的編排都是由非專業的老師來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學校特色的進一步開展。
3.名師優師奇缺。能夠在本片區、合川區內知名的名師優師非常缺乏,培訓不夠,集群效應不顯,不能充分發揮作用,與這個片區的素質教育發展不相匹配。
4.個別學校的客觀條件的確太有限。從片區的教育資源總量來看基本足夠,但生源的分布不盡合理,學生主要集中分布在各鎮的中心小學,而村完小的人數又特別少,形成新的矛盾和沖突。這種現象還有愈演愈烈之勢。譬如太和鎮中心小學,在校學生總人數已經超過3000余人,但場地十分狹小,全校的幼兒園僅一個班,而且教室十分奇缺,據了解下學期他們差4個班的教室。該校是全區有名的大班額學校,也是合川區區人大常委會專門督辦解決的事項。相反象本鎮內的佛鹽小學僅90余人(含幼兒園人數),每個班僅10來個學生,教師數量反而超編,但藝體老師卻沒有,年齡結構也嚴重老化。
五、整改建議
1.提高校長的綜合素質。區教委在這方面舉辦了一系列的培訓班,也請來了不少專家進行引領,但有的校長素質提高不顯,做一個專家型的校長仍然任重道遠。
2.加強內部潛力的挖掘,走內涵式發展的道路,把素質教育的基礎進一步筑牢夯實。
3.加強宣傳,擴大影響。本片區以鎮為單位來講,隆興鎮的中小學辦學思想的提煉、辦學特色的開展,做得很不錯,可以進行整體包裝,搞好宣傳,擴大知名度和影響力。
4.引進和培養一批名師、特師。如果說編制許可的情況下,引進一批教師,加強特色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如果說內部人手能夠安排,可以適當派出部分教師去其它知名學校接受培訓,回校發揮引領示范作用。
5.經過綜合量化打分,最后我們督導組一致推薦太和中學、二郎中學,龍井小學、龍鳳鎮中心小學、太和鎮中心小學為合川區的素質教育示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