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春易
一、“云課堂”概述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影響著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也帶來了課堂教學的變革。“云課堂”就是信息技術帶來的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
“云課堂”這一概念源于互聯網的云技術、云存儲、云管理等概念。“云”是互聯網的一種比喻說法。“云課堂”,即以互聯網這個龐大的資源庫為后盾,將學習資源、學習平臺、學習終端、學習服務和學習網絡有效整合,在日常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打造的高效課堂。信息技術服務于課堂教學,在國外已有國家走在前列,在國內也有部分學校試行起來,比如深圳南山區的后海小學、上海黃浦區盧灣第一中心小學等。這些學校已經成功打造“云校園”的學習環境,實現了師生自由學習無邊界。狀元小學的“云課堂”借鑒這些成功經驗,并進行了本土化改造。
“云課堂”主要表現為:課堂上學生使用ipad客戶端助學,比如獲取互聯網資源、與教師傳輸信息、記錄學習進度等;教師使用ipad主機或iphone進行資源和信息的傳遞,比如影音播放、課件傳送、作業收集與批改等。從教的角度,借助信息技術,老師將課程資源變得形象生動,課堂變得更有吸引力。在課堂上,老師授予方法后,學生可自行借助互聯網進行自學,同時借助學習軟件,老師很容易就把握了學生的課堂表現、學習進度,課堂變得更便捷、更高效,老師變得省力也更省心。從學的角度,課堂變得更有趣,利用網絡資源助學、SNS社區的參與,如師生參與、生生參與、家校聯合,既提升了學習效率,也提升了自學能力,更是增加了學生學習的樂趣和信心。
“云課堂”的主要特點是“高效、互動、開放、個性化”。“云課堂”的實施,需要軟件和硬件條件的支撐。硬件主要指學校硬件的投入和家庭的支持,比如app客戶端,教學軟件,校園wifi的構建等。軟件則是教師隊伍教學思想的革新。
二、課例
狀元小學的丁歷黎老師執教的《湖》一課讓我們對“云課堂”有了直觀的體驗,其教學流程如下:
1、生字教學
丁老師先出示啄木鳥圖片,讓學生猜出生字“啄”。出示“啄”字字源,結合字源進行解釋。接著出示“圈”,讓學生利用ipad查字源網,找出其字源,讓學生根據字形,試著解釋“圈”的意思。老師在田字格中示范書寫,學生在書本上書寫。學生寫好后,利用手中的ipad拍照上傳,老師利用手中的ipad學習軟件,及時了解班級作業的提交情況。老師選擇個別學生的作業展示到屏幕上,讓學生進行點評。(評議:這一環節學生利用互聯網資源,很快地掌握了學習方法,可以運用到今后生字的自學中。老師及時了解學習進度,當堂批改,教學效率大大提高。)
2、課文教學
教師出示制作好的課文朗讀flash,讓學生自選最喜歡的詞句,并讓學生說明理由。(評議:這一環節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體驗。)
讓學生對課文進行填空,讓學生對課文有更深入的了解。
接著老師出示柳樹圖片,學生進行填空,讓學生理解比喻這一寫話的寫法,同時積累形容詞。
每個學生上傳一張自己拍的春景圖片,進行寫話,上傳老師,老師選擇部分寫話發QQ空間,讓其他老師、家長、學生進行評價。(評議:這一行為是本堂課的一個亮點。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從學習延伸到生活,生活和學習相互滲透,正是語文實踐能力的當場運用,利用QQ空間這一工具,讓參與課堂的范圍大大擴大,學生也提升了學習興趣。)
三、“云課堂”的思考
1、“云課堂”必須處理好形式和內容的關系,特別是初期。初期關注教學形式的轉變,在花大量時間和精力來傳達知識技能方法的同時,不能忽略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情感態度。在本堂課中,老師重在展示“云課堂”這樣的教學模式,對文本的解讀明顯比較薄弱。作為一篇寫景美文,老師沒有花較多時間去引導學生深入體驗文本背后的意境美。語文課堂中,如何利用形式硬化的信息技術去促進學生情感態度的發展,把握課堂特別是語文課堂這一學科特有的溫度,也是值得思考的。
2、分層教學必須體現。前面提及,“個性化”是“云課堂”的一個重要特點,確切地說任何課堂都應關注學生的個性化成長。針對學力參差不齊的學生,如何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云課堂”也會帶來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老師過多關注課堂步調和課堂形式的同時,切不可忽視學生的學力差異。
3、“云課堂”對教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課堂變得省心省力的同時,對教師的知識水平和專業功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互聯網這樣一個龐大的資源海洋,學生在課堂上就能自由地暢游其中、答疑解惑,在學生心目中,原先老師這一知識的權威地位也會受到挑戰。學無止境,謙遜、包容是教師應有的胸懷。這樣的教學模式下,老師更是倍感壓力,只有不斷學習,才能給予學生更好的指導。另外,“云課堂”對教師的信息技術處理能力、課堂嗅覺、思維反應等方面都提出了挑戰。但這并不是疑難問題,通過培訓學習,教師在“云課堂”中是可以游刃有余的。
4、信息技術給課堂帶來欣喜,也給學生學習帶來負面效應,這給課堂調控和學校管理帶來了挑戰。比如學生的學習會不自覺地依賴于網絡,會不會抹殺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云校園的構建,如何控制學生上網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孩子過多地使用ipad,會不會抹殺孩子對其他的興趣愛好?同樣,ipad使用過多,會給孩子的視力也會帶來問題。這些問題都需要學校摸索出相應的措施進行調控。
四、結語
“云課堂”的推行,既讓我們驚喜地看到信息技術在課堂運用中帶來的豐碩果實,也看到其帶來的考驗。ipad作為一種教學工具,如果教學內容和學習技術開發不跟上,孩子玩和大人玩是一樣的效果,就是以娛樂學習為主。“云課堂”最終目的是提升教學效率,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變得更高效,還需不斷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