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珠
通過近幾年的作文教學,我發現現在的學生在寫作方面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不知道如何豐富自己的寫作素材,二是不知道如何運用自己的寫作素材。通過自己對教學經驗的總結,我將下面所陳述的方法運用到了自己的教學過程中,收獲到了不錯的效果。
如何幫助學生豐富寫作素材
1、鼓勵學生多閱讀,不僅閱讀課本上的知識,更要廣泛閱讀課外知識。我在班上額外擺了一張課桌,鼓勵同學們將自己在家中看到的好書,拿到學校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同時,在閱讀之后,我盡力讓他們養成互相分享閱讀心得和讀物的好習慣。所以,每次課前,我都會用五分鐘的時間給同學們交流閱讀心得,讓閱讀了好文章的同學上來說一說自己讀了什么好文章,為什么覺得這篇文章好,我們應該學習他們什么……諸如此類的心得體會。以此達到豐富學生寫作素材的目的。
2、督促學生做好好詞佳句的積累。我要求我們班的每一個同學都準備一個好詞佳句謄抄本。讓他們將閱讀中遇到的優美詞句或者自己喜歡的段落、各種細節描寫摘抄到上面,做好積累。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通過在閱讀時勤動筆,多寫筆記,學生們自動自覺地將優美詞句進行分類整理,從書中學到了更多的知識,不僅開闊了眼界,豐富了自己的詞匯,更學到了一些簡單有效的寫作技巧。當然,在記筆記,整理筆記之后,我還提醒孩子們要時常翻看一下,這樣以來,不但能陶冶他們的情操,對他們記憶效率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幫助。
3、放下老師的架子,自己多和學生交流,平時自己在讀書的過程中,讀到的一些好文章,也應該拿到課堂上與同學們一起分享,并讓學生們自主討論一下,哪些句子好,好在哪里。這些好詞佳句也會在上課前提前抄到黑板上,讓同學們抄寫下來。
4、經常組織孩子們開展他們喜聞樂見的課外活動。如講故事比賽、跳繩比賽、種豆芽、自己動手縫制沙包等等。俗話說得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孩子們根本沒有做過這些事,又怎么能寫好這些作文呢?文章的來源畢竟在于生活,只有孩子有了親身經歷,寫起文章來才會毫不費力,信手拈來。另外,在進行這些活動的同時,我還提醒孩子們多觀察,多記錄,以便在活動之后,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東西寫下來,這樣,不但激發了孩子們的創作興趣,寓教于樂,更有利于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解決了一些學生不知道寫什么的難題。
如何幫助學生運用寫作素材
在素材已經積累到了一定程度的情況下,就該到了運用的時候了。那么,應該如何才能讓孩子們順利地運用這些素材呢?我認為,想要達到這個目的,也就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背誦素材。運用素材的前提就是要熟悉自己的素材,對自己的素材了如指掌。這樣在運用的時候才能得心應手。對于寫不好作文的學生來說,背誦素材是基礎。因此,我要求抄寫的好詞句,學生最好在當天就背誦下來。雖然不一定要求做到一字不差,但語句要大概熟悉,素材的描寫方法也要清楚。
2、寫日記,周記,多練習。根據這一點,我每天要求學生們寫日記,每周讓學生們上交一篇周記。這樣做至少有兩個好處。一是在批閱這些日記、周記的過程中,教師不僅可以及時地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心情變化,更可以準確地捕捉到學生寫作水平的變化,找出不足之處和問題所在,使作文教學更具有針對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可以發現優秀的文章作為范文供其他同學學習交流。孩子們對像這樣從自己的集體中發掘出來的優秀文章會更有親近感,學習起來也更有積極性。
3.豐富課間游戲,巧練寫作素材。為了幫助孩子們靈活運用素材,在課間休息的時候,我經常會組織同學們一起玩“編故事”的游戲。游戲的具體過程是這樣的:先挑出一名學生,讓他隨意給出一個情景,再讓其它學生盡量想象這個場景,并根據我的要求,把這個故事編下去。樣做不僅提高了課間游戲的趣味性,拉近了師生關系,有利于師生打成一片,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們運用素材的能力。因為,為了贏得游戲的最后勝利,學生們通常都會絞盡腦汁的去將平時積累的文章情景舉一反三地運用到自己的故事當中。
發現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幫助他們去解決問題,是作為一名優秀教師所必須要具備的品質。在實施了上述措施之后,目前,我們班上孩子的作文寫作能力較之從前有了很大的進步。當然,我也希望上述的這些經驗之談,可以給更多的語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幫助,可以讓更多的孩子體會到寫作的樂趣,從而愛上寫作,自如地用作文表達他們的喜怒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