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春
【摘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生活質量的追求,人們對于健康的關注程度逐漸提高,體育運動作為強身健體的有效方式之一,由于其健身效果顯著且對場地選擇并無嚴格要求而備受人們青睞。然而在運動過程中常常伴隨的一個現實問題就是身體損傷,無論出于何種原因,在進行體育運動的過程中受傷的比例很高,情況好一些的僅僅是韌帶拉傷或者關節錯位等輕微傷害,只要按照醫師的囑咐進行休息或者治療即可恢復原有的運動能力和水平,但是嚴重的時候則會落下病根,不僅在很大程度上阻礙運動的效果,而且也會給人們,尤其是靠體育運動為生的運動員們巨大的心理負擔。水中康復治療作為有效的治療方式之一近幾年逐漸受到關注,因為水良好的自然特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緩解損傷部位的疼痛程度,而且輔之以科學的鍛煉方式則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康復效果,有效縮短康復期限。因此對于運動員在運動過程中的常見損傷應盡量采用疼痛小且見效快的水中康復療法,進而確保損傷部位的加速治愈。本文首先就水中康復治療方法的適用原則進行介紹,進而針對不同的常見損傷介紹不同的水中訓練方法。
【關鍵詞】常見運動損傷;水中康復方法;實證研究
水中康復方法也被稱為水中訓練,其最早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經過長時間的發展以及完善,目前許多國家都接受并采用了此種康復方式作為運動員職業訓練和康復訓練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且涉及的運動項目種類繁多,不論是體操選手的腕部損傷和腰部損傷,還是網球選手的肩部損傷,都可以通過水中的訓練避免上述部位受到嚴重的損害或者是在相關部位受到損害之后有效進行康復和治愈。水中康復方法之所以能達到上述治療效果是因為其充分利用了水的自然特性和天然屬性,具體而言,由于當人身處水中的時候是明顯處于失重狀態的,因此身體各個部位以及關節所承載的壓力和負荷就會減輕,這樣就能有效地進行柔性訓練并大大降低疼痛感,然后再輔之以科學的生理基礎知識設計合理的訓練方案,進而可以幫助運動員早日恢復運動水平。就目前而言,水中康復方法主要包括水中行走、跳躍,水中健身操、有氧訓練以及身體韌性訓練等多種方法[1]。
1.對常見運動損傷進行水中康復訓練的適用原則
在體育運動領域,運動項目種類繁多,不同的運動項目會有不同的訓練方法以及考核標準,而且根據項目的難度也會設置不同的訓練強度,因而種種差異造成了人體損傷的部位以及損傷程度也各有不同。針對不同的受損傷部位以及損傷程度,水中康復治療的手段和方式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因此在進行水中康復治療的時候要根據項目的種類以及受損傷部位的不同科學選擇適當的練習方式和康復訓練的強度,以盡量避免讓受損傷的部位出現二次傷害,從而保證治療效果的實現。同時即使是針對同樣的項目種類以及受傷部位,在設計水中康復方案的時候也要根據受傷的程度以及受傷人員的身體情況和體質差異科學的安排康復方式以及訓練強度[2]。
2.常見運動損傷的水中康復方法
2.1肩部損傷
無論何種運動的訓練都有可能會發生碰撞或者是摔倒的狀況,而摔倒和碰撞的部位通常集中在人體的肩部,那么接下來就很有可能發生肩關節的脫位,而且大部分人出現的是前脫位。同時由于訓練的時候經常使用肩部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對肩關節產生影響,尤其是對冰球、滑雪、游泳以及網球等頻繁使用肩部的體育項目而言,引起肩關節脫位或者肩關節損傷的情況屢見不鮮,而且與其他運動項目相比來說產生肩部損傷的比率相對較高[3]。
對于肩部損傷而言,經常采取的有效水中訓練方法主要包括抱球下壓、向后推水、啞鈴推拉、飛鳥、拉力前平舉和側平舉、拉鋸、拉力前推、擴胸、交替壓掌、轉肩、行走、深水慢跑等多種訓練方式,根據不同的訓練方式以及受傷情況設計具體的訓練計劃,一般而言,肩關節損傷的水中康復分為三個階段,即康復前期、康復中期以及康復后期,隨著康復期的推進對于訓練負荷以及強度也要進行調整,每項訓練的訓練次數以及密度也要根據傷者的恢復情況進行適當增加,同時練習的持續時間也可有所增加,具體而言,在康復初期應該盡量降低訓練的密度和強度,主要選擇那些符合較小的訓練方式實施重復訓練,等到康復中期以及末期的時候可以適當提高訓練的強度,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增加阻抗訓練或者韌性訓練以便幫助傷者強化肩部周圍的肌肉力量和耐力。除此之外,對于肩部損傷的水中訓練還應綜合考慮康復者的實際身體情況以及對水的適應程度,在訓練的過程中要將相關的注意事項明確告知康復者以便其能有效配合康復訓練,例如進行水中行走的時候要提醒康復者盡量保持身體直立且讓背部盡量伸展,在擴胸的時候動作要適當放慢,轉肩的時候要盡量保持手臂和肘部要與肩平行等等。因此在對肩關節損傷進行水中訓練的時候要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訓練方案十分重要,而且根據其恢復情況進行適時調整也不可忽視。
2.2肘部和腕部損傷
肘部損傷和腕部損傷也是常見的運動損傷形式,雖然部分肘部和腕部損傷經過康復訓練之后能夠繼續進行運動,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從此就告別其運動生涯,所以肘關節作為較為容易脫節的關節之一關乎重大,對其損傷的康復訓練同樣不可忽視。肘部損傷一般與肘部的頻繁使用直接相關,尤其是對于過度使用肘關節的棒球選手、網球選手、擊劍選手以及高爾夫球手來說,即使在年輕的時候不會出現問題,但一旦進入35歲之后肘關節的發病率相當高,而且疼痛感會十分強烈。
對于肘關節損傷而言,經常采取的有效水中訓練方法和肩關節損傷所采取的方法相似,但是由于關節損傷部位不同,不同的康復方式所產生的康復效果也不相同,在肘關節的多種康復方式中,效果顯著的主要包括提肘下壓、拔腕、向內撥水、啞鈴推拉、直臂下壓球、立臥撐、向后推水、轉肩、擴胸以及深水慢跑等,其中在康復初期由于疼痛感較強,所以一般均采用動作幅度較小的拔腕進行初期康復訓練,既能幫助手腕回復,而且也能減輕疼痛,同時由于水中慢跑的有效性較低所以一般將其放在康復后期進行訓練或者放在每次練習的最后。除此之外,根據關節疼痛的緩解程度可以適當調整訓練計劃,在康復初期考慮到訓練強度不可過大,故而采取強度較小的康復方式進行鍛煉,隨著疼痛的緩解以及承受疼痛能力的提高可以適當提高訓練強度,但是一定要在疼痛所允許的范圍內進行訓練計劃的調整,切記不可過于急躁,如果在訓練的過程中疼痛感增加,那么就要立刻中斷相關的練習并進行訓練計劃的重新制定。
2.3腰背部損傷
腰背部的損傷是現實生活中常見的損傷方式之一,不僅對于運動員而言十分普遍,即使是普通人也經常面臨腰背部損傷的問題,而且腰背部損傷的治療比較困難,因為腰背部的損傷原因較為復雜多樣,必須查明具體的損傷原因才能對癥下藥。同時并不是每項運動都會發生腰背部損傷,一般而言,舉重選手是腰背部損傷的高發人群,每位舉重選手甚至每年都會發生腰背部的疼痛,而且摔跤選手的發病率遠遠高于其他運動項目,但是像田徑選手就很少發生背部疼痛或者腰部受損。對于腰背部損傷而言,通常的治療方法包括物理治療、按摩、針灸或者通過服用藥物治療等方式,然而這些治療方法只能治標卻不能治本,而水中康復治療可以解決上述問題,可以在水中無壓力的情況下有效緩解疼痛。
對于腰背部損傷而言,水中康復治療的方式具有多樣性的特點,而且根據不同的致病原因也要選擇不同的水中訓練方法,其中對緩解腰背部疼痛較為有效的水中康復方式主要包括啞鈴舉腿、頂髖、擺髖、轉體、原地蹲起、水中懸掛、擺臂下蹲、擺臂跨步走、前踢腿和側踢腿等,其中頂髖和擺髖是最有
效的訓練方式,但是在進行練習負荷以及訓練頻度的設計要根據個體差異進行科學規劃。而且由于腰背部損傷的致病原因多種多樣且容易復發,因此一般治療周期相對較長且必須要在正確指導下循序漸進的進行訓練。除此之外,對于慢性的腰背部損傷者還要加強其心理舒緩,防止長期治療給其帶來負面情緒。
2.4其他常見運動損傷
除了上述三種常見運動損傷之外,還有膝關節損傷以及踝關節損傷等常見損傷形式,其中的膝關節損傷常見于足球、長跑、滑雪以及籃球等運動中,主要的水中康復治療方法包括提膝、弓步行走、后踢腿、兔子跳、拉力前踢腿、深水慢跑、抱球下蹲等。踝關節損傷常見于足球以及籃球運動中,主要的康復方式有踝內旋、單腿踏跳、踝外旋、腳尖行走、勾腳行走等方式。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運動過程中的關節損傷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可大可小,因此對于各種運動損傷都應該給與重視。與此同時水中康復治療方法經過長期的實踐證明,其能適用于各種關節損傷的康復治療,而且水中康復方法還能夠提升人體的肌肉力量以及耐力,而且在康復的過程中會有效減少受傷者的疼痛感受,因此在今后的運動損傷應將水中康復方法作為首選以確保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劉斌.112例肩關節損傷后期的康復治療[J].光明中醫,2006,24(4).
[2]萬晶.水中健身操對強直性脊柱炎的療效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31(8).
[3]盧昌亞.水療的康復效應、作用機制及其進展[J].現代康復,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