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華



【摘要】針對干道的各種場景進行專題研究,梳理出不同場景的優化策略,為后續干道的優化提供參考。
【關鍵字】TD 干道 特殊場景 優化策略
一、概述
隨著TD-SCDMA網絡規模及用戶數量的快速增長,高速公路、鐵路等干道場景的移動用戶感知重要性日益顯現,需要我們對場景進行細分并實施不同的優化策略。本文對這類場景進行了歸納,概括性地提出相應優化策略,并對其中兩個場景附以實際案例進行說明。
二、TD干道特殊場景的優化
2.1 干道特殊場景的分類
目前干道(包含高速公路、鐵路)的場景根據不同網絡特征可以分為三大類:覆蓋優化場景、質量優化場景和鐵路特有場景。
覆蓋優化場景的共同點是均為覆蓋原因導致的網絡問題,如弱覆蓋、越區覆蓋、無主覆蓋和覆蓋不平衡。在干道中的這類場景有TD末端覆蓋、偏遠山區、郊區、隧道等。
質量優化場景的共同點是均為網絡質量較差導致的問題,原因有導頻污染、乒乓切換、干擾等。在干道中的這類場景有高速公路服務區、高架橋立交橋、市區密集場景等。
鐵路特有場景顧名思義就是鐵路特有的場景,如鐵路交匯點、大型鐵路站臺等,優化方法與普通干道有所不同。
2.2 干道特殊場景的優化策略
場景根據不同網絡特征可以分為三大類,但是每一個大類中又分為許多個小場景,它們具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結合各種干道特殊場景的特征,總結出相應的優化策略。
1)覆蓋優化場景:
1、TD覆蓋末端。特征:基站稀少,TD覆蓋銜接不上。優化策略:調整天饋加強道路覆蓋;完善鄰區關系和加快T-G切換速度、減少觸發時延,做好互操作優化;增補基站等。
2、郊區。特征:話務稀疏,阻擋少,話務集中在村莊和道路。優化策略:調整天饋和參數,控制覆蓋信號范圍,避免越區覆蓋等。
3、山區。特征:山體阻擋嚴重、信號衰落較大。優化策略:調整天饋加強道路覆蓋;對于覆蓋盲點,用2G延伸系統加以補充。
4、隧道。特征:環境較為封閉,宏站信號在隧道內衰耗較大。優化策略:利用宏站覆蓋較短隧道;泄漏電纜覆蓋;隧道內采用室內分布。
2)質量優化場景:
1、市區密集區域。特征:信號雜亂,存在擁塞情況。優化策略:調整智能天線波束賦形,市區覆蓋調整為65度,干道覆蓋調整為30度。話務熱點小區引入降低擁塞的算法。
2、服務區。特征:服務區人流較大,突發的擁塞。優化策略:波束賦形能量打向道路;2G均衡服務區話務。
3、高架橋、立交橋。特征:有大量強信號,出現導頻污染和干擾。優化策略:調整天饋突顯干道主覆蓋,合理優化小區切換帶。
3)鐵路特有場景
1、鐵路交匯點。特征:交匯點信號雜亂。優化策略:調整天饋,波束賦形,明確每條鐵路的主覆蓋。
2、鐵路大型車站站臺。特征:人流量多會有擁塞的情況。優化策略:站臺內優先采用室分分布系統覆蓋,切換發生在最優切換帶。
2.3 場景優化策略應用
2.3.1 TD干道覆蓋末端
l、TD干道覆蓋末端的特點
干道(包含鐵路、高速公路)所經過的地形往往復雜多變,有平原、高山、樹林、隧道等,還要穿過鄉村和城鎮,在這些場景中,往往是遠離城鎮,TD基站稀少的郊區。因此覆蓋不足會嚴重影響干道的各項指標以及用戶的感知。
干道的TD覆蓋邊緣場景有以下特征:
干道沿線的TD基站較少或沒有。
覆蓋干道沿線的基站距離較遠,覆蓋銜接不上,造成覆蓋空洞。
干道前端有TD覆蓋,后端完全沒有TD覆蓋。
2、TD干道覆蓋末端優化策略
干道場景屬于典型的線狀覆蓋場景,移動速度快,信號衰落快,與普通的弱覆蓋場景有所不同。針對干道覆蓋末端的優化策略可歸納為四步
1)調整23G異系統互操作參數。通過調整異系統切換判決門限、本系統使用頻率RSCP質量門限、最小接人電平值、3A事件觸發時延等參數,加快T-G的切換速度。
調整建議:本系統使用頻率RSCP質量門限>-90dbm,異系統切換判決門限<-80dbm,3A事件觸發時延<640ms
2)完善鄰區關系和切換序列。在高速移動環境下,需要優化設計切換帶的大小和合理配置鄰小區,保證最大限度地減小切換過程中的各種時延,提高切換速度。
調整建議:T-T網鄰區精簡至12個以下、T-G鄰區精簡至6個以下,鄰區CIO>=O
3)調整天饋加強覆蓋。TD覆蓋邊緣路段站點相對稀疏,部分路段會存在TD弱覆蓋或無覆蓋情況。改善弱覆蓋主要通過調整天線方位角、下傾角等工程參數以加強覆蓋。
調整建議:在話務主要集中在道路的郊區路段,建議將天線方向角打向道路。
4)增補基站、RRU等手段解決。根據TD-SCDMA系統目前的設備情況,可以采用微基站、宏基站、直放站和RRU做節點信源,站間距在5-10公里。
3、優化實例
以長深高速梅州T梅縣南口鎮維山站點路段為例,如下圖所見,長深高速梅州T梅縣南口鎮維山站點路段周邊TD基站較少,路段相鄰的2個TD基站距離較遠,TD覆蓋銜接不上,造成路段中間一大段道路存在弱覆蓋,是典型的高速公路TD覆蓋末端場景。
由上圖可見,通過完善23G鄰區,調整TD切往2G的異系統參數,手機占用到T梅縣南口鎮維山一1在信號強度-86dbm的時候順利切往2G,避免了該路段弱覆蓋的情況,達到了預期效果。今后為了保證該路段覆蓋,仍然需要在該路段規劃TD站點,待站點完善后,參數可以進行回調。
4、道路質量提升效果
長深高速ATU掉話率曲線圖:
長深高速梅州潮汕段,一直以來TD弱覆蓋嚴重,掉話率居高不下,9月通過對弱覆蓋路段進行TD覆蓋末端優化策略的應用,9月后掉話率指標明顯下降,由之前的5%下降到3%以下,大大提升了用戶感知。
2.3.2 TD干道郊區覆蓋
1、郊區高速場景的特點
高速公路經過的郊區場景,周圍環境以郊區農村為主,信號阻擋少,傳播環境一般較理想,區域內話務稀疏,建站的日的主要是為了在解決公路廣覆蓋的同時,能夠附帶提供對沿線服務站及村莊的覆蓋。但由于阻擋少,所以我們同時也要關注信號越區覆蓋所帶來的干擾問題,以及高速環境下的切換成功率。
2、郊區高速的主要問題及優化思路
根據郊區高速公路的覆蓋特點,信號覆蓋主要會出現以下問題:
1)越區覆蓋。郊區站點以解決覆蓋為主,一般建站高度較高,且郊區建筑物高度不高,對信號傳播衰減較少,容易出現信號越區覆蓋。
調整建議:(1)調整工程參數。主要通過下壓下傾角減少覆蓋范圍或調整方向角改變覆蓋區域;(2)調整功率相關參數。主要通過增加主覆蓋小區的功率,減弱信號越區小區的功率。
2)干擾。由于郊區存在信號越區的可能性相對較大,因此郊區高速上經常會出現導頻污染,同頻信號間干擾導致切換序列混亂。
調整建議:(1)天線調整,包括天線位置、方位角、下傾角、波瓣寬度的調整,明確主覆蓋;(2)無線參數調整,主要是小區PCCPCH發射功率的調整,抬升主覆蓋功率,下降次覆蓋功率。
3、道路整體提升效果
廣州繞城高速大部分路段位于郊區,越區覆蓋嚴重,導頻污染現象明顯,導致繞城高速一直以來信號質量較差,指標下降,影響用戶感知。10月份通過對廣州繞城高速進行郊區的場景策略優化,控制越區覆蓋,減少導頻污染,指標得到明顯提升,主要體現在全程呼叫成功率和下載速率。
廣州繞城高速ATU指標情況:
三、總結
通過研究TD干道的各種特殊場景,分析場景的特征,區分場景間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并針對性地制定相應的優化策略,形成了較清晰的優化思路。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加以調整,使干道的網絡質量和用戶感知得到了提升,為后續的干道優化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