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美珍


【摘要】分析研究BBU池站點規劃關建控制點及LTE基站傳輸回傳解決方案。
【關鍵詞】BBU池站點規劃 BBU池傳輸建設 移動網前傳鏈路(RRU-BBU鏈路)
引言
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進步,人們節能環保意識的增強及站點資源壓力的不斷增大,BBU集中部署的BBU池建設方式正在成為無線網絡建設的一種新常態、新模式。而對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及無線網絡建站方式發生的變化,BBU池站點規劃及基站回傳的建設也需要進行相應的研究和思考。BBU池站點規劃、BBU池傳輸建設、移動網前傳鏈路(RRU-BBU鏈路)是BBU池建設前期的3個關鍵點。
一、BBU池建設的驅動力
BBU的相對集中部署(BBU拉遠技術)在實際建設中很早就有應用,但早期的應用一般是遇到BBU站點選點困難、機房面積受限、施工遇到干擾和傳輸設備成環難度大等而采取的非主動性應對建設方式,建設方案嚴重缺少合理性規劃。
本文所討論的BBU集中部署以上述情況有著本質的區別,從技術應用和外部環境分析,目前提出的BBU池建設主要有3個驅動力詳述如下:
1、無線組網優化:從無線組網優化的角度來看,BBU集中設置架構指集中化的基帶資源池,通過協作式無線處理技術,可以將處理能力動態調配,更好地應對潮汐效應。后續會向開放的云化平臺演進,實現動態載波調度、虛擬化云計算,能更好依據市場需求隨時隨地完成網絡建設任務。
2、降低機房及配套成本:BBU池網絡主要由BBU基帶池、傳輸網絡和電源空調消防監控等部分構成。BBU集中設置的網絡下,堆疊的BBU構成統一的BBU云基帶,而遠端站點僅有RRU。近年無線站點選址難度逐年增大,機房租金日益增加、電費上漲幅度大,部分站點施工協調難度大、進出機房網絡巡檢維護難等問題日益突出,BBU池的網絡結構有利于減少以上不利影響且能有效增快網絡建設速度,加快網絡投資轉化成收益來源的過程。
3、降低傳輸網建設成本:因為BBU-RRU采用光纖直驅,BBU池的建設后總的傳輸帶寬需求不變,但高投資的傳輸設備需求數量將大幅度減少,相應的對纖芯資源的占用將會適度增加。1個RRU站點只需占用2纖,而且RRU至BBU池機房距離一般較近,總的傳輸建設成本低于原有組網方式。RRU站點與BBU站點采用星型連接,BBU池機房的建設減少了傳輸設備數量,降低了傳輸網絡建設難度和投資,且提高了后期網絡巡檢維護簡易度。
二、BBU池站點集中規劃及LTE基站傳輸回傳方案
當BBU集中部署的BBU池機房的建設方式成為通信網絡建設的一種新常態和新模式時,如何合理進行BBU池網絡網絡架構的部署及傳輸建設是BBU池網絡建設的重點。BBU池的覆蓋范圍、節點選擇、BBU基帶池站點傳輸建設、移動網前傳鏈路(RRU-BBU鏈路)鏈路建設是要解決的基本問題。
2.1 BBU池覆蓋范圍
從網絡運行安全、運營商站點資源和站點密度綜合考慮,當前“RRU拉遠BBU小規模集中”的建站方式中,每個BBU池容量控制在10個以內為宜,根據場景的不同,覆蓋范圍在1.5至3平方公里為宜,在實際建設時,可根據BBU站點的產權、機房條件、電源配套及光纖資源、無線站點規劃等因素綜合考慮BBU池的容量。
2.2 BBU池機房選擇
無線優化應用、降低機房配套建設成本、降低傳輸建設成本是BBU池建設的3個主要驅動力。無線優化應用的關鍵是一定區域內BBU集中部署及RRU-BBU的歸屬規劃,可以通過RRU-BBU之間的光纖調度實現網絡規劃應用。因此在建設時可以將機房穩定性、機房條件、節點性質、電源配套、光纖資源作為BBU基帶池選點的關鍵參考值。
其中機房穩定性、機房條件無法通過后期建設來優化,是BBU池站點選點時首先應關注的要點??紤]機房固定性及建設成本,應優先選擇自有產權機房;機房要求為框架結構,光纜進出及維護方便;機房面積除了滿足主設備安裝要求外,還應充分考慮后備電池的安裝要求,根據節點性質的不同,對機房面積的要求也有所區別,不考慮其他傳輸、數據匯聚功能,機房面積應不小于30平米,若與傳輸匯聚機房共用時,機房面積應不小于60平米。
2.3 BBU基帶池站點傳輸建設
從城域傳送網技術特點來看,中國移動經過多年的PTN網絡建設和優化,端到端靜態PTN( PWE3+L3 VPN)技術以及高帶寬、IP化、帶寬統計復用等特點,將在未來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很好的滿足LTE網絡BBU站點的基站回傳要求。
BBU池與普通BBU站點相比較,傳輸電路寬帶及安全性要求都有所提高。從目前PTN網絡建設所采用的設備來看,接入層一般采用GE速率進行組網(并具備升級成10GE的能力),端口最大配置能力一般為2*10GE+32GE/FE,可以長期滿足BBU基帶池站點的傳輸組網需求;從傳輸安全性考慮,優先選擇一般具備光纜雙路由,節點穩定,后備電池保障時間長的PTN匯聚節點作為BBU基帶池站點。
2.4 移動網前傳鏈路(RRU-BBU鏈路)建設
BBU池對傳輸建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移動網前傳鏈路的建設上。在LTE網絡建設中,根據不同廠家的配置需求,1個RRU至BBU需要2芯纖芯。1個BBU池目前一般配置6個光口,最多可以下掛6個RRU(不考慮RRU級連),RRU-BBU最多共需要12芯纖芯。BBU池的容量越大,RRU-BBU間纖芯資源需求就越高,需要在建設過程多方面考慮解決方案:
1)結合綜合業務接入區進行BBU池站點及纖芯規劃:
實際上,目前中國移動已轉變為全業務運營商,除了無線業務外,集團業務和家庭業務也是其重要的業務板塊。采用一張光纜網承載各類業務已成為基礎光纜網的建設原則,網格化的的光纜規劃是實現業務的快速接人,提升光纜利用率的重要手段。將BBU池的光纜建設與網格化的光纜網建設相結合,并根據區域內的LTE站點密度來進行BBU池節點數量的設置,可以對BBU基帶池站點的光纜資源進行有針對性的規劃。
以某縣城為例,該縣城區面積約20平方公里,根據地形、道路、機房資源共設置了6個綜合業務接入區。按中期規劃,該縣縣城共要建設150個LTE站點。根據BBU池的覆蓋范圍,可考慮在各個綜合業務接入區設置2-4個BBU基帶池站點,考慮到BBU基帶池站點與綜合于業務接人區的一級光配線點(匯聚集團、家庭業務)都為業務的匯聚點,一般可以考慮設在同一站點,或是相互對應的光交和機房。
目前各個綜合業務一級光配線點下行光纜主要考慮成環布放144芯光纜,共同承載集團、家庭和無線業務。按1/3的纖芯(雙向96芯)用于RRU-BBU鏈路建設考慮,可以至少滿足4-8個BBU站點的建設。
2)結合綜合業務接入區的纖芯資源情況使用光纖拓展器(無源彩光合波器)建設:
從上述案例可以看出,結合綜合業務接人區進行BBU池節點和光纜的規劃可以有效的實現RRU-BBU鏈路的建設。但對于部分LTE站點密度特別高的區域,為了給集團、家庭業務預留足夠的纖芯資源,需要合理控制RRU-BBU光纜纖芯的占用數量;此外對于部分綜合業務光纜規劃不到位的區域,存量室分/隧道等光纜擴容難度大的區域,以及其他急需開通業務的站點,需要通過其他手段來滿足RRU-BBU鏈路的建設。這時候彩光光纖拓展(無源波分)可以作為白光裸纖直驅的一種有效補充。
說明:圖如1所示,光纖拓展器采用無源波分技術,可以將幾路信號(圖示為6路)在1芯的纖芯內承載,彩光模塊安裝在BBU和RRU的光接口板上(BBU和RRU在采購時無需購置光模塊),大大節約了纖芯資源。圖2為隧道覆蓋的典型場景,對于一個設有9個RRU的隧道,如果采用白光直驅共需要18芯纖芯,現網資源難以滿足,采用光纖拓展器后只需要5芯纖芯資源。
三、結論
1)BBU池的建站方式是無線資源優化應用,減少配套建設及維護成本的共同需求。2)BBU基帶池站點的選擇應綜合考慮機房穩定性、機房條件、基站密度及綜合業務接入區的設置。3)BBU池對傳輸建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移動網前傳鏈路,合理的進行光纜資源的規劃、以及彩光光纖拓展(無源波分)和白光裸纖直驅合理應用是解決移動網前傳鏈路(RRU-BBU鏈路)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