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佳


從2013年網絡電臺萌芽至今,網絡音頻行業一直悄然發展。直至近期,喜馬拉雅、蜻蜓FM、荔枝FM等幾家電臺間的“互撕大戰”,讓網絡音頻產業驟然成為大眾關注焦點。日前,多家音頻公司已完成多輪融資,三年內有望實現IPO。甚至有投資人將音頻產業形容為“投資風口被忽視的豬”。
“國內網絡電臺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2013年開始的萌芽期;第二階段為2014-2016年的混戰發展期;第三階段為2017 -2018年的吞并期;第四階段為2019年的最終階段,網絡音頻市場將由一兩家大型網絡電臺占領。而目前所處的混戰發展階段對眾多網絡電臺尤為重要。”艾瑞咨詢分析師張增杰表示。
拼搶特色資源
目前,國內主流電臺APP有喜馬拉雅電臺、豆瓣FM、蜻蜓FM、荔枝FM、考拉FM、多米電臺等。隨著電臺強勁的發展勢頭,網易云音樂、酷狗、啪啪等各個領域的APP也開始涉足電臺內容,競爭愈發激烈。
截至2014年年底,蜻蜓FM擁有超過1.2億注冊用戶、喜馬拉雅電臺用戶逾1.2億、多聽FM下載用戶達5000萬、荔枝FM擁有2000萬用戶。總之,無論以走小清新路線為代表的喜馬拉雅電臺,還是以直播為特色的蜻蜓FM,或是從游戲圈入手的多樂電臺,都在全力拼搶優秀的內容資源,以不斷增加平臺用戶數和黏性。
“從草根到大咖,可能只有一條聲音的距離。”這是喜馬拉雅電臺的廣告語,也是吸引用戶的一大法寶。
在喜馬拉雅電臺中,無論是景點講解員、大學生、中學教師甚至是4S店的汽車銷售員,都有可能成為擁有百萬粉絲的音頻“大咖”。喜馬拉雅電臺創始人余建軍舉例,“一位學編導的大學生沒有考進廣播電臺,于是在喜馬拉雅上傳了通過微博新鮮話題制作而成的節目《段子來了》,成功吸引了大量聽眾。我們為其節目拉來不少品牌廣告,她個人一年可以分到百萬級的廣告收入。”
憑借該模式,喜馬拉雅電臺吸引到不少用戶上傳自制音頻。目前,該平臺擁有超過300萬發過聲音的播主,認證主播5萬余名,聲音內容超千萬條,每日更新上萬條,聽眾可在平臺上獲取海量信息。
在游戲及音樂圈內小有名氣的多樂電臺更加看中特色內容。多樂電臺CEO劉敏介紹,電臺正在計劃推出“秀場”,每期簽約一批主播,支付底薪,同時根據聽眾認可度給予一定扶持,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發掘、培育的知名主播。
在爭奪內容的過程中,網絡電臺也面臨重大挑戰,即盜版泛濫。目前網絡電臺的內容生產方式主要分為兩種: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戶生產內容)與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專業生產內容)。喜馬拉雅、多樂等電臺主要依靠UGC方式;蜻蜓、考拉等電臺則更傾向于PGC方式。后者商業前景更被看好。
張增杰告訴記者,目前網絡電臺所處的發展階段與早期優酷、土豆等視頻網站類似,大部分內容依靠用戶上傳,所以很容易出現因抄襲或盜版而引發的版權糾紛。
“盜版內容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網絡上優質有聲內容太少,對此網絡電臺應該著重個性化發展,加強PGC內容的生產。當然,在網絡電臺發展的過程中,UGC作為重要組成部分不會消失。”張增杰認為,網絡電臺應該多發展專業化用戶,并讓這類用戶組成工作室專門生產音頻內容,將UGC轉化為PGC,通過打造特色化音頻內容,減少盜版事件的發生。
盈利模式升級中
雖然網絡電臺的用戶大幅上漲,其盈利模式目前卻比較單一,幾乎都是利用節目中間插播廣告盈利,但此類廣告也并不多。余建軍稱,“網絡電臺的廣告插播有很大優勢,可以針對教育或是養生等不同類別的內容插播廣告,以達到更精準的點對點傳播效果。”
現實是,絕大部分網絡電臺的廣告收入并不能滿足其生存擴張的需求。很多網絡電臺的生存還需資本持續不斷地“輸血”,仍處于燒錢階段。據了解,荔枝FM投資方包括小米科技、順為資本、經緯創投、晨興資本等;蜻蜓FM由創新工廠進行A輪投資;喜馬拉雅電臺投資方包括SIG、KPCB和Sierra Ventures等;考拉FM投資方則包括君聯資本、DCM、貝塔斯曼等。
資本助力下,網絡電臺對于盈利模式的探索也在積極推進中。
作為最佳應用場景,汽車領域成為大部分網絡電臺爭搶的市場,并紛紛發力深耕。蜻蜓FM已公布與沃爾沃和福特合作;喜馬拉雅FM和寶馬達成合作;考拉FM則將寶馬、捷豹、路虎、比亞迪、福特等汽車廠商拉入到自己的合作名單。同時,為突破盈利瓶頸,多家網絡電臺在硬件方面投入力量,如喜馬拉雅電臺自制推出隨車聽,考拉FM推出考拉寶。
對于進駐汽車市場這一商業模式,在張增杰看來,網絡電臺似乎有些“一頭熱”,這是運營商、汽車廠商與網絡電臺三方之間的合作,但目前看來收益方只有網絡電臺,另外兩方勢必積極性不高。“網絡電臺必須拓展思路,多層面嘗試新的盈利模式。”
對此,余建軍告訴記者,喜馬拉雅電臺已經開始嘗試付費制會員的收聽方式,即一些高品質的音頻節目僅對付費會員開放,但他同時表示目前這方面的盈利并不多。蜻蜓FM則嘗試在直播互動內容中植入付費虛擬道具,用戶可以購買虛擬產品贈送給自己喜歡的主播,但收入量級同樣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