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功 李莉 高慧霞


【摘要】校車安全監控在提高校車的安全性能、減少校車事故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紹了目前國內校車的發展現狀,分析了國內有關校車防遺忘監控技術的專利申請情況,并通過對國內校車防遺忘安全監控專利技術的梳理,對幾種重要專利技術進行了詳細分析,希望為我國校車防遺忘安全監控技術的發展提供一些信息參考。
【關鍵詞】校車 安全 防遺忘 專利技術 專利分析
一、引言
為了確保校車安全,國務院于2012年4月發布了《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可就在該條例正式發布的二個多月后,2012年6月湖南3歲幼兒小紫因老師和校車駕駛員的疏忽而被遺忘在幼兒園校車7小時窒息而死。 “安全條例”有了,可老師與駕駛員的安全意識和監護責任卻未能與時俱進地同步提升和強化。事實上,最近幾年學生因遺忘致死的慘劇屢有發生。因此,我們不僅需要建立健全各種校車管理制度,還需要使用科學技術來改進校車安全設備,提高校車安全等級。雖然近期國內各大汽車生產商都相繼推出了自己的專業校車,安全性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其在防遺忘安全監控方面還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系統研究校車防遺忘安全監控技術對提高我國校車的整體質量水平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校車防遺忘監控中國專利申請年代分布如圖1所示。2005年國內出現第一件校車遺忘監控的專利申請,申請人為奈訊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05到2010年校車遺忘監控技術僅有極少量申請;2011到2013年,校車事故的不斷發生,尤其是2011年甘肅正寧重大校車事故,促使校車遺忘監控技術進入快速發展期,2012年年申請量已達四十余件,(2013的數據雖然下降,但主要是由于專利數據延遲公開的原因)。從上述趨勢可以看出,中國專利申請起步較晚,而美國在幾十年前就已經開始校車防遺忘監控技術的研究,可喜的是,國內已經認識到校車遺忘監控技術發展的重要性,目前相關研究也逐漸進入相對活躍的時期。
三、校車防遺忘安全監控技術統計分析
通過對相關專利的閱讀,校車遺忘監控技術的研究相對集中在“主動探測”、“上下車信息比對”以及“被動巡視”三個方向,其在校車遺忘監控相關申請中的比例分布如圖2所示:
(1)“主動探測”,即校車熄火后,利用人體探測裝置主動對人體進行探測,并在探測到信號后進行報警。由于“主動探測”能夠主動探測人體信號,具有較高的探測效率,同時能夠避免人為造成的疏忽,因此相關研究受到了很大的關注, “主動探測”的相關研究所占比例接近50%,這也說明人們利用高科技技術進行主動監控的意識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體探測裝置主要有熱釋電紅外探測器、超聲波探測裝置、聲音探測器、微波探測器、壓力傳感器、體溫監測模塊和心率監測模塊等等。如CN201320340326公開了在校車發動機引擎熄火、車窗車門關閉的情況下,通過人體熱釋電紅外線傳感器檢測人體輻射的紅外線,并在檢測到人體信號后通過GSM模塊向父母、學校、校車接收人員循環撥打求救電話;CN201210007366公開了利用聲音傳感器探測兒童發出的聲音,并在檢測到信號后,向外發送報警短信。
(2)“上下車信息比對”,即通過采集、比對學生卜下車信息來判斷校車上是否遺留有學生,如果上下車信息不一致,判斷出車上遺留有學生,則發出報警信號。學生上下車信息采集手段包括:刷RFID卡采集學生上下車信息、利用監測攝像頭拍攝上下車信息、利用壓力傳感器采集上下車信息等。如CN201110459470公開了學生在上下車時刷RFID卡,RFID讀卡器將記錄進入車內學生或已經下車學生的編號,并將此信息反饋給總控系統,司機停車熄火并且關閉車門后,總控系統對上下車刷卡記錄進行比對,判斷是否有上車刷了卡而下車沒有刷卡的情況,如果有這種情況則總控系統通過GPRS給司機發送手機短信進行提醒;CN201220646797公開了通過監測攝像頭拍攝上下車情況,并利用處理模塊對視頻信息進行智能分析,在上車下車階段,處理模塊對進入車道區域的學生進行特征提取以進行計數,當下車人數小于上車人數時,發出報警信號。
(3)“被動巡視”,即在校車車尾安裝巡視按鈕,停車后校車安全系統自動啟動報警電路進行聲光報警,要求司機或安全員巡視到車尾檢查每一個位置上是否有滯留的孩子,然后關閉巡視開關解除報警。相關專利申請有CN201220665383、CN201220665760、CN201220301199、CN201210154207等。
四、結語
隨著人們安全意識的不斷提高,校車防遺忘安全監控技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筆者通過對國內防遺忘安全監控專利技術的梳理,分析了國內防遺忘監控技術的發展狀況,對進一步研究更全面更智能的監控技術以及提高校車安全監控的整體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