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依思
摘要:現代城市廣場是城市規劃和城市設計的一項重要內容,它不僅為市民提供宜人的室外活動空間,而且也是城市內在品格和悠久歷史文化的載體。城市生活廣場是提升城市形象的一種重要手段,也是展示城市形象與魅力的一個重要窗口。 近年來,我國許多城市都在建設屬于自己的形象廣場,在全國范圍內形成城市廣場建設的高潮。但在城市廣場建設中出現了嚴重的模式化趨勢,廣場和廣場之間沒有本質的區別,缺少“文化”的廣場是一個沒有靈魂和內涵的廣場。因此,以發展的眼光去重新審視和解讀一個城市的文化脈絡,發掘自己城市的獨特文化,打造擁有自己風格的城市廣場。
城市廣場在城市規劃設計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僅起到協調整個城市的規劃布局的作用,同時也起到豐富規劃內容、調節各個建筑使之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的作用。現代城市廣場是城市設計中一個重要的構成部分,是現代城市對外開放、宣傳的形象之窗,也集中反映出城市的時代面貌和城市悠久的歷史文化。但是在現代設計思想和國外設計理念的影響下,我國的城市廣場設計千篇一律、沒有特色,同時也缺乏對于城市文化的繼承和發揚,,而且過度的開發和建設還導致了城市環境無法挽回的破壞和經濟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一、文化元素在城市廣場中的作用
(一)廣場中的文化
文化作為一種包含思想、理念、行為、風俗等的廣義活動,伴隨著人類歷史綿延不斷。廣場中景觀的設計不是單一的美化環境,它更具有豐富的功能和多樣的形式。將某些文化元素作為文化符號直接接入到現代的廣場空間中,是文化內容最為直接的呈現,通過傳統與現代的形式并置,形成一定的對比,以此來體現對文化的傳承,通過文化對人們感官的刺激而又升華為美的享受。現代廣場設計是在傳統文化的平臺上進行現代空間的演繹,文化元素合理的在廣場中的應用,能很好的起到渲染文化氣氛的作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喚起人們對于傳統文化的記憶,豐富觀者的空間體驗情緒,同時也是城市對外展現特定文化的方式。
(二)場所精神
廣場設計中的“場所精神”是以人為中心,以滿足人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為標準,這種廣場設計的標準,完全不同于先前廣場設計的本質、意義和功能,現在的設計更主要的是為了滿足人們精神層面的需求,而不僅僅是物質層面。在設計時還要恰當的融入能夠體現當地的文化元素,創造能使人們在廣場中產生感情共鳴的場所。“場所精神”要求場所要體現出地域深層的文化意蘊。現代城市廣場其實就是一個居民戶外活動的場所,再結合現代鮮明的時代特色和場所中給人帶來的隱性寓意,在設計手法上要恰當的展現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這可以使廣場具有真正意義的“場所精神”,同樣也是廣場可以使人感覺到有強烈歸屬感的場所。
二、文化在廣場中的設計要素
(一)文化在植物中的運用
植物是構成景觀的主要素材,受空間、時間和氣候的影響植物的色彩變化是豐富多彩的。植物四季的不同變化,也給觀者帶來了不同的視覺感受,這是一種動態的自然美的展現。因此,可以說在所有的廣場景觀造景要素中,植物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元素。
不同的地域由于氣候的差異擁有不同類型的植物,在當地社會文化背景和人們的生活習慣中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植物景觀,并把植物賦予了情感。在廣場景觀的營造中恰當的運用這些具有地方文化色彩的植物,可以豐富廣場景觀的文化性,同時對于弘揚當地的文化、體現當地的特色、陶冶人們的情操有積極的意義。
(二)文化在鋪裝中的運用
鋪裝在廣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廣場因為使用功能的特點,是現代城市居民主要的室外公共活動場所,所以鋪裝占據著廣場中大部分的面積。廣場鋪裝的設計形式非常的豐富和自由,可以是規整的也可以是自由的,而且非常的重視鋪裝設計的藝術性、文化性。因此,鋪裝除了裝飾效果外,還可以對整個廣場環境起到美化作用,同時增添廣場的文化氣息。
廣場鋪裝是構成廣場底界面的重要部分,它是廣場中各個組成要素相互聯系的紐帶,它通過地形、尺寸、顏色和肌理的變化創造出了極具魅力的地面景觀。此外,廣場鋪裝可以直接的表達出地域文化的特色,一些傳統的文化元素也可以直接在鋪裝上展現,這是對文化的繼承也是提升廣場整體文化品位的主要手段。
(三)文化在建筑中的運用
建筑是廣場景觀構成要素之一,廣場中的建筑主要是指一些供游人休息、交流、觀景等功能的建筑,現代城市廣場的功能相比以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廣場功能不再單一,廣場活動內容更加豐富,廣場中的建筑已經不是為了先前祭祀和展現權利的需要,而是為了更好的服務現代社會的居民。體現“人性化”的設計。 現代廣場中的建筑按不同的使用功能可以分為:游憩性建筑、文化娛樂性建筑和服務性建筑。廣場建筑在設計時要有新意、不落俗套,建筑的格局不能千遍一律,要突出地方特色,融入城市特有的文化、圖案等。建筑在廣場上的尺寸和比例是設計時不容忽視的一個因素。廣場建筑主要是供游人休息、賞景,一般具有輕松活潑、富于情趣的藝術氣氛,建筑尺度親切宜人。
(四)文化在水體中的運用
自然界中的水是世人據以藝術創作的源泉,是產生靈感和激發情感的源泉,是不可替代的造景元素。 我國的古典園林中都有水的運用,水被看做是園林流動的血液。現代幾乎所有的廣場中都設置有水,水的表達形式也不盡相同,有靜水、流水、噴泉、水池等,這些形式取決于廣場是設計目的。有的水景作為廣場的主景而存在,有的只是輔助的襯托。水景在廣場中的設置,除了有風水的含義外,廣場中水景的流動、跳躍和噴發作為一種動態的景觀,在吸引游人注意的同時,又為廣場增加了生命的活力。因為有水景的參與,廣場成為了一個動靜結合的、有生命的整體。水景可以很好的營造出廣場應有的氛圍。
(五)文化在小品中的運用
廣場中的小品,是文化的主要載體。在廣場中起畫龍點睛的作用。廣場中的小品因為其自身的獨特性,能有效的吸引游人的視線形成視覺焦點,同時也豐富了廣場的設計內容。 小品在廣場中的表現形式很多,有雕塑、壁畫、文化柱、景石等。雕塑是最能體現文化的一種形式,廣場中雕塑除了有審美功能外,還具有文化傳承和使用的功能,是社會發展中文化的集中體現,是給游人展現城市悠久歷史文化的窗口。雕塑在設計時都應充分考慮它的歷史、文化含義,仔細斟酌,挑選適合現代社會發展的、現代廣場的以及符合現代人心理感受的文化內容,加之以現代的技術工藝賦予現代文化氣息,使雕塑充分展現城市的文化內涵、記錄城市文化的歷史。
三、結語
廣場是城市發展的產物,是展現城市文化和特色的舞臺,是一種特殊的符號,它能傳達出現代城市的精神品格和時代特征。廣場因文化的注入而顯得更具有內在的魅力和外在的吸引力,文化則因廣場的建設而得到充分的繼承和發揚。文化是一個動態發展變化的事物,隨著時間的發展和空間的變化,隨之也發生著相應的變化,因此,在現代廣場設計中文化的選擇與運用必須既能體現歷史又能反映當代,不能完全的復古也不能泛泛的套用。要結合當地的具體實際情況而進行合理的選擇。本文研究分析了當前國內廣場建設中普遍存在的諸多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文化在廣場建設中的重要性,對于文化的發揚和傳播以及整個城市文化的延續都有很好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孫連鴻.淺析文化元素在城市廣場中的運用[J].現代園藝,2013(04):77
[2]潘春亮.現代城市廣場設計中地域文化元素的表現探析[J].大舞臺,2013(05):119-120
[3]林茜.畬族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公共空間景觀設計中的表達——以寧德中華畬族城廣場景觀設計為例[J].藝術生活-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學報,2013(05):68-70
[4]陳俊如.傳統文化在鞍山城市廣場規劃設計中的應用[J].藝術教育,2014(05):201
[5]陳融.中國古典園林元素在現代街道景觀改造中的運用[D].福建農林大學,2013
【作者單位: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