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冰
摘要:歷史的潮流是前進的,探索繪畫內容與形式的關系的人物還很重,只有更好的掌握繪畫內容與形式的關系,尤其是對繪畫形式的高度理解與把握,我們的創作源泉才會源源不斷,才能探索出更加有意義的形式,繪畫作品的意蘊才會上升一個檔次,才使得繪畫作品,有了文化的氣息,有了深度,使得作品的耐看程度提升有了更高的品味,使作品有了思想,有了靈魂,不會那么的媚俗,不只是好看,更多的是內涵,是耐看,所以繪畫的內容與形式更是值得我們繼續探索。
一、關于繪畫內容的理解
繪畫的內容主要是由題材和主題兩個方面,題材的概念有兩個含義,從廣義來說:是藝術作品中所表現、描繪的生活、情感的范圍或性質,也就是所說的取材范圍。從狹義的角度講題材的話,是指構成已被規定了的作品內容的基本的材料,即作品中表現出來的具體生活形態和情感形態。
(一)繪畫內容中題材的認識
從繪畫的的題材談起,其實繪畫的題材沒有概念所說的那么有深度,從廣義上講,這種廣義的題材概念與一部具體作品中的題材相比,它是寬泛的,帶有歸類的性質,常規分析的話我們繪畫按選材范圍可分為三大類,那就是人物畫、風景畫和靜物畫及其它(國畫中的花鳥)等;
研究繪畫中人物題材的話,它和風景和靜物的區別是他是繪畫創作的核心,人是我們這個世界的主角,從造型角度講人有著幾乎相似的外部造型特征,但是在這共性中又有著微妙的個性差異,這也是繪畫表現的核心重點,更重要的是要透過外在的造型的不同來表現人物內心的活動,和人物精神層面的表達,這就是繪畫題材中人物為什么占據了繪畫中核心的地位的原因。
繪畫中的另一個重要的選材范圍,那就是風景,大自然是神奇的我們生活在這個美麗的世界里,只要長了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那么這個世界到處都是美麗的風景。繪畫中風景的描繪更是豐富多彩,大千世界,色彩斑斕,為我們的繪畫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繪畫素材。本著尊重客觀事實的原則,風景的描繪最感人至深。
第三類題材“物”的表達,它是我么初期學習繪畫所接觸的,在我們的傳統的中國畫花鳥題材中更像是表達繪畫中的一種閑情雅致,聊以自娛的一種獨特繪畫理念,我們這么多的繪畫種類構成了我們繪畫內容中題材的豐富多樣性,其實還有很多的類別,這只不過是繪畫的內容的一種分類。
上述題材的概念各有其含義和價值,人們通常在不同的層次和意義上分別對它們加以使用。雖然題材不是制約作品價值的唯一因素,在藝術理論中曾有過兩種著名的觀點“題材無差別論”和“題材決定論”,但不用質疑的是對題材的選取是真正進入繪畫創作的第一步,所以選材是關涉到作品的定向,甚至成敗的第一關鍵。
(二)繪畫內容中主題的認識
題材通過繪畫的融合就構成了繪畫的主題,主題的產生有兩個基本條件,一是作品的題材,二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作品的主題是透過題材所暗示出來的思想內涵,是作者的主觀情思與題材的客觀意義的契合中生發出來的具有某種社會意義的思想。
二、關于繪畫形式的理解
藝術的形式基本上是由內在的結構和外顯的藝術語言兩種形式因素構成的,藝術作品的結構,就是作品中各個局部之間、的內在聯系與組織樣式。藝術語言,是一種比喻的說法,指的是它在藝術作品中類是語言的表情達意的作用。
(一)繪畫形式中結構的理解
在繪畫的形式中,結構主要是指畫面的“布局”“構圖”和“經營位置”等;在繪畫中的構圖的作用是極其重要的,在我們同學繪畫過程中往往忽略了畫面構圖這個重要的因素。歷史上有不上繪畫作品,是通過構圖這一元素的創新,成為不朽之作的,例如拉斐爾的《雅典學院》,還有羅中立的《父親》都是通過對畫面結構,構圖的創新,以其獨特的結構形式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影響,通過此充分證明繪畫中結構的重要因素,結構的目的性與功能性是統一的,即在于把作品中的各個部分、因素組織成一個既和諧統一,又多樣變化的有機整體。結構在美術作品中體現為題材因素,形象及與之相關的色彩、明暗、光線、線條等在作品中的位置及相互聯系。這些都屬“大政方針”式的先覺性的構架,對作品的成敗所起的作用不言自明。
(二)繪畫形式中對藝術語言的理解
前面談了繪畫形式中結構這個內部形式,接下來我們談繪畫中繪畫語言這個外部形式,提起繪畫語言我們很是有說的,而且是我們繪畫風格形成的最重要的表象因素,談起語言,語言是人類最基本的交往、表意的工具和方式。
語言的目的就是傳達一種美感,通過對造型的描繪,只有充分的理解了繪畫語言的特性,從繪畫語言的共性中找到繪畫語言的個性,這樣才有利于我們的繪畫創作。藝術語言要發揮主觀行,結合客觀的繪畫內容,使其融為一體,發揮出強大的生命力,用此來引領一個時代的畫風。
三、論繪畫內容與形式的關系
說起內容與形式的關系,那肯定是對立統一、互相包容、互相轉化的關系,兩者都以對方的存在而存在,不可想象會存在沒有內容的形式和沒有形式的內容。這是對藝術內容與形式的關系的概括,對于繪畫的內容與形式的概括描述要更為謹慎一些,繪畫中內容與形式的關系對立統一,是可以的,我們旨在研究他們的關系更好的為我們的繪畫創作服務,通過研究他們之間的關系讓自己的作品更加的成熟,更加的有魅力,有影響力。
我們的創作要在內容與形式上,找到契合點,既不能太積進,也不能太滯后,這就是我們要去某一個地方有很多條路走,有很多種選擇,就是看我們采用哪一張方法,哪一種手段,更好的表現我們的繪畫內容,這就是繪畫的魅力所在,看看誰的方法手段更加的有創新意味,更加的吸引觀眾的眼球,更加的能夠征服觀眾。
【參考文獻】
[1]王宏健.藝術概論[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0
[2]馬奇.藝術的社會學解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
[3]何國瑞.藝術生產原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
[4]宗白華.美學與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作者單位:景德鎮陶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