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軍 尹娟 梁忠武 江波 周延洲 陳伍
【摘要】 交警駕照考場,作為一個公共場所,人員較為密集,而且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許多新的技術被應用到交警駕照的考試中來,這樣,就為我們的考場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作者就本單位開展過防雷技術服務的湘西自治州交警考場,怎樣開展雷電防護與大家一起交流。
【關鍵詞】 淺論 交警考場 雷電防護
一、前言
雷電是一種自然災害天氣,它發生在因強對流天氣而形成的雷雨云之間或雷雨云與大地之間的強烈放電現象。自然界的雷擊主要有直擊雷和感應雷兩種,在雷暴活動區域內,直擊雷是指雷云直接通過人體、建筑物或設備等對地放電所產生的點擊現象,其危害性很大;雷電感應是指雷電在電云之間或雷云對地放電時,在附近的戶外傳輸信號線路、埋地電力線、設備間連接線和電磁感應侵入設備,使串聯在線路中間或終端的電子設備遭到損害。雷電感應雖然沒有直擊雷猛烈,但其發生的幾率比直擊雷高的多。
交警駕照考場,作為一個公共場所,人員較為密集,而且隨著電子設備的智能化發展,許多新的微電子器件被應用到交警駕照的考試中來,我們既要保證考場的人員安全,也要保證考場的設備安全,保證考試的按時安全進行,這就為我們的考場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作者在這里就本單位對湘西自治州交警考場的雷電防護方法與大家一起交流。
二、交警考場的基本情況
湘西州交警考場位于山區曠野處,其總面積約為182772.5㎡,只有監控候考大樓、考試業務用房兩棟建筑物,還有小車考試場地、大車樁考區、大車場內考試區、科目三發車區、停車區、模擬高速考區、監控候考大樓、考試業務用房、綠化區。該考試中心露天考場內共分布有154處攝像頭。監控候考大樓共四層,其中二層有科目一考試機房,四層有監控機房。考試業務用房共六層,其中大多為住房標準間。
該考場自2010年建成以來,每年均有遭受雷擊損壞設備發生,造成多次停考等。
三、分析計算雷電災害風險,確定各區域的防護重點
通過雷電災害風險評估分析計算,得出湘西州交警考場整個區域內直擊雷的年預計雷擊次數為1.7529(次/年),防雷裝置攔截效率E為0.9796,可以確定其直擊雷的防護類別為二類,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的防護等級為B級。確定的其各區域的防雷風險置和防護重點為:
紅色:極高風險區,發生雷擊后該區域所造成的人員傷亡以及經濟損失最大,該區域內監控候考大樓、考試業務用房應按二類防雷建筑物來設計防直擊雷保護措施,單棟按B級進行建筑物內電子信息系統的防雷。停車區、發車區屬于露天人員密集場所,應重點考慮采取防直擊雷等防護措施。
黃色:高風險區,發生雷擊后該區域所造成的人員傷亡以及經濟損失僅次于區域一、使用性質均為考試考場和人員出入通道等,露天電子設備較多,人員走動密度較小,并且人員基本處于車內,故防直擊雷以及防雷電感應等其他保護措施,應以場地內的電子設備為重,并按實際設備情況具體設計相應的防雷保護措施。
藍色:中風險區,該區域內大部分為山林和綠化帶,發生雷擊后該區域所造成的人員傷亡以及經濟損失最小,但因樹林較為茂盛,遭受雷擊后可能會引起森林火災等突發狀況,建設方可根據實際經濟投入以及可能發生的損失之比,來采取相應的防雷保護措施。
四、總結曠野郊區考場雷電災害防護方法
1、防護原則:確保人員安全,經濟合理的設防雷電感應來保護設備。
2、防護依據:根據國家相關規范要求和雷電災害風險評估報告。
3、防護要求:
1)外部防雷和內部防雷系統綜合考慮,結合進行。直擊雷按二類設防,電子信息系統按B級設防,可根據不同區域的防護重點采取有針對性的防護措施。
2)有建筑物的盡量利用建筑物的金屬構件作為防雷裝置,沒有建筑物的人員較多的地方宜裝置直擊雷防護裝置,金屬構件均要進行等電位連接,并做好接觸電壓和跨步電壓的防護。
3)有建筑物的接地裝置宜利用基礎鋼筋作為自然接地體。露天場地內設備與金屬構件接地宜采用人工接地網,如果在接地有效長度的范圍內()宜采用共用接地網,如不在有效長度范圍內,每個區域分地網的接地電阻值均需達到規范規定值。
4)有機房的建筑物宜利用建筑物金屬構件作為屏蔽裝置,以減少雷電感應和電磁脈沖的損害。
5)按照防雷分區的位置,在每兩個防雷分區交界處進行一次均壓處理(等電位聯結)。
6)電源、監控、型號等電子信息系統根據設備的相應參數也在各分區交界處安裝相應型號的SPD,注意各SPD的能量搭配的選型。
7)強弱電線纜注意做好屏蔽和接地處理,并且按照綜合布線要求進行合理的布線。有機房的建筑物宜利用建筑物金屬構件作為屏蔽裝置,以減少雷電感應和電磁脈沖的損害。
8)注意做好相關區域的防雷標識和警示牌及日常的檢測、維修維護。
參 考 文 獻
[1]《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1994
[2]《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GB50343-2004
[3]湘西交警考場設計圖紙和系統設備布置資料,湘西州交警支隊提供
[4]《湘西交警考場雷電災害風險評估報告》,湘西自治州防雷中心編制
[5]郭妮;對無線通信設備防雷的探討[J];考試周刊;2008年36期
[6]郭永峰;計算機系統的防雷措施及通信系統的接地[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8年19期
[7]賈柯佳;移動基站雷電電磁脈沖防護措施淺析[J];西藏科技;2007年08期
[8]馮靜;崔炳儉;董衛紅;崔燦;張大寬;淺論弱電機房的雷電災害應對方案[J];大眾科技;2010年04期
[9]李鵬;監測臺雷電防護[J];廣播與電視技術;2007年07期
[10]王林;魏奇;無線通信設備防雷措施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09年01期
[11]蔣濤;農村變電站自動化設備防雷措施[J];農村電氣化;2011年06期
[12]陸金鳳;劉玉奎;綜合自動化變電站二次系統防雷措施的探討[J];氣象研究與應用;2009年S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