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順江
在無人餐廳“吃啥”
文/石順江

蒂姆是一名科幻迷,在舊金山經營著一家餐廳,由于位置偏僻、管理不善,生意下滑,瀕臨倒閉。
前臺幾乎沒人,后廚只剩下幾位,看著一個個員工離開餐廳,他想到了阿西莫夫科幻小說里的一個情節:為把自己從瑣碎的家務中解放出來,外星人凱特對廚房器具進行了特殊設置,如果想第二天早上吃到現成的早餐,只需頭一天晚上對機器設置自己的需求,早上起來就可以直接享用。
受此啟發,蒂姆籌措資金對自己的餐廳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進,改造后的餐廳煥然一新,就連名字都改成了“吃啥”,顧客吃啥,只能問自己,因為在這里你根本找不到一個服務員來咨詢。
走進餐廳,映入眼簾的是一排電子終端顯示屏,進去后顧客拿著證件放在屏前,自己的名字就會顯示在LED屏上,LED屏下方有一個帶編號的格子,編號顯示在LED屏食客名字的后面,當顧客像手機觸屏般一頁頁翻過菜單根據飯菜價格進行點菜后,菜品消費總價會自動生成,如果滿意就點擊確定。稍等片刻,顧客所要的飯菜就會出現在格子里。只需輕按格子兩下,就可將里面的食物取出。食物獨立包裝在紙盒中,既可以趕路帶走吃,也可以坐下來慢慢享用。整個過程,不到5分鐘。
從點菜、上菜到付錢,餐廳里看不到一位服務員,人們都稱“無人餐廳”,其實,顯示屏后面才是餐廳工作人員的真正舞臺。當看到顯示屏上出現顧客名字及其選擇的菜品后,處于顯示屏后面的廚師們就會忙碌起來,屏幕上的字母,機器背后的數字化、信息化、自動化,都凝聚和無聲見證著后臺工作人員的心血和汗水。
蒂姆的“吃啥”餐廳重新登場后,給客戶提供了一種新式快餐飲食體驗,營造了一種神秘感,激發了人們的好奇心,生意出現了強勢反彈。餐廳里雖然沒有收銀員、服務生、勤雜工,但相應的工作程序一個不少,前臺工作人員的崗位由機器代替,原來服務員忙不迭地跑前跑后的現象不復存在,更重要的是,它快速便捷,符合一些上班族的飲食節奏。
科技改變生活,在蒂姆的“吃啥”餐廳得到了真正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