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孔令超 酈彬 朱俊春 編輯/白琳
個人海外投資吹響號角
文/孔令超 酈彬 朱俊春 編輯/白琳
未來QDII2的推出雖然還沒有明確的時間表,但個人海外投資的大門已經打開,并最終將實現常態化。

10月30日,《進一步推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金融開放創新試點 加快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方案》發布,其中的一大亮點是啟動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境外投資(QDII2)試點,并將適時出臺相關實施細則。QDII2的投資范圍明確為境外實業投資、不動產投資和金融類投資三大類。
自2013年1月人民銀行在當年的工作會議上指出“做好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QDII2)試點相關準備工作”以來,對于QDII2的討論已持續兩年多。2015 年以來,從人民銀行、國務院再到上海自貿區,QDII2的身影頻頻顯現。隨著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推進,QDII2試點有望成為下一步的突破口。未來,隨著 QDII2的放開,一方面個人正常的投資需求將得以陽光化;另一方面,也能釋放居民的海外資產配置需求,開啟全球資產配置時代。
目前,我國個人境外投資的渠道相對有限。從目前的相關政策來看,個人進行境外投資主要有以下四個途徑:一是通過購買 QDII基金產品、滬港通等渠道投資海外證券市場;二是通過個人在境外設置特殊目的公司,以公司身份進行投融資;三是通過所屬公司或者代理機構參與境外上市公司的員工持股計劃、認股期權計劃等;四是將個人資產轉移至國外,再進行投資。上述四條途徑中,除了第一條途徑不需要向國家外匯管理局申報外,其余均需要外匯局審批。
從海外資產配置需求看,我國個人境外投資主要集中在證券和房地產兩大類。根據招商銀行的調查,高凈值人群配置的海外資產以固定收益類產品、股票和房地產為主。從 2014年境外投資的占比看,境外投資占可投資資產總規模的比例大約在 7.5%,即海外資產配置大致為 8.4萬億元(見圖1)。
在境外證券投資方面,目前國內的個人投資者有以下兩條合法渠道:一是通過認購 QDII基金。截至 2015年10月 29日,QDII投資額度達 899.93億美元。香港為主要投資目的地,占比超過75%;其次為美國,占比為12.59%(見圖2)。 二是通過滬港通投資港股。港股通每日額度為105億元,自開通以來每日使用額度平均為6億元左右,不到每日規定額度的6%。
在境外房地產投資方面,目前境內個人投資者的海外置業主要集中在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地。根據全美房地產經紀人協會的數據,從 2007年到 2015年,中國占外國買家的比重從5%上升到了16%,其中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向中國買家出售的住房銷售額達286億美元。中國現在已超過加拿大,成為美國房地產中最大的外國買家(見圖3)。
目前QDII2的相關官方文件尚未出臺。根據《證券時報》的相關報道,QDII2試點的部分細節包括:首批試點QDII2的城市共有六個,分別為上海、天津、重慶、武漢、深圳和溫州;申請者需為居住在試點城市年滿18歲的境內個人,個人金融凈資產最近三個月日均余額不低于100萬元人民幣,通過境外投資和風險能力測試,無重大不良記錄且沒有經司法裁決未償還債務者。未來QDII2的放開將使得個人境外投資渠道陽光化,釋放正常的投資需求,提高海外資產比例,使得居民資產配置更加多元化。
發達國家的個人境外投資管理整體較為寬松,僅對個別行業和關鍵項目予以審查。在外匯額度方面,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等發達國家對個人境外投資均不設外匯管制,但對于部分金額較大、涉及產業安全的個人境外投資進行一定的監管。此外,發達國家也較為注重對個人投資者的保護和鼓勵,一方面實施稅收減免等優惠措施,另一方面與其他國家簽訂雙邊投資保護協定。
新興市場的個人境外投資者管理基本實行限額管理和設定投資者準入門檻。例如:南非規定,個人進行境外投資須年滿18周歲、信譽良好,設有每年400萬蘭特的投資限額;印度規定,每年個人向境外匯出的資金限額為20萬美元;在泰國,超過1000萬美元的個人對外直接投資需要該國央行批準。
從國際經驗上看,QDII2的開閘是放開資本項目中的關鍵一步。而資本項目的放開是一個持續時間較長的過渡過程。例如日本從1969年開始,到1984年才實現了資本項目的開放,經歷了15年的時間。就QDII2未來的推進路徑而言,初期可以參考新興市場的做法,實施限額管理和設定投資者準入門檻;后期可以逐步過渡到發達國家的做法,放開外匯管制,實施投資者保護。從政策實施的節奏上看,未來QDII2有可能遵循先點后面、穩步放松的策略。此外,比照QDII,QDII2很可能實施額度管理,規定每年個人境外投資的總額度。
通過對政策實施節奏、國內居民金融凈資產余額和個人可投資資產存量、國內居民海外資產配置的需求等方面的分析,筆者認為,未來 QDII2 試點將不會造成資本的蜂擁外流,對國內資本市場的影響有限。QDII2試點初期,潛在的個人境外投資需求主要會來自可投資資產在1000萬元以上的高凈值人群。根據筆者借助已有數據和相關假設進行的估算,國內1000萬元以上的人群2015年預計可投資的資產規模約為38.7萬億元;而在QDII2首批試點的六個城市中,這部分高凈值人群可投資資產規模約為4.8萬億元。隨著 QDII2試點的深入,個人境外投資將擴大至金融凈資產在100萬元以上的人群。這部分人群的可投資資產2015年預計達79.3萬億元,對應的試點城市的可投資資產規模約為9.9萬億元(見圖4)。

圖1 個人境外投資規模

圖2 QDII基金投資目的地

圖3 中國人在美購買房產在外國買家中的占比(%)

圖4 境外投資的潛在可投資資產規模測算
結合以上數據分析,如果未來QDII2在首批試點的6個城市運行,帶來的新增投資需求是有限的。一方面,高凈值人群基本已釋放了海外置業和投資移民的需求。按照樂觀的估計,隨著QDII2試點的放開,境外投資比例可能會從目前的7.5%增加至15%,試點城市新增的境外投資需求約為7500億元,遠低于上述的理論估值。另一方面,境內外投資資產的收益率和安全性是驅動資金出入的根本原因,由于境外投資需要投資者具有較高的風險承受能力,因而投資者一般會具有較強的本土偏好。綜上,單純放開QDII2并不會造成私人資本的蜂擁而出。
對于國內投資者來說,未來QDII2的推出雖然還沒有明確的時間表,但個人海外投資的大門已經打開,并最終將實現常態化。國內高凈值人群應對此保持密切關注,提前了解海外投資渠道和風險,為全球資產配置時代的到來做好準備。
作者單位: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