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銳
【摘 要】因受到全球氣候逐漸變暖帶來的影響,導致極端天氣經常發生,而且各個國家對傳統高能耗的能源依賴性也在逐漸減少,對于電力建設而言,幾乎所有國家都朝著建設智能電網方面發展,中國也同樣如此。我國想要使智能電網的建設工作得以實現,就必須重視對智能臺區進行建設,對智能臺區節能技術進行研究屬于新時期中國建設智能電網的一個要求,且其對促進低碳環境影響下中國電力事業的變革及創新有重要影響。本文筆者根據實際的工作狀況及針對國內智能電網事業中的智能臺區節能技術進行分析,以期促進該技術的持續發展。
【關鍵詞】智能臺區 節能 關鍵技術
1 前言
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全球對環境保護越來越重視,致使我國電力事業所面臨的挑戰更加嚴峻,進而提出智能電網的發展戰略及目標,到2020年建成骨干網架是特高壓的電網,且各級電網應實現協調發展,將通信信息平臺當作主要支撐,使電力事業實現互動化、自動化以及信息化,并將所有的電壓等級都覆蓋進去,進而實現業務流、信息流、電力流高度一體化的堅強的智能電網。對智能電網進行建設的一個重要支撐是構建相應的智能臺區,且節能技術是對環境惡化及能源危機進行緩解的有效方法,在電力工作投資與建設過程必須重視。
2對智能臺區設備的重要性及監測功能進行分析
2.1建設智能臺區的重要性分析
所謂的智能臺區主要就是指改造已有臺區,讓其在生產管理方面達到信息化、操作上能夠達到自動化、發布信息方面實現相應的可視化、用戶管理方面達到互動化,且體現在用戶、資產、生產管理和服務等方面,進而使臺區管理實現規范化、科學化、智能化,降低人工干預。在我國,空氣中的碳源排放主要就是電力事業中排放出來的,在我國節能減排政策的引導下,研究、分析智能臺區中關鍵的節能技術能夠促進電力行業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而且國內參照共同、存在一定區別責任的相關原則,承諾把一次能源中可再生的能源比重提升到 15%,到2020年GDP碳排放的強度與2005年相比下降40%到45%,而對智能臺區節能技術進行研究能夠促進該目標的實現[1]。此外,因為智能臺區系統具有一定的智能化特點,可以對設備運轉進行有效的、科學的監控,同時還可以根據具體生活、工作需求增加對智能臺區中所有節點電壓的調節、監視、且實現對其功能的有效控制及監視功率因素,對竊電問題進行預防、發現設備運行過程中效率比較低及其它運行中的問題,使整體智能臺區的供電可靠性得到保證、提升電能的整體質量、以及達到節能、降損的目的。
2.2分析智能臺區設備的監測功能
配電變壓器是智能臺區中最常見及最常用的設備之一,其近些年對變壓器設備的研究比較普遍,在一些常用配電變壓器中能夠實現持續的監控,且可以及時發現、預警潛在故障、問題,比如在變壓器的溫控系統中,如果溫度超過標準、超溫跳閘時其就會報警且輸出。同時在電纜監測及應功能方面,電纜在線監測能夠預測電纜過熱而引發火災的相關問題、且可以對電纜、電纜接頭過熱、老化、火災等各種問題進行辨別。另外,智能臺區設備可以對斷路器開關狀態、環境狀態進行有效的監測,所謂的斷路器開關狀態是及時將監測結果傳輸到后臺系統中,而環境狀態則是包含了濕度監控、溫度監控、報警系統及視頻監控等。
3 分析智能臺區中關鍵的節能技術
3.1利用公變高端的負荷集成化技術管理來實現節能理念
在智能電網的建設中,通過對智能臺區中公變高端的負荷集成化節能技術進行有效利用,且是其在所有狀態之下都可以實現可靠、安全用電,進而就可以使相應的節能理念得以實現。而這通常是在建設智能電網時,建設人員針對一些高端用戶所使用的節能方法,其主要是通過使公變高端的負荷得以實現全面的集成化技術控制及管理來達到減少能耗的節能環保理念,且對用戶的用電安全進行充分保障,是一種較好的節能措施[2]。在此類集成化控制技術中,其能夠更好的實現過載及短路保護、實現對缺相、斷零、單相高阻所企引起的電壓不平衡及電壓失穩等情況的保護,進而使用電的安全性及連續性、供電質量得到充分保障,有效預防不平衡的負荷損耗、諧波負荷及沖擊負荷等損耗問題。此類控制技術主要是應用在比較高端的電力客戶中,該技術的有效使用不但能夠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而且還可以對用電安全進行相應的保護,進而在實際的生活中發揮積極作用。
3.2智能臺區中電力負荷的控制技術可以起到一定節能效果
在國家提出拉閘限電策略之后所提出的一項節能技術主要就是電力負荷的控制技術,該技術主要是針對用戶來實施限電政策,對用電量超過相關標準的用戶實施相應的控制措施,且其還能夠在負荷高峰期實施短時中斷用戶供電、進而使電力系統高峰負荷能夠相應的降低,待過了高峰之后再恢復用電[3]。電力負荷控制技術主要是經過智能臺區中設置的警告系數及浮動系數,且參照具體情況上傳到相應的控制中心來實施智能調控,在我國的推行時間雖然比較長,但是伴隨科技水平不斷進步,此項技術的改革創新空間同樣相對較大。在這種技術中,其是利用智能系統中的警告功能及自動控制功能,從控制基層用電量來達到節能效果。
3.3低壓配電系統中智能臺區技術改革及應用
在低壓配電系統中,智能臺區的技術改革及應用主要體現在來連續監控電流及電壓的質量以及表現在電壓閃變及跌落等問題上,而電流質量是通過諧波問題來體現的。在這種技術應用及革新方面,其不但能夠對成本進行有效的節約,而且還可以將每一個區域中的具體負載情況及時反應出來,進而實時對低壓配電網的電能質量進行監控。此外,經過合理的對智能停電、停役管理的技術進行規劃、對停電的具體范圍、時間進行范圍,而且利用低壓、高端負荷群集及群優化技術來調度及引導三相負荷平衡,能夠使電量使用的效率大大提升,同時還可以實現配電線路的無功補償及節能降損;而無功補償主要是包含:相間跨接的電容、負荷并聯的電容。在相間對合適的電容進行跨接時,能夠使智能臺區中的功率因數得到提升,使電能損耗大大降低,且可以使智能臺區中供電設備的出力增加,進而有效改善整體電能質量,實現節能效果[4]。
3.4對智能臺區中節能技術的損耗及統計進行分析
智能臺區中損耗分析主要包括兩方面,就是智能臺區線損分析以及變損的分析,是實際的線損率和計劃的指標值之間的差異值、負荷狀態不同的情況下對配變損耗進行精確的計算;而統計分析是包含了上文中所說的三項關鍵節能技術的操作過程中對功率因數進行越限統計、統計電壓的合格率、對負載率進行詳細的分析、分析三相電流中的不平衡率,這些數據的統計與分析結果都能夠給智能電網建設中智能臺區實現經濟性、實用性等提供有效的數據信息支撐,進而針對這些具體的數據分析結果對技術進行適時革新及調整,使其實現與時俱進。另外,在對智能電網進行建設時,智能臺區的搭建及關鍵節能技術的引入,首先能夠可以經過降低相應的發電煤耗來不斷提升電能的利用效率[5]。同時,經過減少輸電線路的實際功率損耗可以使電網的輸電效率大大提升;而且經終端用戶引入智能臺區中,可以降低節電終端的功耗及提升電能利用的效率,進而使智能臺區中節能技術充分達到節能減排要求及相關的政策指標。與此同時,智能臺區的大量使用能夠使其充分發揮資源的節約及相關需求,使我國的電力事業中的節能目的得以實現,使電能質量得到提升。
4結語
如今,對智能電網進行建設早已從城市逐漸遍及到了農村,主要是從對能源消費的方式進行改變來著手進行建設,其建設智能電網的目的在于降低各種能源的消耗及減少一定的用電量。同時,智能電網的建設能夠促進電動汽車事業的持續發展,進而就可以經過降低燃油汽車的數量來達到相應的減排作用。雖然我國對智能電網建設中的智能臺區關鍵節能技術研究依然在初級的階段,與國際上如意大利、美國等早已在進行試運的國家相比存在非常大的差別,對其先進的理念進行借鑒時應對我國的技術差異及特殊國情進行考慮,進而才可以給我國智能臺區中節能技術有效應用提供指導作用,促進智能電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黃龍.智能臺區及其自動化系統構建方案的研究與應用[D].華南理工大學,2013,66(11):789-790.
[2]魏軍,陳剛.智能臺區系統在農網中的應用[J].農村電氣化,2013,56(8):879-890.
[3]李俊雄.智能電網互動式節能優化調度技術[D].湖南大學,2013,89(04):147-150.
[4]周黎莎.智能電網低碳效益關鍵指標選取與評價模型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3,87(06):521-540.
[5]文選軍.基于智能臺區的節能關鍵技術研究[J].三角洲,2014,65(6):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