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安華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載體的內涵及其分類
1.實踐載體。一是以學校為龍頭開展的道德實踐活動,將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思想實際相聯系,通過在中小學開設思想品德課程,組織豐富多彩的主題班會、隊會、團會,開展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教育活動等,寓思想、文化、科學、文明教育于實踐之中。二是以社會為依托開展的實踐活動。精心搭建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活動平臺,通過組織學生參與綠化、環保、敬老、助殘等公益性服務和社會性服務工作,使未成年人獲得服務他人、奉獻社會的體驗。
2.陣地載體。一是依托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把歷史與現實相結合,吸引未成年人參觀學習,了解革命傳統,增強愛國情感,提高思想修養。二是依靠專門活動場所,如圖書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等,以豐富的活動與充實的內容吸引青少年、教育青少年、團結青少年。三是利用社區教育陣地,充分發揮社區教育辦公室和少工委的作用,通過組織校區結對共建,實現學校與社區相互帶動。
3.文化載體。即通過創造多樣的文化載體和創作豐富的文化產品,來滿足未成年人對文化的需求。一是通過創作優秀文藝作品,積極組織開展少兒音樂、舞蹈、文學等的創作評選。二是豐富文化活動內容,如文化展演培訓、文化藝術節等。
4.環境載體。一是營造社會輿論氛圍,廣泛宣傳先進典型,積極開展輿論監督。二是開展社會環境整治,加強對網吧的管理,杜絕未成年人進入營業性網吧。
二、“誠愛青少年成長基地”——我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載體創新的第一品牌
近年來,針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新情況、新問題,結合區情實際,我區積極創新活動載體,拓展服務領域和范圍,不斷維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關愛青少年,特別是弱勢、邊緣、問題、違法犯罪青少年,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提供優質有效的服務。我縣先后成立了“誠愛青少年成長基地”和“失足青少年勞動矯治基地”,并通過這兩個新興的載體與平臺,進一步加強我區未成年人尤其是邊緣、失足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尤其是我校成立的“誠愛青少年成長基地”,在近年來相關工作社會化實踐的經驗基礎上,以校團委等職能部門為主導、社工專業介入、以班級為平臺而建立起來的一個融失足少年矯正與青少年服務于一體的社區服務機構。自基地成立以來,在違法犯罪青少年矯正和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先后對9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進行了矯治。
1.因地制宜問題。目前,全校五個班級分別成立了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犯罪預防為主要工作內容的“誠愛青少年成長基地”,五個班級的“誠愛基地”側重點各有不同,如21班“誠愛基地”擅長活動的開展,而32班“誠愛基地”則在資源的利用與整合方面頗有優勢。這就牽涉一個因地制宜的問題、普適性與特殊性的問題。
2.管理與精力問題。“誠愛基地”從成立初始,到目前擴展到全校,一直是由多個部門相互聯合,通力合作,整合多方資源。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資源浪費,從而達到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也帶來了一個問題,即管理的多元化問題。“誠愛基地”工作人員要花費相當大的精力與時間處理相關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誠愛基地”正常工作的開展與拓展。
3.人員管理問題。目前,“誠愛基地”共有六名專業司法教師,擔任了我校“誠愛基地”大部分的工作任務,可以說撐起了“誠愛基地”的堅實骨架。但是,在我校經濟條件有限的情況之下,如何提高“誠愛基地”六名專業司法教師的待遇,如何有效增強我校招人、留人、育人的條件與能力,這是目前亟待解決的一大難題。
根據以上分析,結合調查研究所得,我們認為,新形勢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載體的創新,應遵循以下四項基本原則:
1. 創新載體必須適應現實需要,力求體現時代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品質的形成,離不開我們所處的時代。創新載體應根據當前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通過載體建設,在堅持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同時,大力弘揚時代精神,使與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新思想、新道德、新觀念深入人心。
2.創新載體必須堅持主體地位,注重把握規律性。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需要充分發揮未成年人的主體作用。創新載體應從未成年人成長的實際出發,尊重未成年人、了解未成年人、貼近未成年人,緊緊抓住影響他們思想道德觀念形成和發展的關鍵環節,改進創新教育載體,有針對性地加以思想引導、學業輔導、生活指導和心理疏導。
3.創新載體必須突出體驗教育,立足增強實效性。體驗教育是未成年人通過實踐接受教育的過程,是塑造未成年人品格的基本途徑。創新載體要突出創新體驗教育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寓教于情、寓教于理、寓教于生活,使未成年人通過親身經歷和真實感受,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內化為健康的心理品格,轉化為良好的行為習慣。
4.創新載體必須著眼工作的持續穩步推進,不斷完善新的領導機制和運行機制。當前要著重研究如何形成有力的統籌協調機制,使各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各司其職,形成合力;如何形成有效的督促檢查和獎勵激勵機制,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支持、參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何形成靈敏的信息反饋機制,及時掌握影響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因素的變化趨勢,增強工作的科學性和預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