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章進
【摘 要】安全經濟學作為安全科學的主要分支,逐步被推廣和接受,并成為高校相關專業的重要課程。面對嚴峻的安全形勢,將安全經濟學引入煤炭企業黨校教學中無疑將會大大提高學生對安全與經濟相結合的綜合認知和管理水平。由于安全經濟學具有課程體系龐大、與其他專業課程存在較多聯系、對數學能力要求較高等特點,并且這一學科進入黨校的課程體系不久,在教學實踐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因此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對于提高該學科的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安全經濟學 內涵 問題 對策
隨著工業革命的興起和社會生產技術的進步,生產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并由此催生了安全科學。安全經濟學作為安全科學的主要分支,在人們的安全意識和安全要求不斷提高的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然而,安全經濟學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其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論以及研究內容和方法上還未形成完整的科學體系,因此也給該學科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此外,由于安全經濟學引入黨校課程體系的時間還比較短,在教學方法上還缺乏實踐經驗的驗證,因此該學科的教學還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并尋求相應的改進措施,對于提高安全經濟學的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安全經濟學的內涵和學科特征
(一)安全經濟學的內涵和重要意義
安全經濟學是研究“理性人”在安全領域中的決策行為的經濟科學。安全問題存在的根源之一是經濟問題,即所謂“無危則安,無損則全”,安全就是效益。安全作為人類的一種基本需要,對它的科學認識和研究,就企業而言,體現的是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企業文化建設水平和現代化的經營管理水平。
研究經濟問題,不能回避安全問題;同樣,分析安全問題,也不能不涉及經濟問題,這是事物發展的兩個方面。因而,有必要利用系統論的觀點,將“安全”與“經濟”有機結合起來,提升到科學的層面來分析和研究。而安全與經濟兩者既有相互促進的一面,又有互相制約、對立的一面,是辯證的對立統一的關系。人類的安全水平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經濟水平,安全活動離不開經濟活動的支撐,安全經濟活動貫穿于安全科學技術活動的理論和應用范疇。這種客觀存在決定了“安全”具有相對性的特征,安全標準具有時效性的特征。
安全問題,不僅涉及自然現象,還涉及社會現象,所以安全科學具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相互交叉的特點。安全經濟學既是一門經濟學,又是一門以安全工程技術活動為特定應用領域的應用學科。為了正確認識和處理安全與經濟的關系,必須學習和推廣應用安全經濟學。安全經濟學的誕生既為安全科學豐富了基本理論,也為安全科學增添了應用方法。
(二)安全經濟學學科的主要特點
1.系統性
安全經濟問題往往復雜多變,在解決安全經濟問題時,既要考慮安全因素,又要考慮經濟因素;要分析研究對象自身和與之相關的各種因素。這樣,就構成了研究過程和范圍的系統性;否則,以孤立的觀點和單一的方法對待和處理問題,不能得到正確結果。因此,需要系統性地去研究安全經濟規律。
2.預見性
安全經濟在產出上具有延時性和滯后性,而安全活動的本質具有超前性和預防性特征,所以安全經濟活動應具備適應安全活動要求的預見性。盡可能地準確預測安全經濟活動的發展規律和趨勢,充分掌握必要的和可能得到的信息,避免主觀臆斷,才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因論證失誤而造成的損失,獲得最佳的安全效益,
3.優選性
安全活動都有多方案可選擇,不同的活動往往有不同的約束條件,不同的方案具有不同的特點和適應對象。因此,安全經濟學應為經濟的決策活動提供安全經濟的優化技術和方法。
4.部門性
安全經濟學相對于一般經濟學,具有部門的屬性。安全經濟學是一門部門經濟學,它以安全經濟問題作為研究對象,利用一般經濟學的原理和基礎理論,研究、分析和解決安全領域中的一切經濟現象、經濟關系和經濟問題。
5.邊緣性
安全經濟問題既受自然規律的制約,又受經濟規律的支配。因此,安全經濟學是安全的自然科學與安全的社會科學交叉的邊緣科學,并與災害經濟學、環境經濟學、福利經濟學等相關部門經濟學交叉而存在,相互滲透而發展。
6.應用性
安全經濟學所研究的安全經濟問題,都帶有很強的技術性和應用性。這是由于安全本身就是人類勞動、生活和生存的實踐之需要,安全經濟學為這種實踐提供技術和手段。
二、安全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安全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一樣,都是引自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類課程,將其應用到中國經濟發展實際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其反映到在安全經濟學的教學實踐中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學生的專業基礎比較薄弱
由于安全科學具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相互交叉的特點,因此,安全經濟學學習需要許多相關學科的知識作為學習的基礎和前提,這些課程的學習效果不佳往往會對安全經濟學的學習造成負面影響;同時,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不足也是造成專業基礎不牢的重要原因。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安全經濟學的教學效果。
(二)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較弱
數學是經濟學研究不可缺少的分析工具,在安全經濟學研究中也需要較多的數學模型。在安全經濟學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較弱,對理論模型的經濟意義理解上還存在一定困難,學生的數學基礎和邏輯思維能力薄弱成為制約教學效果提升的重要因素。
(三)教學方式有待改進
目前,安全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的現象仍然比較普遍。將講授知識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的傳統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習方法的引導以及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因此難以在提高教學質量上有所作為。
(四)不注意實際應用
在安全經濟學的教學實踐中,仍傾向于以教材為中心進行教學,這種方式雖然有利于學生理論體系的構建,但過分依賴教材難免造成理論與實踐的脫節。此外,以教材為中心開展教學可能會導致教師和學生雙方的思維僵化,對學生形成批判性學習并形成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極為不利,同時也不利于調動學習主動性。
三、安全經濟學教學改革的對策和建議
(一)處理好同其他學科之間的關系
鑒于安全經濟學具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交叉特點,在教學中不僅要認識到其他基礎性學科學習對于安全經濟學教學的重要作用,同時也要認識到安全經濟學在我國當前經濟形勢異常嚴峻下的重要意義。對安全經濟學的課時量及其開課時間等進行科學安排,對于學生學習過程中需要利用的其他學科和專業的知識進行必要地回顧或介紹,利用好學科之間的承接性和過渡性,幫助學生去認知和構建經濟學知識體系。
(二)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案
安全經濟學對數學思維能力要求較高,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處理好理論模型和經濟發展實際之間的關系。授課教師要根據不同專業學生的具體情況以及該課程的學時安排進行區別對待。例如,對于數學基礎較為薄弱的專業或班級,應將教學重點向講解數學模型、安全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進行必要傾斜;而對于數學基礎較好的專業或班級,應將教學重點放在培養其邏輯思維能力和具體的應用能力上來,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數學模型的前提、論證和經濟含義等深層內涵。
(三)引入比較先進的教學方式
針對目前安全經濟學的教學方式陳舊的問題,在安全經濟學的教學方面,必須要進行教學方式的改革,采取諸如課堂討論、案例分析、實驗教學等先進的教學方式。通過教學方式變革,逐步改變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將教學的主要目標轉移到培養并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來。由于安全經濟學是一門實用性極強的學科,因此在安全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書本上的理論同現實熱點問題結合起來,進行現實案例分析,這樣不僅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夠通過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注重理論聯系實際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安全領域的新問題和新現象不斷出現,這些問題和現象不僅給安全經濟學帶來了新的研究課題,促進安全經濟學的不斷發展,同時也給安全經濟學的教學領域帶來了挑戰和大量的實際應用素材。安全領域的新問題和新現象造成教材知識的滯后。因此,在結合教材講授安全經濟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密切關注安全領域的新動向,并及時對教學內容進行充實和更新。此外,安全領域層出不窮的新問題也為安全經濟學教學提供了大量的實際案例。在教學過程中應將這些實際案例應用到課程教學中來,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并不斷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的理論知識來認識和分析現實中的安全問題,然后去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
四、結語
隨著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我國面臨的安全問題日益復雜。在這一背景下,安全經濟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由于安全經濟學是引自西方的經濟學課程,與其他課程具有明顯的交叉性,因此在該課程的教學中一直存在諸多問題。本文基于安全經濟學的學科特征,對該學科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背后的原因進行了深入分析,并依據分析結果,提出了相應的應對策略,結論對于提高該學科的教學效果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馬玉寶.論安全生產與經濟發展的關系[J].經營管理者,2013(23):146-147.
[2]王奎.中小企業物流管理的安全經濟學分析[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3(05):27-29.
[3]汪繼杰.安全經濟學若干前沿問題探討[J].吉林勞動保護,2012(12):36-38.
[4]劉雪靈,劉祎果,裴蘭.信息安全經濟學的國際前沿研究概況[J].中國信息安全,2013(10):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