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
【摘 要】文化是推動城市發展的重要動力。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東西方文化在中國以更快的速度匯集、交融,中國人對文化的需求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尤其是對英語文化知識的需求越來越大。因此,在塑造城市文化形象、提高城市居民文化品位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要讓本土文化和英語文化自然地結合在一起,讓城市英語文化融入市民生活之中,以滿足人們對英語文化知識的需求以及經濟社會發展對英語文化建設的要求。在對城市英語文化建設現狀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我們盡力研究一套相對完整的城市英語文化建設體系。
【關鍵詞】城市英語文化建設 競爭力 親和力
一、 引言
文化是城市的驅動力、感召力、競爭力、生產力。文化發達的城市,經濟貧困是一時的;文化貧困的城市,經濟發達也是一時的。軟實力,硬道理,如何打造城市的文化軟實力,關鍵在于以文“化”人,以文“化”城,讓人因有文化而更富有內涵,社會因有文化而更加和諧,經濟因有文化而更具活力,城市因有文化而更富有魅力。因此,堅持“文化立市”戰略,打造文化軟實力,搶占發展制高點,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尤為重要。
二、城市英語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1. 有利于政府對城市文化建設統籌規劃,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
很多具有旅游優勢資源的城市都可以規劃建設成為國際文化城市,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吸引國內外游客,打開國際市場,吸引國內外游客。要打造這樣的旅游城市,比如海南、西安、四川、云南、西藏等文化交流的城市,英語文化建設就顯得十分重要,也會使得英語人才的需求量有增無減。建設英語文化城市,為城市培養英語人才,打造國際大都市,政府充分開展英語的文化建設就顯得十分必要。
2. 有利于展示城市文化的軟實力,提升文化的核心競爭力
在城市中,城市文化建設相對于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是實體、硬件、硬實力,后兩者則是軟件、軟實力。作為城市的形象、品牌、精氣神、核心競爭力,更多的是體現在城市文化建設上。南京申報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咸陽建設“帝都”,西安打造大唐風貌,都是城市文化建設的大手筆,引起國內外一片濤聲,唏噓不已,其城市的形象、精氣神和核心競爭力一舉張揚出來,影響可謂大焉。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城市文化建設戰略的影響和作用力。我們可以這么說,城市文化建設是城市核心競爭力的引擎和統帥。“文化是建筑和城市之魂”,主要是針對文化建設而言的,因為文化建設是要從實體上彰顯城市的地域歷史文化特色。在文化建設方面,英語文化建設是個重要渠道。
3. 有利于增強城市的親和力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程度的擴大和國際交流的日益加深, 英語作為對外交流的工具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和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進一步加深,使這種作用日益明顯。特別是在一些大、 中城市的公共場所,不論是在機場, 還是在商店中, 甚至在馬路邊, 各式各樣的商號招牌、 廣告牌、 標語口號、 廣告媒體、旅游景點、產品說明書等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它們除了由風格各異的中文文字組成之外, 幾乎都伴隨著相應的英語譯文。其目的顯而易見, 這些英文翻譯不僅顯示了這個城市的對外開放的程度, 而且促進了各行各業的對外交流, 從而大大減少了外國朋友在中國生活的不便。然而, 公共場所標識英語翻譯的錯誤無處不在。有些翻譯的質量的確是令人心寒, 它們充滿了各種各樣的錯誤。蘇州公交公司英語譯文是“Suzhou Public Traffic Company ”,很明顯traffic屬于誤譯。根據Collins Cobuild English Language Dictionary(Siuclair,1987),traffic指的是the movement of cars and other vehicles on the roads, especially in towns and cities.即路上來來往往的車輛,而transportation 指的是the moving of goods or people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in a vehicle or vehicles, 亦指交通運輸。上海市某公園里立了一塊牌子:“It is forbidden to urinate or shit in the park”;成都某酒吧廁所門上寫道: “Just piss, please”; 北京機場的行李認領處邊上的廁所,水龍頭都是自動出水的,可上方的提示語是: “Unnecessary touching”; 而一列新的火車車廂的廁所門上寫道: “ No occupying while stabling” 廁所用語一般采用委婉語,否則顯得過于粗俗。以上只是小小的公交、廁所的小問題,在城市中的最為普通最常用的地方,卻給人感覺特別別扭,所以城市英語文化建設,可以增加城市的親和力和文化品位。
三、城市英語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
1.政府指導下的城市英語文化建設
政府可以出臺相應的規章制度,鼓勵市民積極參與其中,共同學習日常英語,加強英語口語交流。比如北京就給各城市樹立了榜樣:北京市各區按照北京市政府在2000年初發起組織的市民講英語活動和北京市制定的《北京市民講外語活動規劃(2003-2008)》的要求,首先以政府部門為主,在各行各業和市民當中廣泛開展外語講座、英語大課堂、英語電影欣賞等各類活動。此外,北京市政府在2005年底專門成立了北京市規范公共場所英語標識工作領導小組,對公共場所設置的雙語標識標牌進行規范。組織一個由35名中外專家組成的顧問團,對英語標識設置以及英語翻譯進行把關。北京市的這些舉措極大地激發了市民學習英語文化知識的熱情,促進了北京市的英語文化建設,適應了北京市作為國際化大都市發展的需要。各地應當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積極主動地加強英語文化建設,帶動城市更上一個臺階。
2. 城市文化建設的各個部門和企事業單位要積極配合、積極發揮自身優勢促進城市的英語文化建設
城市文化建設的各個部門要加強管理和監督作用,城市文化建設的各個部門和企事業單位要積極配合,加強公共場所英語標識語的規范化管理,對城市內公共場所的標識語提供正確的英文翻譯,糾正現有的英語標識語中的錯誤。首先,要確保公共場所、旅游景點和地方特色文化產品要使用英漢雙語標識語。這樣能將中國文化、當地特色文化與英語文化密切結合在一起,既能保護發揚傳統的民族文化,又能滿足人們對多元文化的需求。其次,政府應組織力量糾正公共場所的英文翻譯錯誤。一些城市內旅游景點和公共標識語的英文翻譯存在很多錯誤和不規范之處。
3. 城市社區要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整合社區內各種資源,為城市的英語文化建設盡全力
城市的發展離不開社區文化的支持。在英語文化建設方面,社區的作用還遠遠沒有發揮出來。因此,社區建設中要適當增加社區英語文化的建設,加強對社區英語文化建設的規劃和各項活動的指導,增加必要的經費投入。社區也應該動員各種社會力量并通過多種方式來對社區英語文化建設輸入資金。在社區文化活動的組織中,可以充分調動社區內各類英語人才,如在校大學生、中小學英語教師、退休英語教師以及其他英語文化素養較高的人才,充分利用他們的知識和熱情,組織各類英語文化節目,豐富社區文化。建立社區青少年英語培訓基地,在社區文化活動中廣泛開展英語知識競賽、英語演講比賽等各種豐富的活動,以滿足孩子和廣大家長對英語文化知識的需求。
四、結束語
建設英語文化城市不僅成本低廉,而且還會有持久的回報。不僅能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還對城市的文化建設,乃至經濟建設有促進作用。將城市建設為英語文化城市對提高城市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知名度,對于吸引投資、發展旅游業方面,都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建設成英語文化城市也要適當重視、發揮小語種的作用。城市文化建設有利于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擴大就業。當然,我們也要意識到:我們的城市英語文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任務,必須循序漸進地開展;在網絡飛速發展和普及的時代背景下,城市的英語文化建設內容和方式必須緊跟時代步伐,有效利用各種網絡資源。
【參考文獻】
[1]蔡俊生,陳荷清,韓林德. 文化論 [M]. 北京 : 人民出版社,2003.
[2]韓淑珍, 陳松 , 李平 . 當代大學生生活指南 [M]. 哈爾濱 : 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1998.
[3]成荷萍等. 女校校園文化透視 [M]. 北京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4]王宗光.發揮大學文化對城市文化的助推作用[J].上海黨史與黨建,2003(7):1-2.
[5]張成智,宋潔.英語在國際文化城市建設中的作用[J].商業文化,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