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健
2014年是新疆實施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試點工作的第一年,為了準確計量新疆棉花產量,確保棉花質量,核查棉花收購加工企業所開具的籽棉收購票據,保障棉花補貼順利發放到棉農手中,國家對專業倉儲監管棉花實施了入庫公證檢驗。這一舉措使纖檢機構對棉花收購、加工、儲備、交易等全部環節、全部產量的棉花實施儀器化公證檢驗成為現實。
入庫公證檢驗的優點
1.杜絕了樣品造假,保證了樣品的真實性。過去的儀器化公證檢驗樣品是企業自己取樣,由纖檢機構和企業交接后進行檢驗。部分企業為了提高等級,用高等級的棉花樣品替換低等級樣品,樣品的真實性受到質疑,使公證檢驗結果的準確性也大打折扣。
2.杜絕了重量造假,保證了重量的準確性。儀器化公檢以來,棉包重量、在線回潮率、含雜率、棉包的皮重都是由棉花加工企業提供,一些企業在在線回潮裝置上做手腳,以降低回潮率;棉包稱重環節在磅秤上做手腳,以增加棉包重量。在扣減包裝物重量和含雜率上盡量少扣,導致棉花公定重量虧重現象嚴重。
3.杜絕了責任推諉,明確了責任劃分。入庫公證檢驗制度對加工企業質量主體責任、承檢機構工作質量責任、監管倉庫管理責任予以了區分和界定。
4.2014年是棉花目標價格政策實施的第一年,入庫公證檢驗制度為棉花目標價格政策實施提供了準確數據。
在實驗室運行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抽樣環節出現的問題:入庫后的棉花重量在庫與庫之間扣補上存在一定的差異,企業反映有的監管庫扣水、扣雜、扣重扣得多,有的監管庫扣得少,導致棉花扣重差異較大;入庫后的棉花在抽樣環節出現了樣品數量不夠、重量不夠、重號及樣品缺失的現象,導致整批棉花缺號現象,給后期儀器化公檢帶來困難;入庫后的棉花在抽樣環節出現了條碼被夾包車夾壞、條碼撕壞、有劃痕無法辨認、錄入的現象,導致整批棉花漏檢包數現象嚴重。
2.感官檢驗錄入環節存在的問題。手摘棉與機采棉混批;樣品形態較差、長度短;感官錄入系統無法提示該批樣品的缺號;感官檢驗錄入確定完成后,系統無法查找該批樣品是否檢驗完畢;對于缺失條碼的樣品進行補檢時,造成整批超期;2014年在監管辦法中取消了同一天,但在實驗室檢驗中還是按檢驗批檢驗,加工批186包在錄入時包含多個檢驗批,這樣會有在同一天加工的棉包進入不同的監管庫;錄入格式表格太小給錄入工作帶來困難。
3.棉花加工企業加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部分加工企業將條碼第三聯縫上,取樣人員在撕下條碼時撕壞條碼;加工企業在刷嘜時將墨刷在條碼上,導致條碼污染無法錄入;部分企業條碼打印機斷針,導致條碼無法錄入;部分企業刀口太淺或只切縱向,橫向不切,給取樣帶來困難。
4.HVI檢驗環節存在的問題:樣品條碼無法掃描,HVI無法錄入;樣品批次混亂,HVI檢驗時好多批次正在檢驗中,例如:15臺HVI同時檢驗時,由于在檢驗機構的系統軟件中還是以同一天、同一籽棉大垛、同一條生產線加工的棉包為一個批次,所以和進入監管庫的批次是兩個概念,導致可能同時有30多個批次正在檢驗,給監控檢驗數據和數據審核帶來很大不便。產生同一檢驗批的棉包檢驗數據無法同時發布,造成延期現象。
建議
1.抽樣單位提高工作質量,盡量減少重號、缺號的問題。2.將加工批(186包)中每個不同檢驗批和檢驗批的樣品數量、流水號段在樣品交接單上寫清楚。3.被夾包車損壞的條碼盡量不要取,取棉包另一面的條碼。4.每個加工批盡量將相同檢驗批次的樣品放入同一個大樣品的袋子中。5.加工廠入庫申報單實驗室應該與駐庫承檢機構共享。6.駐庫承檢機構在取樣時應按《辦法》要求取足樣品量,每個樣品放入條碼。(作者單位:博州纖維檢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