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亞楠
摘要:眾所周知,聲樂的情感培養一直是聲樂教育中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主要對音樂審美能力在聲樂情感表達中的作用作了探討,重點就如何提高音樂審美能力提出了一些對策,并指出了聲樂教育工作者應如何倚靠音樂審美能力實現聲樂教學的價值。
關鍵詞:聲樂講授 感情 審美本領 培育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有這樣的經歷,在我們聽演唱時,雖然某人的音節和節奏都非常準確,卻難以引起聽眾的情感共鳴。造成這樣的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前者沒有解決好歌唱中的情感問題,缺乏聲樂的情感體驗,使其難以發揮出藝術的感染力。那么如何培養演唱者的聲樂情感,使演唱的作品達到聲情并茂的水平,就成為了擺在廣大聲樂教育工作者面前最大的難題。
一、音樂審美能力在聲樂情感表達中所起的的作用
(一)音樂審美能力與聲樂情感的關系
19世紀德國著名作曲家羅伯特舒曼就曾指出“音樂是靈魂的完美表現”。因此演唱者對曲目在情感上有所保留就難以達成較高的藝術成就。但事實是,雖然某人調動了自身全部情感,對節奏和音階的把握也非常準確,卻難以引起情感共鳴。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演唱者受自身的音樂審美能力所限,片面地以自我感覺完成了對作品的理解,造成了演唱者的表達與聽眾的心理預期出現了一定的落差。因此,音樂審美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了演唱者聲樂情感表達所能達到的高度和準確度。聲樂情感的表達是音樂審美能力的外在感受,聲樂情感為人帶來的愉悅感受鼓勵并推動著音樂審美能力的向前發展,而音樂審美能力的提高又能進一步領會更高層次的聲樂情感,從而升華學習者對作品的情感領悟和表達能力。
(二)音樂審美能力對聲樂情感表達的重要作用
聲樂藝術不像建筑等其他藝術門類有數學邏輯可循。作為聲樂靈魂的情感表達只能通過心靈的傳遞與感受來獲取,如果歌手沒有相類似的情感感受,就難以提高其聲樂情感,就難以使他的演唱發揮出應有的藝術感染力。由此不難看出,音樂審美能力就像聯通著演唱者與自身聲樂情感之間的紐帶和橋梁,使聲樂情感更容易被演唱者所感知。
二、聲樂情感表達教育中音樂審美能力提高的若干路徑
(一)鑒賞音樂,要著重把握作品的內涵
聲樂是人類情感化了的文字,它所表達的是一種特殊化了的情感體驗。因此學習者在鑒賞聲樂作品時,不僅要了解歌詞的字面意思,更要向深處發掘作品的內在含義,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與創作目的,這樣我們才能準確形象地了解作品的情感內涵。例如德國著名作曲家,音樂評論家羅伯特舒曼,他是德國浪漫主義的杰出代表,在鑒賞他的作品時,就必須聯想到他的人生遭遇,帶著感情,帶著思考去了解他的作品,才能較全面深入地了解他的創作和表現意圖。因此著重把握作品內涵,是提高審美效果的必要途徑。
(二)文學素養與音樂審美能力的提升
聲樂與文學同是人類精神文明最璀璨的瑰寶,聲樂所演唱的正是情感化了的文字。聲樂教學中情感表達教育的審美效果就是通過提高演唱者自身的素養,讓觀眾在欣賞的過程中獲得美感上的享受。從中國古代的音樂和文學的發展史來看,二者的界限并不明顯。另外從音樂創作者的角度來說,想要讀懂他們的作品,就必須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如果學員缺乏相應的文學功底,就無法深刻了解其作品的內在含義。但文學素養的提升不可能靠一朝一夕就實現,它與音樂審美能力的關系就像DNA雙螺旋結構,是并行上升的,因此必須注重日常積累,勤于思考,勤于創作,廣泛地學習和閱讀文學作品書籍,多方汲取營養,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以使自身審美能力與作者的思想達到情感上的共鳴,這也是演唱者所必須具備的音樂素養。
三、利用音樂審美能力理論推動聲樂情感教育價值的實現
(一)聲樂情感教育的教學價值
聲樂情感教育的教學價值應不僅僅在于教授學員聲樂專業的技能,它的首要職責應該是教會學員如何成為一名情感高尚,審美健康的社會人。前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有一句名言“音樂教育并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在一些教育較發達的國家,如美、德、英、法等國,音樂教育早已被列為大學生的必修課程,透過音樂,讓學生可以用更為開闊的眼光看待問題。由此可見,聲樂教育的教育價值并不僅在于培養一批批具有優秀聲樂技能水平的歌唱家,更在于它教會了學生如何審美、如何表現美、如何創造美,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審美觀,在于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具有高技能、高智商情商的社會人才。
(二)樹立正確的聲樂審美觀,塑造學員的高尚人格
音樂審美觀的建立和不斷完善會促使人們不斷尋求高尚的,優美的音樂情感與體驗,這也是促使我們人生觀價值觀不斷完善的一個過程。蘇珊波伊爾作為一名其貌不揚,出身平凡的女歌手,卻能夠用歌聲征服全世界,成為2009年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這是因為她對音樂情感的不斷追求,不斷超越,即使屢遭拒絕,不停地被身邊的人所嘲諷,但她本著對音樂夢想的追求,對聲樂情感的執著,對自身審美的信任,終于達到了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由此可以看出,樹立正確的聲樂審美觀念,可以鍛煉人堅韌不拔的毅力,不知疲憊的向真善美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段海燕.情感均衡律:聲樂教學中的審美追求[J].隴東學院學報,2008,(06).
[2]葉德敏.論高師聲樂教學中情感培養的重要性伽[J].大舞臺(雙月號),2009,(03).
[3]張曉俊.論聲樂教學中的情感體驗與審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8,(09).
[4][德]古斯塔夫·施瓦布.希臘古典神話[M].曹乃云譯.南京:譯林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