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師音樂學專業器樂教學一直沿用專業音樂院校的模式,近年來越來越受到詬病,如何改革該專業的器樂教學,讓其適應中小學器樂教學的發展,筆者以重慶人文科技學院藝術學院為例,簡要地對該問題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高師音樂學 器樂教學改革 中小學器樂教學
高師音樂學專業是我國培養中小學音樂師資的主要渠道,該專業以培養能夠勝任中小學音樂教學以及相關工作,具有相應的科研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目前我國高師音樂學專業的器樂教學主要是以鋼琴教學為基礎,輔以各類民族樂器教學和西洋樂器教學,其目的主要是培養學生一定的器樂演奏能力。以重慶人文科技學院為例,音樂學專業學生一般在第一學年和第二學年學習鋼琴與一門其它樂器(民樂、西洋樂器或電聲樂器),第三學年學生可以進行選修,這樣的模式在其他高師音樂學專業中也是比較常見的,然而近年來,這種模式已經發展到了一個瓶頸時期,器樂教學再不改革,將無法適應中小學音樂器樂教學的要求。
如前所述,高師音樂學專業器樂教學必須適應基礎音樂教學的需要,然而這些樂器要么演奏技術比較復雜、要么體型龐大不方便攜帶,它們大都局限于中小學教師教學時作為教具使用,卻無法讓學生進行器樂學習。我國于2001年和2011年發布的兩個課程標準都非常重視中小學器樂教學,并在教學領域中明確規定中小學所使用的課堂樂器,如各類課堂打擊樂器、豎笛、口琴、口風琴等。盡管這些課堂樂器都具有簡易、輕便、易學等特點,然而我國的中小學課堂器樂教學一直強差人意,這雖然有經濟上的緣故,但更為重要是沒有進行器樂教學的師資。居于這樣的原因,筆者所在的重慶人文科技學院藝術學院對該專業的器樂教學進行了一定的改革,引入了葫蘆絲等簡易樂器的教學。而對于如何與中小學音樂器樂教學進行銜接,筆者的思考如下:
一、提高對中小學課堂樂器重要性的認識
由于中小學課堂樂器大多比較簡單,對于常年以專業音樂院校為榜樣的高師音樂學專業來說,學習這些樂器多少有點小兒科,不值得一提,不易引起老師和學生的重視。因此提高對中小學課堂樂器重要性的認識是邁開器樂教學改革的第一步,這一步走好了,以后的措施才能得以逐漸實施。對于這個問題領導首先要重視,這樣有利于開設相關課程,并引進相關師資。其次是教師的重視,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找到職業認同感,并激勵學生對這些樂器的學習。第三是學生的重視,高師音樂學專業的學生一向比較看重自己的專業技能,但對于中小學課堂樂器的學習認識度不夠,因此只有讓學生認識到這些樂器對于他們將來從事的職業的重要性,才能讓他們樂于學習。
二、引進中小學課堂樂器教學師資
由于高師音樂學專業從未開設過此類課程,相關的師資就無從談起。筆者初步考慮可以從以下兩個渠道獲得這方面的師資,一是從現有的師資隊伍中獲得,如中小學課堂打擊樂器的教學,完全可以從現有的打擊樂教師中尋求教學支持;又如豎笛的教學,由于演奏方式的相似性,教授吹管樂器的老師完全可以兼任。二是聘請專職老師或校外老師兼職,有些課堂樂器如口琴、口風琴,或者如重慶人文科技學院引進的葫蘆絲并不是都能從現有的師資隊伍中獲得師資力量,同時每個專業老師承擔的課時量也是有限的,這種情況下,可以聘請專任的教師進行教授。
三、開設中小學課堂樂器演奏課程
根據大多數高師音樂學專業課程開設的慣例,該專業學生在第一學年和第二學年分別要進行聲樂、鋼琴和其它樂器的學習,為了不與這些技能課程產生沖突,中小學課堂樂器演奏課程更適合在第三學年開設。課程的開設時間最少要一學期,最好開設一學年。雖然這些樂器大多數都簡單易學,但是要讓學生熟練地掌握,一學期的教學是比較合適的,而通過一學年學生可以掌握兩種以上的課堂樂器,將來運用的范圍會更廣。
四、中小學課堂樂器演奏課程適宜大班教學
高師音樂學專業學生的技能性課程大多采用小課教學的方式,這是由于專業技能的復雜性決定的,然而中小學課堂簡易樂器更適合大班教學,理由如下:這些樂器演奏技巧不是特別復雜,相對簡單,可以進行大班教學,這樣可以節約師資;中小學課堂簡易樂器大多適合齊奏與合奏,大班教學有利于這兩種演奏形式的開展;大班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齊奏和合奏聽辨能力,為中小學五六十人的大班教學奠定基礎。
五、需與其它相關課程做好銜接工作
中小學課堂簡易樂器演奏課程是一門針對性非常強的課程,它就是針對中小學的器樂教學開展的,因此要與高師音樂學專業其它相關課程做好銜接工作。學生僅學會演奏還不行,還要會教,筆者建議可以在諸如音樂教學論這樣的課程中增設器樂教學的內容,讓學生進行課堂實踐,兩門課程在時間上首先要銜接好,如重慶人文科技學院的音樂教學論課程就是在音樂學專業第三學年開設,基本的情況是上半學年進行理論教學,下半學年進行實踐教學,這樣實踐上剛好銜接起,學生正好利用下半學年的實踐機會鍛煉器樂教學的實踐能力。
當然,重慶人文科技學院開設的中小學課堂簡易樂器演奏課程才處于一個起步階段,以上的五點思考有些正在實施,有些正處于理論探索階段,還有待實踐的檢驗,還有許多工作要做,比如課程開設的師生反饋情況、師資的聘請、與其它課程的銜接等等,這些都需要實踐的沉淀與積累。不過筆者相信,只要把握住本專業的培養方向,重慶人文科技學院音樂學專業器樂教學在這方面的改革最終會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果。
基金項目:
本文為重慶市教育科學規劃項目《重慶農村基礎音樂教育師資建設與高師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成果。項目主研:羅靜,項目編號:2012-GX-174。
參考文獻:
[1]周世斌.不應再被忽略的器樂教學[J].人民音樂,2012,(08).
[2]韓宏.淺議新時期課程理念下的中小學器樂教學[J].音樂天地,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