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夏
說起“非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可謂家喻戶曉。子從父業,郭德綱的兒子郭奇林(藝名麒麟),自小喜愛相聲,拜知名相聲演員于謙為師,目前在德云社擔任主要演員,代表作品有《學聾啞》《雜學唱》《四大須生》《白蛇傳》等。談到兒子郭奇林的教育問題時,郭德綱表示,他從來沒有“望子成龍”的心理,最不希望兒子做的兩件事就是惹禍和出人頭地。
現在很多明星子女闖禍“坑爹”,郭德綱卻防微杜漸,從小就對兒子嚴格要求。對于兒子,郭德綱的要求不高,“有個手藝就好,能糊口就行,不指望他揚名立萬,但他必須要讀書。”下面,讓我們看看郭德綱的育子經吧!
要對得起買票的人
2011年6月,郭德綱之子郭奇林正式宣布退學并加入德云社說相聲,此后就常常出現在德云社的各類演出中做助演。然而前晚,郭奇林在岳云鵬的相聲專場助演時,卻因為沒有選對段子導致現場氣氛冷淡。對此,郭奇林十分內疚,第二天,郭奇林發微博向大家道歉,父親郭德綱轉發了微博,并對其嚴加教育。
郭奇林發布微博稱:“昨晚,師哥@岳云鵬于保利劇院舉辦了相聲專場。我作為助演,與搭檔@閻鶴祥 表演了《陰陽五行》。但我考慮不周,此節目并不適宜在大劇場商演,導致氣氛較溫。由于我的失誤,既未活躍氣氛,又未展現自我。在這里向岳師哥與觀眾致以深深的歉意,希望大家原諒,學生定當加倍努力,回報觀眾。”微博發出后,很多網友表示很贊賞郭奇林敢于認錯的精神,并鼓勵他繼續努力。
令大家意想不到的是,十分鐘后郭德綱轉發了兒子這條微博,并公開教育兒子,他說:“為此事昨晚大罵他到半夜,憑什么考慮不周?觀眾花錢買票了,就必須對得起人家。天下說相聲的都能胡說,唯獨你不能。第一你是我兒子,第二你是德云社的。在合適的場合用合適的技巧說合適的相聲,才是真正的相聲藝人。蠢子無知,糊涂至極。僅此一次,下不為例。”
郭德綱說,他并不像溺愛其他徒弟一樣,反而更多的是鍛煉兒子。“我之前對徒弟都很溺愛,但對郭奇林還真沒有溺愛,在我家里有好吃的都是大伙先吃,別人都吃完了郭奇林再吃。我對郭奇林一樣嚴加管教,從小就這待他。怕他飛揚跋扈欺負人,在外面被別人欺負怎么辦?這樣從小讓他低調,懂得謙讓。”
規矩可以不遵守,但是不能被毀滅
郭德綱透露因為郭奇林不會像自己吃那么多苦,所以性格中也沒有他那么強硬。“我們家庭其實是很傳統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從小就在這個教育下成長起來。我也如此。”
2013年,郭德綱一條談“規矩”的微博在網上引起眾多網友的共鳴。不少網友表示贊同,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要從小時養成。
很多網友在網上稱,為了這些“規矩”,小時候都沒少挨打,現在輪到自己做家長了,想讓自己的“熊孩子”嚴格執行,卻很困難。
郭德綱微博說:
一日與師哥王少立先生聊天,提起我兒麒麟一勁夸獎。“少爺挺懂事”“怎么呢?”“每次見面都知道站起來打招呼”“這不應該的嗎?”“唉,現在的孩子們凈不懂規矩的”我愣了一下,細細咂摸“規矩”這兩個字……
人活一世是要有規矩的。有禮數有體統,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在街上走,穿著打扮看娘的手藝,說話辦事顯出爹的教導。
全家人圍坐用餐,大人不動孩子不能動。長輩坐正中,其他人依次而坐,一般來說夫妻要挨著。有的孩子得寵,可以挨著老人,但坐椅不可高于長輩。吃飯坐哪就不能再換,端著碗滿處跑那是要飯的。不許用筷子敲盤碗,也有乞丐之嫌疑,在外吃飯這叫罵廚子。喝湯不許吸溜,吃飯不許吧嗒嘴,要閉上嘴嚼。兒時的郭麒麟常因吃飯出聲音而被呵斥。夾菜只許夾前面的,不許過河。許騎馬夾,不許抬轎夾。騎馬指的夾浮頭的菜,抬轎是抄底,那為下作。吃烙餅不許從中間吃,咬一洞像紙錢,老人不開心。筷子不許立插米飯中,因為象征香爐,只有死刑犯的辭陽飯才這樣插筷子。吃飯時,手要扶碗,決不許一只手在桌下。家有客人,要謹記茶七、飯八、酒滿。客人添飯時一定不能說:還要飯嗎?必須問:給您再添點?當然,講究是赴宴一般不添飯。
上人家串門,敲門時先敲一下,再連敲兩下,急促的拍門屬于報喪,本家必不悅。遞剪子時要手攥剪子尖兒,把剪刀柄讓給對方。與人拍照合影,輕易不要手搭對方肩膀,除非是長輩疼孩子方可。
另外,大人教育孩子還有許多瑣碎事。不許叉腿待著,不許咋咋呼呼,不許嘬牙花子,不許斜著眼看人,老話說眼斜心不正。不許擼袖子挽褲腿,不許抖腿,所謂男抖賤女抖浪。與人交談必須稱您,第三人稱尊稱要說怹。
規矩可以不遵守,但是不能被毀滅。
對兒期望:“餓不死就行”
郭德綱表示,自己還沒想過讓兒子接班德云社,“畢業那會兒想讓他去讀書,他想說相聲,那就說唄,有手藝就是了。”
話雖如此,談及兒子是否有天賦時,郭老師還是很驕傲地表示“天賦這個遺傳的東西你得承認,這不是說學來的,所以說從這個角度出發還是有天賦。”至于希望兒子將來發展成什么樣,“無所謂,餓不死就行。”
問及是否會對兒子有所提點時,郭德綱用一如既往的幽默表示,不提點。“兒子記住了出去別殺人”,這還用說嗎?我們家是一個特別傳統的家庭,而且秉承了很多中國的傳統文化,所以說實際上我們是念書人的家庭,包括郭奇林的教育都是從小在這當中成長起來的。好多人說“郭德綱沒文化啊,他就是個土匪”,他們說這我就樂,你看我是個什么人,取決于你的素質。
我們家吃飯一弄二十幾個人吃飯很正常,從小就是有什么好吃的先記著外人,哪怕家里送家具的來了,都是人家先吃,吃剩下的才是郭奇林。所以今天郭奇林無論到哪兒都是,“這個我可以吃嗎?”為什么要這樣呢?就是從小告訴你不能欺負人,在家里你把他教訓好了,遠比他出去讓人打一頓花瓜似的你心里更心疼,你舍不得管就會有人舍得管,挺好的。
在談到兒子的教育問題時,郭德綱表示,他從來沒有“望子成龍”的心理,最不希望兒子做的兩件事就是惹禍和出人頭地。現在很多明星子女闖禍“坑爹”,郭德綱卻防微杜漸,從小就對兒子嚴格要求。對于兒子,郭德綱的要求不高,“有個手藝就好,能糊口就行,不指望他揚名立萬,但他必須要讀書。”
為兒寫家訓
兒子郭奇林18歲生日時,郭德綱在微博中寫家訓告誡兒子,舐犢情深可見一斑。
郭德綱透露自己其實并不愿兒子從藝,奈何兒子有此志向,故不加阻攔。對從藝圈乃至人世間風氣,他連發感嘆“登天難,求人更難。黃連苦,無錢更苦。”他語重心長地囑咐兒子做人、從藝、交友的道理:“江湖險,人心更險。春冰薄,人情更薄。一入江湖深似海,從此節操是路人。有人夸你,別信。有人罵你,別聽。”
可憐天下父母心。郭德綱此番贈與兒子的成人禮可謂誠懇之至,字字珠璣。普通人教子尚且是個棘手的活,更何況是深受大眾關注的明星,看來,郭德綱此時是“望子成龍”心切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