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梁
結婚后不久,老媽和老婆的關系緊張起來。開始的時候,兩個人都把我當成發泄對象,都背著對方向我訴說不滿。老媽說:“你這個老婆,做的那個飯啊,沒滋沒味,不知道以后的日子咋過。”老婆說:“我做飯的時候,你媽虎視眈眈盯著,弄得我怪不自在的。”
漸漸的,兩個人都把我視作無物了,面對面較上勁了。都說三個女人一臺戲,可一對婆媳每年就可以上演365集加長版電視連續劇。
這不,又開始了。婆:“你買的西紅柿多少錢一斤?”媳:“兩塊八。”婆:“我的天!兩塊八我能買兩斤了。”媳:“你買的西紅柿個兒太小。”婆:“小怎么了,小照樣吃,大的還要切成小塊呢!”聽聽,俗吧。不俗的在后頭,馬上就開始上綱上線。媳:“書上都說了,水果蔬菜要選品相好的,那些歪瓜裂棗都對人體不好。”婆:“哪兒那么多書上說,過日子嘛,就得精打細算,一分錢都要花到刀刃上。想當年家里條件不好的時候……”是我該出場的時候了。
我跳到兩個人中間,首先肯定了老媽,誰讓咱孝順呢,百善孝為先。我說:“媽買菜最精明,每次都能花最少的錢,買到最好的菜。”然后我對老婆說:“趕明兒買菜,你陪媽去,多跟老人學學。買菜的錢你出,反正你也有的是錢。”老媽聽了臉上樂開了花,老婆噘著嘴偷偷用眼睛使勁瞪我。我趕緊把老婆拉到一邊說:“明兒買什么菜,聽媽的,多跟她學,吃不了虧。”
按說我這一招不算高明,可第二天兩個人回來的時候都高高興興的。老婆本不在乎花錢多少,關鍵是她得到了尊重。老媽呢,有兒媳婦出錢,自然也樂得聽兒媳婦的。老婆還說:“今天跟媽學了不少買菜知識呢,媽可會還價呢!”老媽也說:“你們年輕人就是講究,連買菜都挑最好看的。還是好看的好。”我這招,抓住了兩個人的心理需求,還讓兩個人共同協作,在戰斗中培養“革命友誼”。其實也很簡單,兩個人都希望花最少的錢買最好的菜,目標一樣,自然勁兒往一塊使。
還有一次,我剛下班,老媽就向我抱怨:“不知誰惹著她了,進門就板著臉。”我趕緊回屋問了問老婆,然后告訴老媽說:“她工作不順利,在外面受了委屈。”一句話,說得老媽心軟了,她默默到廚房做了一大桌好吃的。我湊到老婆身邊輕輕說:“快去吃飯吧!媽特意為你做的。”老婆到了飯桌前,看到一桌子飯菜都是她愛吃的,眼淚唰地掉了下來。經過我的從中“斡旋”,老媽和老婆的心又貼近了。我這招叫做“曉之以理”,人都是講道理的,只要把話講清楚,自然就會相互理解。
當然偶爾兩人也會有小爭吵,每當這時,我就做出可憐兮兮的樣子,用哀求的語調說:“老媽老婆,這個世界上我最愛的兩個女人,也是最愛我的兩個女人,你們忍心讓我夾在中間難受嗎?”她們看著我夸張的表情,都忍不住笑了。我這招叫做“以情動人”,因為親人之間,情最能打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