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月霞 曾 潔 羅序峰
廣東省中山市博愛醫院兒科,廣東中山 528400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人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是我國法定報告管理的丙類傳染病[1]。國內外對手足口病的感染因素及干預都有較多的研究報道。手足口病與病原學,社會環境,生活習慣等因素有關[2],本研究對2012年1~12月入住本院的三歲以內的手足口病患兒的家長及同期在兒童保健科進行體檢的健康兒童進行對照,發問卷調查,現將調查結果匯報如下。
2012年1~12月入住我院兒科病房的手足口病的1~3歲的手足口病的患兒共100例,城區和城區結合部50例,農村50例,所有患兒診斷均符合《實用兒科學》第7版HFMD的診斷標準[3],對照組是同期在我院兒童保健科體檢的健康兒童100例,城區和城區結合部50例,農村50例。所有家長均無神經精神疾病,智力正常,具有可比性。
采用自制問卷調查表進行調查。自制問卷調查表包括:家庭衛生情況、家庭衛生意識、家庭人數、衛生條件、主要照顧者文化程度、心理狀況、家庭居住環境、是否受過手足口病健康教育,主要照顧者文化程度9個方面進行調查。采用專人負責調查,調查表應采用統一指導語,由家長獨立填寫,對于文化程度低者,由調查者逐條讀給家長聽,讓其獨立做出選擇。調查者在入院當時發放問卷,受試者當場完成后收回,共發放200份,收回200份,問卷有效收回率100%。
數據采用應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兩組間率的比較用x2檢驗;兩組間定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家庭因素中的衛生情況,家庭衛生意識、衛生條件、心理狀況、居住環境、是否接受手足口病相關教育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家庭人數,主要照顧者年齡及主要照顧者文化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城區手足口病兒童與健康兒童家庭因素的原因分析
家庭因素中的衛生情況,家庭衛生意識、家庭人數、衛生條件、心理狀況、居住環境、是否接受手足口病相關教育比較差異有統計學差異(P<0.05),主要照顧者年齡及主要照顧者文化程度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農村手足口病兒童與健康兒童家庭因素的原因分析
家庭因素中的家庭衛生意識及主要照顧者文化程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衛生情況,家庭人數、家庭衛生意識、衛生條件、心理狀況、居住環境、是否接受手足口病相關教育、主要照顧者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家庭因素對手足口病患兒有一定影響,但是城區與農村手足口病的影響的家庭因素不盡相同。在城區,影響手足口病發生的主要家庭因素:家庭衛生情況、家庭衛生意識,衛生條件、心理狀況、居住環境,是否接受相關健康教育。在農村影響手足口病的主要家庭因素:家庭的衛生情況、家庭衛生意識、家庭人數、衛生條件、家庭成員的心理狀況、是否接受相關健康教育。通過此次調查,本研究認為,醫護人員應將患兒家庭視為一個整體,因為家庭代表著與疾病病因,治療和預防有關的社會背景,可以對控制疾病提供必要的社會支持[4],調查表明:家庭衛生情況,衛生意識、衛生條件、居住環境好,家庭成員心理狀況能科學對待,接受過手足口病相關知識教育的家庭[5-6],小兒不容易患手足口病。而城區與農村患病兒童比較恰恰驗證了這一點。在農村影響手足口病的家庭因素里比城區家庭因素多了家庭人數這一因素,這可能與農村都是居住自建房,幾代人同住一屋,而導致衛生條件不好有關。由于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主要活動空間是家庭、學校、游泳場等公共場所,家庭因素對手足口病患兒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表3 城區與農村的手足口病兒童家庭因素的原因分析
手足口病(HFMD)是一種兒童傳染病,可發生于全年,夏秋季易流行[7]。兒童患病時,家長扮演著重要的角色[8]。從表 1、2、3 中調查可發現:(1)在家庭衛生情況及衛生條件方面:患病兒童城區不好的占50%,農村占28%;家庭衛生條件方面農村患病兒童不好的占28%,38%;可見改善家庭衛生條件,提高家庭成員衛生意識,對防控疾病的發生很重要,應當做好清潔衛生,飯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看護人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處理污物;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應充分清洗[9]。(2)心理狀況方面:患病兒童焦慮緊張城區占68%,農村占70%,這與相關調查研究相符合[10]。家長處于高水平焦慮狀態,直接影響了患兒的治療和康復。家長護理干預是HFMD患兒疾病治療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對穩定患兒情緒及病情緩解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實施心理干預計劃時,我們對患兒家長進行了系統的健康教育并給予心理支持,注意與家長的互動和交流,了解其心理狀態及其所擔心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安慰和支持,減輕家長的焦慮癥狀,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及護理[10]。(3)健康教育方面:患病兒童未接受手足口病健康教育的城區占84%,農村占90%。這也強調了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健康教育是一種有計劃、有目標、有評價的系統教育活動,能幫助人們形成正確的行為和觀念,促進身心健康[11]。獲取健康教育方式有多種,以家長通過電視學習途徑的最多,其他途徑獲取的比例較低[12]。因此加強電視有關手足口病知識的宣傳,對廣大患兒家長手足口病知識的掌握具有重要意義[13]。但居民通過其他途徑獲取的比例較低。本研究認為,要最大程度上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治宣傳工作,就務必要采取所有有效的宣傳途徑,使居民可以通過不同途徑學習相關知識,以更大程度地提高宣傳效率[12]。如將手足口病的相關知識印刷成冊,發放給家長閱讀,也是一種很好的宣傳途徑[14]。同時醫院應加大相關科室醫生護士培訓,做好人文關懷。定期組織健康教育講座,指導并教會家屬如何正確洗手,營造良好的人文關懷氣氛有利于緩解患者的陌生、恐懼感[15]。同時做好患兒的健康指導、疾病監測,加強護理工作,有利于幫助患兒恢復健康。
因此在注重手足口病患兒軀體疾病治療的同時,及時地對手足口病患兒家長強調這些家庭因素對手足口病的影響,讓家長改善家庭衛生條件,提高衛生意識,告知家屬不良情緒及心理會影響對患兒的照顧效果,同時根據家長的年齡及文化接受程度,采取個性化的教育方式加強健康教育[16],通過護理手段的干預,提高易感人群的保護能力[17],促進患兒早日康復。
[1] 衛生部.手足口病預防控制指南(2009版)[EB/OL].[2009-06-04].http://www.gov.cn/gzdt/2009-06/04/content_1332078.htm.
[2] 李亮,許可,祁賢,等.兒童手足口病影響因素病例對照研究 [J].中國公共衛生,2011,1,27(1):75-77.
[3] 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802-810.
[4] Doherty WJ,Barid MA.Family therapy and family medicine[M].New York:Guilford press,2003:138-159.
[5] 文育英.健康教育在手足口病患兒家屬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6(12):114-115.
[6] 劉曉偉.對小兒手足口病家庭預防的調查與探討[J].中國療養醫學,2011,20(1):89-90.
[7] 顧友梅.小兒傳染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54.
[8] 胡永杏.患兒家長心理特點及護理對策[J].國際中華神經精神醫學雜志,2002,3(2):156-157.
[9] 韋利紅,彭桂嫦.手足口病患兒家屬的健康教育[J].現代護理,2010,7(2):93.
[10] 王春芳.家長焦慮心理干預對手足口病患兒康復的影響 [J].醫學信息,2010,1(1):107-108.
[11] 向燕卿.護生實施健康教育的影響因素及對策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07, 25(23): 103-104.
[12] 薛潔,楊玉亭.手足口病患兒家長問卷調查及分析[J].中華全科醫學,2010,12,8(12):108-109.
[13] 杜慧,李萍.手足口病患兒家長知識,態度及行為特征的分析 [J].中華全科醫學,2009, 7(7):746-747.
[14] 吳景梅.112例手足口病患兒收治的應急管理與護理 [J].當代護士,2009(1):38-39.
[15] 孫愛俠.116例手足口病患兒護理體會[J].中華全科醫學,2009,7(9):1015.
[16] 王慧,梁瑛琳,劉秀梅.脊柱側彎患兒父母心理狀態的調查分析及護理對策[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8,25(1B):28-29.
[17] 林靜.對手足口病病健康教育的探討[J].科技信息,2009,1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