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玉林陳建英葉愛霞郭清厚陳麗霞
1.廣東省湛江市第二人民醫院手術室,廣東湛江524003;2.廣東省湛江市第二人民醫院眼科,廣東湛江524003;3.廣東省湛江市第二人民醫院普外科,廣東湛江524003
品管圈活動在白內障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莫玉林1陳建英2▲葉愛霞3郭清厚1陳麗霞1
1.廣東省湛江市第二人民醫院手術室,廣東湛江524003;2.廣東省湛江市第二人民醫院眼科,廣東湛江524003;3.廣東省湛江市第二人民醫院普外科,廣東湛江524003
目的探討品管圈活動在白內障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6~12月在本院手術室行白內障手術治療的200例患者作為品管圈活動前組,2014年1~6月在本院手術室行白內障手術治療的200例患者作為品管圈活動后組。成立品管圈小組,選定“降低白內障手術并發癥發生率”作為活動主題,對白內障手術并發癥發生現狀進行分析,找出影響白內障手術并發癥的因素,制訂相應的護理措施并執行,比較品管圈活動前后的白內障手術并發癥發生率。結果實施后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5%,顯著低于實施前的5.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實施后的護理滿意度及護士綜合能力評分顯著高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品管圈活動能夠降低白內障手術并發癥發生率,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和護士綜合能力。
品管圈活動;白內障手術;并發癥
品管圈是由同一工作現場內、工作性質相類似的基層人員所組成,應用品管工具進行分析、解決工作場所的關鍵性問題,以達到業績改善之目標,中層以上干部不組圈,但要扮演支持、鼓勵、關心輔導等角色[1]。白內障手術治療的主要并發癥有后囊膜破裂、后囊膜撕裂、虹膜損傷、切口滲漏、切口燒灼傷、眼內感染、后囊膜混濁等,影響患者的手術效果和預后恢復[2-4]。減少白內障手術治療的并發癥,促進患者快速恢復,縮短住院時間,減輕患者及社會的經濟壓力是醫療護理服務面臨的重要課題。本院將品管圈活動應用于降低白內障手術并發癥發生率的護理工作中,取得了較好效果。
1.1 一般資料
本科有25名執業護士,年齡20~42歲;文化程度:本科2名,大專15名,中專8名;職稱:副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師11名,護師5名,護士8名。選取2013年6~12月的200例白內障手術治療患者作為品管圈活動前組,其中男性120例,女性80例;年齡為18~64歲,平均(35.7±10.8)歲。選取2014年1~6月的200例白內障手術治療患者作為品管圈活動后組,其中男性115例,女性85例;年齡18~64歲,平均(36.4±10.8)歲。兩組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成立品管圈小組:以自愿的方式成立品管圈小組,圈名為白內障圈,投票選舉出圈長1名,每周五集中開圈會,會議時間控制在45min左右。②選定主題:由圈員提出4~5個問題,集體討論并對每個問題進行評分,選出最高分值的問題作為本次活動主題,最終確定“降低白內障手術并發癥發生率”為本次活動主題。③制訂品管圈活動時間:本次品管圈活動時間為2014年1~6月,以周為單位。④白內障手術并發癥發生情況:對白內障手術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總結,查找原因并制訂相應對策。⑤目標值確定:制訂本次活動的目標,即降低白內障手術并發癥發生率。⑥原因分析:找出影響白內障手術并發癥發生率的相關因素,根據影響因素制作魚骨圖,最后確定影響白內障手術并發癥發生率的主要因素。⑦制訂對策:針對目前影響白內障手術并發癥發生率的因素進行討論,制訂對策。對患者進行健康宣傳教育,介紹主刀醫生和手術室目前的技術水平,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病房內空氣要清新,溫度、燈光適宜,地面清潔干燥,病床整潔干凈,以便讓患者感到舒適、溫馨、安全、放心;向受檢者說明手術治療的基本過程等;強化護士工作責任心,主動與患者溝通,態度和藹,積極幫助患者解決存在的問題。⑧對策實施及自我檢討:每周在圈會上對實施措施進行討論,評估措施實施效果,總結工作中存在的問題。⑨效果確認:效果確認分為單獨效果確認和總體效果確認。每一個對策實施的單獨效果,需通過合理化建議管理程序驗證,最后總結編制成合理化建議實施績效報告書,進行效果確認,對無效的對策需開會研討決定取消或重新提出新對策。⑩標準化:效果確認后,若對策有效,應繼續維持改善后的成效,并將改善的操作方法加以標準化,制訂相應管理制度,建立起標準操作流程[5-6]。?檢討與改進:品管圈活動結束后,討論活動過程中發現的每個步驟優缺點,確定今后工作方向,為日后活動改善提供參考[7]。
1.3 評價指標
1.3.1 并發癥包括后囊膜破裂、后囊膜撕裂、虹膜損傷、切口滲漏、切口燒灼傷、眼內感染、后囊膜混濁等。并發癥發生率=并發癥發生人數/總白內障手術人數× 100%。
1.3.2 護理滿意度評分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括手術室介紹、手術室護理、服務態度、住院環境、健康教育等5個方面,共10個條目,每個條目評分分為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3個等級,對應的分值分別為10、5、2分,全部滿意總分為100分。
1.3.3 護士綜合能力評價自行設計評分表,對每個圈員進行活動前后調查,主要內容包括應用品管圈方法、團隊凝聚力、積極性、溝通能力、自信心、責任心、理解能力、參與意識等8個項目,每個項目分值為2~10分。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實施前后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實施后的白內障手術并發癥發生率為1.5%,顯著低于實施前的5.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1)。

表1 實施前后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n(%)]
2.2 實施前后護理滿意度及護士綜合能力評分的比較
實施后的護理滿意度及護士綜合能力評分顯著高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2)。
表2 實施前后護理滿意度及護士綜合能力評分的比較(分,±s)

表2 實施前后護理滿意度及護士綜合能力評分的比較(分,±s)
組別護理滿意度護士綜合能力實施前實施后t值P值91.6±2.2 94.5±1.4 15.728 0.000 42.1±4.5 62.8±6.1 12.212 0.000
3.1 品管圈活動提高了護士的綜合能力
品管圈活動最珍貴、最難做到的就是圈員們的自動、自發精神,如果圈員們是被動或者由上往下督促進行工作,必定會使品管圈活動的效果大打折扣[8-9]。本次活動強調讓圈員自動、自發地參與活動,使圈員享有更高的自主權、參與權、管理權等。護理質量管理主要由全體圈員參與,共同討論、共同管理,以達到集思廣益的效果。本科通過開展品管圈活動,充分調動護士參與護理質量管理的積極性,對當前存在的護理質量問題出謀獻策,參與、制訂、整改并實施,讓其感到存在的價值,有被尊重、被認可、自我價值實現的成就感,以便激發更高的工作熱情,增強工作責任心。在開展品管圈活動過程中,邀請品管圈管理專家到本科進行授課培訓,培訓內容主要有資料收集、原因分析法、實施步驟與方法、品管圈七大手法等[10-11],通過培訓提高護士的理論知識。參與活動的護士在每周的圈會上積極發言,提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發揮創意,同時積極與同事溝通,交換意見,既融洽了同事間的關系,也建立了良好的人際關系,提高了護士凝聚力。圈員在活動中接受教育訓練,積極提升自己的問題改善能力,本研究結果顯示,護士的綜合能力評分由(42.1±4.5)分提高到(62.8±6.1)分,這與相關文獻報道結果一致[12-14]。
3.2 品管圈活動降低了白內障手術并發癥發生率
本次活動有20名護理人員參與,通過頭腦風暴,出謀獻策,建立科室的基礎護理質量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基礎護理質量監督與評價機制,強化各級護理人員的管理意識[15]。品管圈活動的主要特點是在臨床護理工作中不斷完善工作流程和制度,將工作標準化,對護理工作進行目標管理和量化管理。本次活動通過改變舊的護理管理模式,實施品管圈管理流程,對影響白內障手術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討論,對存在的問題通過圈會議共同討論、制訂措施,取得了較好效果,白內障手術并發癥發生率由5.5%降低到1.5%,提示品管圈活動是持續提高護理工作質量行之有效的科學管理方法[16-17]。
3.3 品管圈活動提高了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國內研究文獻報道,通過實施品管圈活動能明顯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18-20]。本次品管圈活動引導護理人員樹立“以患者為中心,提高護理質量”的理念,對患者進行麻醉知識宣教,評估患者的健康狀況,在檢查過程中和檢查后盡量讓患者保持放松的心態,改善患者檢查后的舒適度,提高患者對檢查的耐受性;增強護理人員的主動服務意識,讓患者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使護理效果得到患者及其家屬認可,進而改善了護患關系,護患溝通順暢,因此,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明顯提高。實施品管圈活動后,白內障手術并發癥護理滿意度綜合評分由(91.6±2.2)分提高到(94.5±1.4)分。
3.4 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本科目前尚屬于品管圈探索的初始階段,活動初期大家經驗較少,認識不高,對活動的主題意義欠明確,部分護理人員認為開展品管圈活動會增加日常工作量,占用時間多。此外,醫院對這方面活動的開展持異議態度,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護理人員的情緒和開展品管圈活動的熱情。實踐證明,醫院的重視及各部門的配合是活動成功開展的關鍵,因此醫院應建立良好的激勵機制與培訓制度,在人力、物力上給予一定支持,把護理管理創新納入績效考核。
綜上所述,質量管理是一個動態的變化過程,一期品管圈活動的成果總結并不意味著終止,問題的改善沒有終點,因此,應不斷發現新問題,設定新目標,開展階梯式遞進質量管理,以達到質量持續改進的目的。
[1]張幸國,王臨潤,劉勇.醫院品管圈輔導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2]陳湘,莫麗勤,韋永金,等.品管圈活動對提高護理質量的影響[J].微創醫學,2012,7(6):681-683.
[3]江世芳.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狀體植入手術護理工作體會[J].實用防盲技術,2013,8(4):178-180.
[4]詹娟.白內障術后并發眼內炎的原因分析與護理干預[J].吉林醫學,2010,31(30):5422.
[5]方妍.“品管圈”活動降低PICC導管留置期間并發癥發生率結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3,8(24):232-233.
[6]鄢雨英,林莉莉,鄭佳音.品管圈活動對提高護理病歷書寫完整性的效果觀察[J].護理與康復,2013,9(7):624-626.
[7]周莉梅,趙小娟.品管圈在老年COPD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28):132-133,136.
[8]莫眾,鄧嘉,劉彥.品質圈活動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0,7(35):142-143.
[9]劉庭芳,劉勇.中國醫院品管圈操作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1-3.
[10]徐春琴,周世霞.品質圈活動在搶救車管理中的應用[J].臨床護理雜志,2010,9(5):66.
[11]孫里,高雅琨.品管圈活動降低持續性非臥床腹膜透析患者低鉀血癥發生率的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5):539-540.
[12]黃小梅,田清燕,冼群,等.品質圈活動在口服藥樣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2,23(5):53-54.
[13]洪欽,趙麗,譚小云,等.品管圈在骨科患者基礎護理服務中的實踐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30(10):52-54.
[14]向邱,徐素琴,張子云,等.品管圈活動在呼吸重癥監護病房的應用與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13,13(2):104-105.
[15]陳懿帆,高志英.品管圈活動對提高外周靜脈留置針安全留置時間的效果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6):90-91.
[16]黃群,周凱云.品管圈在提高燒傷病人床單元舒適度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14):1692-1693.
[17]劉光娣,陳軍軍,田永明.品管圈管理在提高ICU護士抬高床頭依從性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31):3814-3815.
[18]周凱云,陳湘玉.品管圈活動用于臨床護理人性化服務的效果評價[J].中華全科醫學,2011,8(8):1057-1058.
[19]紀艷菊,鄭雷雷.品管圈對于提升護理管理質量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學,2015,21(1):17-18.
[20]伍慧.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滿意度中的運用[J].當代醫學,2014,20(5):17-18.
App lication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in patient undergone cataract surgery
MO Yu-lin1CHEN Jian-ying2▲YE Ai-xia3GUOQing-hou1CHEN Li-xia1
1.Operation Room,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Zhanjiang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Zhanjiang 524003,China; 2.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Zhanjiang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Zhanjiang 524003,China;3.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Zhanjiang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Zhanjiang 524003,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in patient undergone cataract surgery.M ethods 200 patients undergone cataract surgery in our operation room from June to December 2013 were selected and classified into prior-group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200 patients undergone cataract surgery in our operation room from January 2014 to June were selected and classified posterior-group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Group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was established and reduction of incidence of 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cataract surgery as activity theme was designed.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cataract surgery was analyzed in order to find the related factors,corresponding nursingmeasures for implementation was formulated,and the incidence of 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cataract surgery before and after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y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 after implementation 1.5%,which was lower than 5.5%before implementation,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1).The degree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the score of nurse′s comprehensive ability after implementa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implementation,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1).Conclusion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operative complication in cataract surgery,improve quality of nursing service aswell as nurse′s comprehensive ability.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Cataract surgery;Complication
R776.1
A
1674-4721(2015)04(c)-0146-04
2015-01-26本文編輯:祁海文)
廣東省湛江市科技計劃項目(2014B01159)
莫玉林(1978-),女,漢族,廣東省湛江市人,主管護師,研究方向:手術室護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