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瑛 輝
(山西路橋第一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探究道路橋梁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段 瑛 輝
(山西路橋第一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總結了道路橋梁施工階段應注意的問題,對道路橋梁中常出現的混凝土裂縫、蜂窩、麻面、氣泡等現象進行了研究,并從施工管理、質量、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論述了各種問題的解決措施,對推動道路橋梁的建設具有深遠的意義。
道路,橋梁,施工,建設
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與城市之間的往來也越加頻繁。在建設中國的鐵路和橋梁時,對于如何保證道路以及鐵路的建設中具有較好的施工質量以及較好的施工效率問題,是道路建設和建設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和解決的問題,因此本文就中國的橋梁建設和道路建設施工中的建筑材料管理、勞資雙方管理以及施工當中對于節能降耗的問題,在國家道路橋梁的建設發展基礎之上,進行了深入探討,對道路橋梁建設施工中影響質量和效率的重要問題進行了分析,同時就如何在道路橋梁的施工過程中,進行有效的工期、質量、安全的管理控制問題以及施工環境等質量維護體系問題,進行了大量的實證理論研究,在此提出分享。
1)道路橋梁施工階段必須注意的問題。a.在道路和橋梁施工階段中,基礎建設無疑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保證基層的施工質量而言,我們必須要做到嚴把調供調坡層的施工質量。同時,值得一提的是,調供調坡層在施工時,所采用的材料質量選取對于整體的施工質量影響重大,采購和選用符合具體施工條件的建筑材料,對于保證各環節之間的相互配合以及該層在施工完成后的平整性和堅實性而言,同樣具有深遠的影響。b.基層施工是整體施工當中的重中之重,嚴把材料質量關只是第一步,同時對基層施工當中的松鋪程度建設同樣要求嚴格,松鋪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其自身結構層的質量標準,因而,在進行松鋪施工時,要嚴格按照一定水量和碾壓進行整修,同時還需根據現場的實際工作環境進行分層夯實。c.在基層施工建設完成時,對于后續的養護工作,施工方也需嚴格按照施工流程進行科學、規范的養護處理,同時在采用麻袋進行養護的同時,可以適當地加入一些瀝青乳液實現進一步的保護和成型。如果施工環境中,因為交通條件的限制,養護工作不能正常開展,那么在此情況下,必須聯系交通部門對一些重車進行管制,同時對于重量較小的汽車的行駛速度必須規范在20 km/h,基層養護當中如果因為車輛行駛出現車槽或者發現基層堅實度不強的情況,應及時地安排工作人員進行修補維護,在此過程中也必須嚴格按照工作流程來進行。
2)道路橋梁中裂縫的形成。在道路和橋梁的施工環節,對于混凝土的使用是非常普遍的(如圖1所示),混凝土雖然十分耐用,但是在施工當中會由于各種原因,導致開裂情況的出現,而裂縫出現時間長且工作人員沒有進行及時地維護修整,那么對于以混凝土為主要建筑材料的建筑工程,必將會出現強度下降、承載力減弱等嚴重質量問題,從而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混凝土出現裂縫帶來的質量問題很多,然而當混凝土在出現極其細微的裂縫時,對于工程質量的影響是不太大的,但是對工程的外觀會有一定的影響,使人對建筑產生不可靠的感覺。筆者就針對混凝土當中常出現的裂縫問題進行了總結分析,后發現,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以下幾個原因:a.采購混凝土時對于質量關把控較為松弛,致使不合格的水泥流入施工一線,同時在骨料的選取中,為了降低施工成本和工期,因此在骨料選取時沒有進行嚴格的檢查,就近使用不經檢驗,這樣往往就會使得最后形成的混凝土出現裂縫等質量問題。b.施工人員技術欠缺,混凝土的配制難度雖然較低,但是工作人員在進行混凝土的配比時,是隨意的進行配調或者不結合實際材料標準,單憑經驗去進行,可想而知這樣制造出來的混凝土質量應該是何程度。c.施工人員在制造混凝土時,不規范的操作導致的混凝土質量問題,混凝土在進行澆筑灌漿時,工作人員用力過大或者不足會導致混凝土出現整體結構的不均勻,這種情況下制造的混凝土在凝固之后表面往往會出現大范圍的蜂窩、麻面。

3)道路橋梁建設過程中出現的蜂窩、麻面和氣泡現象。道路橋梁建設過程中,混凝土比較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局部的蜂窩、麻面和氣泡現象,這種不良現象產生的原因是混凝土結構的緊密性受到極大破壞。混凝土的結構緊密性受損,對于混凝土結構的強度而言也是極其不利的,使用這樣混凝土搭建起來的橋梁往往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體現的受力能力是嚴重不足的,并且這種情況在雨天等自然情況下很容易進一步惡化,長此以往下去甚至于會導致橋梁坍塌,路面損毀。結合上文所述,就以下幾個容易造成問題的環節筆者進行了分析:a.施工流程沒有嚴格按照標準來執行。b.混凝土澆筑過程當中存在紕漏,而最有可能出現紕漏的地方是振搗環節。c.混凝土的硬性質量存在問題。
1)完善施工管理。
在道路和橋梁施工初期,施工方和設計方就要對整個施工環節當中具體的問題進行實際的研究,一定要結合當時的實際環境如水質、氣候等自然條件,因為道路和橋梁的建設質量與這些外部因素是息息相關的,在此基礎之上制定完善的施工計劃是保證施工安全、穩定進行的重要保障。嚴格按照施工計劃完成施工,切不能為提升工作效率而對施工質量把控松弛。完善技術管理道路和橋梁的施工中,橋梁建設對于施工的技術要求是比較高的,在進行橋墩、墩身、主橋梁等環節建設時,要求技術人員不僅要在符合整體結構的前提下進行結構組建,同時還需要考慮到橋梁搭建過程中地質、水流等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嚴把質量控制和安全控制施工過程中,要保證工期和質量,同時還要保證施工的安全。安全問題責任重大,要求施工方必須有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來與整體的施工環節相互促進和協調[3]。
2)保證施工質量。
混凝土配調是保證施工質量的重要環節,水熱化自干過程中混凝土因為澆筑時的不規范,使得結構不合理,從而導致混凝土成型之后出現裂縫的情況時有發生。工作人員在進行混凝土澆筑時,要關注高水化過程中對水泥的影響,結合理論,混凝土最高的膨脹系數為50 ℃~80 ℃,但是在水泥分化的過程中混凝土內部的溫度在2 d~3 d內可高達50 ℃~80 ℃,工作人員詳細了解這些理論之后,在進行混凝土的澆筑時結合當日環境溫度,來進行最為可靠的混凝土澆筑,從而使得混凝土成形之后的裂縫現象大大降低,在最大程度上保證混凝土的成形質量[2]。
3)保證施工安全和環境條件。
道路或橋梁的建設過程中,施工安全永遠是第一位,因此施工方在保證施工現場的采光照明、環境溫度以及一些其他的施工環境問題時,要切實的考慮到施工人員對此類因素的需求,從而最大化程度的保證施工的安全。
4)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基層建設是重中之重,基層施工各個階段都需要進行嚴格把控檢驗,因而在基層的平整方面,有著嚴格的工序要求,在進行基層平整的過程中的面層鋪筑之前,工作人員要使用3 m直尺對基層表面進行檢測和整修,如果出現基層超出范圍的凹凸,就需要進行重新整平;同時面層的攤鋪對于基層表面的整潔也有一定的要求,進行具體施工之前,要安排工作人員對基層表面進行清掃整潔,確定沒有殘留物留存之后,再進行面層的攤鋪工作,如果工作人員在進行清晰整潔的過程當中,發現基層表面在清洗之后出現了明顯的下封層脫落,工作人員應該及時匯報,然后施工方要安排專人進行瀝青的重新填補。在面層攤鋪的過程中,要盡量保證其他施工環節對于基層表面的影響,從而確保基層攤鋪的完善。
當前環境處于中國歷史發展的重要時期,隨著城市化建設的不斷加快以及人們出行方式的改變,道路和橋梁的建設也就越加緊迫,因而筆者結合當前情況對中國的橋梁和道路建設路途中所存在一些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和參考方法,希望能夠為中國的橋梁和道路建設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1] 姚元軍.公路橋梁建筑項目現場施工管理之我見[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12):68-69.
[2] 張 正.關于橋梁施工安全生產與技術工作的問題探討[J].河北企業,2010(8):122-123.
[3] 朱群平.關于橋梁施工項目管理辦法的探討[J].交通標準化,2012(30):45-46.
On problems in roads and bridges construction and solutions
Duan Yinghui
(ShanxiNo.1RoadandBridgeEngineeringCo.,Ltd,Taiyuan030006,China)
The paper sums up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stages of roads and bridges construction, researches common concrete cracks, honeycombs, pockmarks, and bubbles, and indicates solutions from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quality,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so it is meaningful for promoting the roads and bridges construction.
road, bridg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2015-02-28
段瑛輝(1982- ),男,工程師
1009-6825(2015)13-0189-02
U44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