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偉 朱雙穎
(昆明學院城鄉建設與工程管理學院,云南 昆明 650214)
昆明市楊林古鎮的保護與開發建議
李金偉 朱雙穎
(昆明學院城鄉建設與工程管理學院,云南 昆明 650214)
介紹了昆明市楊林古鎮的氣候特點與地理位置,對楊林古鎮的特色構成進行了分析,結合楊林古鎮保護與開發現狀,給出了幾點古鎮保護和開發的建議,對提升該地旅游業發展水平及傳承該地的文化資源具有重要意義。
古鎮,文化,歷史,開發,保護
楊林古鎮坐落于昆明市東北部嵩明縣境內楊林鎮轄區,東與嵩明縣牛欄江鎮、南與宜良縣馬街鎮、西與官渡區小哨鄉、北與嵩陽街道辦事處相鄰。所處位置交通便捷,北邊距離嵩明縣城14 km,西南端到昆明市主城區約50 km,與昆明市長水國際機場相距15 km。這里有多條道路與鐵路直通昆明市主城,昆曲高速、新昆嵩高速、320國道、陽先公路、滬昆高鐵、貴昆鐵路等交匯于此。該區域屬于溫帶、暖溫帶、北亞熱帶混合型季風氣候,海拔1 910 m,年平均氣溫14.1 ℃,年均降雨量866.7 mm,無霜期222 d,全年日照2 073 h。
楊林古鎮為滇東古鎮之一,它因山而得名,域內有山名“石羊山”,山上怪石嶙峋,猶如森林,故取名為“羊林鎮”。元代以來改稱楊林,沿用至今,因古鎮處于重要的交通要道,自古均為入滇的古道驛站,境內山川秀麗,民風淳樸,沃野平疇。楊林古鎮是明代醫學家《滇南本草》作者、音韻學家蘭茂的故鄉,是馳名中外產有120多年歷史的楊林肥酒的產地,素有“滇東古鎮”“魚米之鄉”的美稱(見圖1)。

1)古鎮歷史悠久:據歷史記載,西漢初年,楊林就有人居住,唐朝時期楊林就以縣級單位存在,元明時期楊林就設千戶所,古鎮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2)古鎮保留有較好的老街風貌:老街街道布局為七街八巷,街道兩側均是100多年歷史的傳統明清式的老房子,現在依然居住著上千戶的居民,有著古樸的民風。
3)古鎮有兩大傳統名片:古鎮是明代醫學家《滇南本草》作者、音韻學家蘭茂的故鄉;古鎮是馳名中外的產有120多年歷史的楊林肥酒的產地,楊林肥酒自古以來在云南就有非常好的贊譽,是云南著名的歷史名酒之一。
4)古鎮文化濃厚:作為一個在滇中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的古鎮,楊林古鎮現在還留存有眾多的歷史文物古跡:蘭公祠、陳公祠、蘭茂墓、古縣城遺址、古代驛道遺址、水官橋、楊林驛站遺址、楊林書院遺址、《觀音寺碑記》碑、三宮(文昌宮、武顯宮、斗母宮)、三殿(大雄寶殿、關神殿、中岳殿)、四寺(太平寺、清真寺、觀音寺、如來寺)、七閣(文昌閣、魁星閣、九天閣、水云湘閣、桂香閣、玉皇閣、觀音閣)、八廟(城皇廟、龍王廟、五谷廟、財神廟、張飛廟、水官廟、東岳廟、山神廟)等。
5)古鎮傳統民俗豐富:在文體娛樂上,楊林古鎮有舞龍、腰鼓、秧歌等傳統民俗文化,在春節、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還有花會、燈會、賽歌會、文藝演出、勞動技能比賽等。
楊林古鎮雖然是云南省首批的60個旅游小鎮之一,但是,多年來卻沒有得到有力的開發,依然呆在深閨之中,不為外人所知,而且由于長期未能得到有效的保護及居住居民經濟發展的需求和保護意識的缺乏,老街的民俗風貌還面臨著越來越嚴重的破壞。
1)保護和開發應走長遠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始終堅持“保護在先發展在后,以發展促進推動保護”的原則,在保護和開發實施過程中,要全面貫徹落實長期性、連續性、獨特性,除險加固、修舊如舊的原則。
2)盡快建立古鎮的保護和開發管理機構。除楊林鎮人民政府需成立“楊林古鎮保護和開發管理委員會”外,建議同步建立“楊林古鎮保護和開發管理有限公司”,以便共同行使楊林古鎮的系統性管理經營、通過采用企業化運作的方式來實施對古鎮的保護、基礎設施建設和開發經營,逐步推動楊林古鎮的保護和開發管理工作走向系統化、專業化、規范化的道路。
3)加強對古鎮居民的遺跡和老街建筑保護意識的宣傳教育與引導。鎮政府應全面收集整理楊林古鎮的歷史文化資料,利用電視廣播、影視廣告、報刊雜志、宣傳手冊等多種方式,對居民和游客進行古鎮遺跡、傳統古建筑風貌的保護意識的宣傳教育與指導。
4)規范和控制古鎮周邊的建筑形式。古鎮周邊的新舊建筑應采取嚴格的統一風格、統一改造、統一綠化、統一管理方式,使老建筑與新建筑相協調,相互錯落有致,色調自然典雅,打造別具風格的古鎮特色。
5)規范和控制古鎮的商業活動。古鎮老街現居住有上萬居民,古鎮的大街小巷兩側均有較多的店鋪,為了加強對古鎮商業活動行為的控制和管理,鎮政府應以方便居民,維護古鎮歷史傳統風貌的角度出發,使店鋪的招牌、柜臺、裝修均與古鎮風貌相協調;對所有在古鎮內從事經營活動的居民進行全面的古鎮歷史傳統、文化傳承、風俗人情等培訓。
6)鼓勵傳統民族文化活動。大力修建文化展演場所,鼓勵傳統節日中的舞龍、腰鼓、秧歌、花會、燈會等傳統民間民俗文化的傳播影響。
7)重點打造兩大傳統名片。集中精力加大“蘭茂公祠”遺址的保護與開發經營,使其逐步成為云南省獨特的文化旅游品牌,同時,全面修復楊林驛站、楊林驛道、楊林書院等古代遺跡作為游覽觀光景點;加大傳統工藝研發和創新力度,嚴格控制肥酒品質質量,做好“楊林肥酒”的生產與銷售,使楊林肥酒重獲“楊林肥酒,天下獨有”的美譽。
隨著云南省建設綠色經濟強省、云南旅游“二次創業”、滇中產業聚集區等戰略的實施,楊林古鎮的區位優勢、交通優勢、旅游優勢將更加突出。借助于目前云南省大力建設旅游特色小鎮的機遇,楊林鎮政府應當依托楊林古鎮深厚的歷史文化、蘭茂文化、古鎮驛道遺址以及百年老街風貌等歷史人文景觀和自然風光景色,抓緊抓快實施打造滇中旅游名鎮,逐步提升當地的旅游產業發展水平,同時完善對楊林古鎮的歷史、文化資源的傳承及保護。
[1] 周學軍,武曉琳.古鎮的保護與旅游開發——以四川省雙流縣黃龍溪古鎮為例[J].四川大學旅游學院學報,2008,23(5):59-60.
[2] 曾 倩.歷史街區保護的真正含義——從磁器口概念設計引發的思考[J].重慶大學學報,2002,6(2):112-113.
[3] 龍 彬,易德琴.淺論復興后的重慶市磁器口古鎮的持續發展[J].重慶大學建筑學報,2005,23(4):77-79.
[4] 李 倩,吳小根,湯 澍.古鎮旅游開發及其商業化現象初探[J].旅游刊,2006,21(12):33-35.
[5] 王莉玲.中國古代建筑的風格及特點[J].山西建筑,2014,40(7):23-24.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suggestions for the ancient town of Yanglin of Kunming
Li Jinwei Zhu Shuangying
(UrbanandRuralConstructionandEngineeringManagementCollege,KunmingCollege,Kunming650214,China)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limate features and geographic location of ancient town of Yanglin, analyzes its characteristic components, and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ncient towns by combin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in Yanglin ancient town, so it is meaningful for promoting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inheriting cultural resources.
ancient town, culture, history, development, protection
2015-01-05
李金偉(1978- ),男,講師
1009-6825(2015)08-0024-02
TU-8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