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澤先
(柳州五菱柳機動力有限公司,廣西 柳州 545005)
通過對市場上比較成熟的一款全喂入收割機4LZ-2.0為對象進行觀察研究,在設計過程中計算中間軸的強度,為此類軸的校核提供參考。
圖1為14LZ-2.0收割機中間軸裝配圖

圖1 4LZ-2.0收割機中間軸裝配圖
中間軸的相關尺寸如圖2所示

圖2 中間軸的相關尺寸圖
圖3為中間軸的受受力分析圖

圖3 中間軸的受力分析圖
帶傳動為動力輸入,小帶輪d1=140mm,n1=2400 r/min,大帶輪d2=224mm,可得出該軸n2=1500 r/min。
(1)FE:V帶(動力輸入)作用在軸上的力

F0為單根 V帶處張緊力,式(1)為其計算公式,N;Z為V帶根數,由型號可得Z=5;α1為小帶輪包角。

式中,kα為包角修正系數;Pd為傳送帶設計功率;ν為帶速;q為V帶單位長度質量,查表得該V帶q=0.122包角修正系數kα由小帶輪包角確定中心距通過以下公式計算得出:


將d1=140,d2=224分別代入得中心距a=376.78;小帶輪包角 α=166.62°,據此查表得 kα=0.96。
Pd為設計功率,由以下公式計算:

其中,P1為額定功率,ΔP1為傳動功率增量,kl為帶長修正系數,三個參數可查表獲得:P1=6.53kw,ΔP1=0.36kw,kl=0.96,分別代入式(1-3)后計算得 Pd=31.75kW。
以上參數均代入式(1-2)即可計算得出單根V帶初張緊力F0=327.18 N,作用在軸上的力FE=3249.52 N。
(2)Fc:B2388普通輸出V帶作用在中間軸上的力

按上述作用力FE方式計算該力:
根 據 d1=140mm,P1=2.88kw,ΔP1=0.51,kα=1,kl=1.01,得Pd=3.42kw,q=0.17Kg/m,ν=11m/s,單根V帶初張緊力F0=253.75 N,作用在軸上的力Fc=507.5 N。
(3)FD:中間軸輸出鏈輪鏈條12A-1X176作用在軸上的力

其中,KA為工況系數,根據鏈傳動中等沖擊選取KA=1.4;Ft為鏈條有效拉力式中,P為鏈傳動的傳遞功率,ν為帶速。其中,Pd為鏈傳動的設計功率;P0為額定功率,通過鏈傳動轉速和型號查額定功率曲線表得P0≈16 kw;KZ為鏈數修正系數,由Z1=16查表得Kz=0.831;kp為排數系數,根據單條鏈傳動查表得Kp=1;將上述參數值代入計算得P=13.296 kW。帶 速 :ν=式 中 ,Z1=16;n1=1500r/min,P=19.05mm,代入計算得:ν=7.62m/s。
將P、ν值分別代入求得有效拉力Ft=1744.88N,作用在軸上的力FD=2931.4N。
(4)計算支承反力。
如圖4所示,如圖5所示。將力分解為水平分力和垂直分力:
支承反力

式中 d=43,b=49,l=658,c=75.5,代入各作用于軸上的力值得:FAX=4101.01,FAY=0,合成 FA=4101.01 N。

代入各參數值得:FBX=-3911.63,FBY=0,合成FB=3911.63N

圖4 水平面受力

圖5 垂直面受力
(1)確定危險截面,初步分析 I、II、III三個截面有較大的應力和應力集中,截面位置在圖2中有標注。
對稱循環疲勞極限軸材料選用 45鋼調質,σB=650 MPa,σS=360MPa, 可求得疲勞極限:σ-1b=0.44σB=0.44×650=286τ-1=0.3σB=0.3×650=195
脈動循環疲勞極限:
σ0b=1.7σ-1b=1.7×286=486
τ0=1.6τ-1=0.3×195=132
等效系數:

(2)截面I上的應力。
彎矩 M1=FC·a2+FD·a1
式中,a1=30,a2=73,a3=29.5,代入各作用力得:M1=124989.5
彎曲應力幅σa=σ=
將d=34 mm和M1值分別代入得:σ=31.8彎曲平均應力(對稱循環應力)σm=0
將d=34 mm和T值統一單位后分別代入得:τ=10.77
① 應力集中系數。 在截面I處,有軸直徑變化過渡圓角半徑r=0.2 mm,由Dd=3534=1.03 rd=0.234=0.0059和 σB=650MPa,從有效應力集中系數 Kσ和 Kτ值表中查出 Kσ=2.02,Kτ=1.36 。
表面狀態系數:
由加工表面的表面狀態系數β值表查得:β=0.92(Ra=3.2 μm, σB=650MPa)。
尺寸系數:
由尺寸系數 εσ和 ετ表查得:εσ=0.88,ετ=0.81 。
② 安全系數。設為無限壽命KN=1,由安全系數Sσ式計算得
彎曲安全系數:

扭轉安全系數:

復合安全系數:

許用安全系數:當載荷確定,應力準確情況下SP=1.3~1.5;當載荷不確定,應力不準確情況下SP=1.5~1.8。所以,復合安全系數>許用安全系數,截面I校核通過。
(3)同理算出截面II上的復合安全系數:

許用安全系數:當載荷確定,應力準確情況下SP=1.3~1.5;當載荷不確定,應力不準確情況下SP=1.5~1.8。所以,復合安全系數>許用安全系數,截面II校核通過。
(4)同理算出截面III上的復合安全系數:

許用安全系數:當載荷確定,應力準確情況下SP=1.3~1.5;當載荷不確定,應力不準確情況下SP=1.5~1.8。所以,復合安全系數>許用安全系數,截面III校核通過。
有較大應力和應力集中的三個截面校核均通過,由此可判斷得出該中間軸強度滿足要求。
[1] 成大先.機械設計手冊[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0.
[2] 哈爾濱工業大學理論力學教研室.理論力學 6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