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斯
一個發育正常的嬰幼兒,智力潛力是很大的。什么樣的教育手段可以使嬰幼兒的智力開發取得最佳效果?幾年來,我通過教育自己孩子的實踐,體會到知識能使孩子更聰明。而要使孩子如饑似渴地吞進那些對他有益的知識,關鍵在于盡早地激發孩子對知識的興趣,培養其求知欲。
對嬰幼兒的早期教育,從時間上說是越早越有成效。在孩子剛開始學話的時候,我就著手定向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在孩子剛會說“好”和“不好”這樣的詞時,我就用引導對比的方法讓他體會“好”是什么意思,“不好”是什么意思。如發現他喜歡聽什么聲音,就告訴他這聲音“好”聽;喜歡吃什么就告訴他這東西“好”吃,與此類似的還有“好看”“好玩”等。這樣,孩子很快就對“好”字有了認識,特別喜歡大人夸他是個“好孩子”。以后又結合小故事、小畫片或兒童電視節目等幫助他在頭腦里樹立“好孩子”的形象。
有一次,電視里播放兒童節目,孩子看到小朋友又唱歌又跳舞,完全被吸引住了。他問我:“爸爸,他們為什么能在電視里呀?”我便順勢告訴他;“這些小朋友都是好孩子,他們都喜歡讀書,還會寫字,所以他們能在電視里玩呢。”“爸爸,我也要讀書,我也要寫字,我也要當好孩子上電視!”識字的火花就這樣被點燃了。
當孩子要求學習的小火苗開始燃燒的時候,我并沒有急著馬上去教孩子識字,而是先抓緊做一些有利于他智力發展的其他工作。如先設法引導他對“字”產生感情,告訴他“字”是人的好朋友,“字”能說話,能告訴人許多事情,還會講各種好聽的故事。直到我感到“字”已經在他的頭腦里占有神圣的位置時,我才問他:“你愿意和字交個朋友嗎?”他斬釘截鐵地回答:“我愿意!”這時,我才正式開始教他識字。
孩子識字之后,讀了大量的書。為了吸引他讀書,我把孩子的名字“劉小斌”編成故事讓他讀,說劉小斌當了解放軍小戰士,騎上了小紅馬,成了戰斗英雄。孩子越讀越高興。閱讀的興趣鞏固了以后,他就開始讀小學語文課本,直到能讀《森林里的戰斗》《大街上的龍》《火劍》《張天翼童話選》等書籍。
書讀得多了,孩子的知識增長很快,思維和想象力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當他讀到《禿禿大王》時,書中有許多數字,如“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三千六百個妻子”等,他不懂,就跑來問我。我便趁機引導,告訴他數字很有用處,一個人掌握數學知識越多就越有本領。為了促使他產生學數學的欲望,每天晚上我都編一個有關數學的故事講給他聽,如“小小數學家”“數學大王吃西瓜”“小呆子怕數數”等。有趣的故事啟發了他,直到他扯著我的衣角拼命要求學的時候,我才領他進入數學王國。只用了8個月時間,孩子就攻下了小學所有的數學知識。
鄰居家有個孩子上初中了,我的孩子常和那個孩子一起玩。當他看見鄰居家的孩子讀著他不懂的英語時,噘著小嘴問我:“爸爸,我要學英語!”我針對他的心理狀況,告訴他英語的用途,引導他正確理解為什么要學英語。但糟糕的是我不會英語。我答應和他一起學,憑著他良好的智力基礎,奇跡還是發生了。兩年的時間,700多個晚上,孩子就能較順利地讀高中英語課本了。
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在孩子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我特別注意使用“表揚”這個手段。競賽也是提高孩子學習興趣的一個辦法,在孩子學習文化知識以后,他媽媽,還有其他一些同學經常同他舉行學習競賽。
從培養興趣,點燃求知欲,到形成學習習慣,孩子對學習越來越主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