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希才+++龔福海
近年來,貴州省雷山縣縣委、縣政府對農村的“土專家”十分重視,著力培養他們成為農民講師、村干部、致富帶頭人,“土專家”作為農村產業發展的“領頭雁”,助推“產業強村”的引路人,在帶領群眾轉型發展,共同致富奔小康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山崖開遍致富花
“巖縫陡壁養蜜蜂,日子過得甜蜜蜜。”2014年12月的一天,方祥鄉陡寨村農民講師李坪正向村民傳授養蜂技術。2005年,李坪利用巖縫山崖地理優勢養蜂,成為雷山縣有名的養蜂“土專家”。
李坪是陡寨村的老黨員,二十多年前,他常常忙完農活就到懸崖巖縫采蜂蜜,爾后拿到集市買錢貼補家用,在“一戶一技能”號召的引領下,李坪后來掌握了巖縫養蜂這一絕活,并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技術,進行專業化、規模化巖縫養蜂。他所養的巖縫蜂蜜質量好,深得廣大客戶青睞,產品供不應求,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蜂王”。他家的養蜂桶數已由原先的二十多桶發展到現在的一百多桶,每年收入四萬多元。
一家富百家學,一戶富帶一片。看到李坪發展巖縫山崖養蜂發家致富了,陡寨村的村民們紛紛向他學習養蜂技術,在他的指導下,陡寨村目前已有27個農戶發展巖縫山崖養蜂一千余桶,戶年均收入達1.5萬元。
花椒種植富農家
“花椒苗培育很有講究,從選籽到泡籽,從撒籽到幼苗管理,都要嚴格按照程序進行,如果疏忽了其中的一個環節,椒種很難長出幼苗或出苗后會枯黃病死。”大塘鎮喬仿村苗族農民黨員李昌和毫不保留地在向村民傳授雞花椒苗栽培與培育技術。
前些年,李昌和在自家庭院里栽種了4株雞花椒,每株收獲3千克生花椒,每千克可賣120元,這樣,年收入一千四百多元。李昌和嘗到了雞花椒種植的甜頭,便開始研究雞花椒栽培、嫁接和育苗技術,經過多年的試驗探索,總結出了一套培育雞花椒苗的成功經驗,并不斷擴大種植規模,成為附近十里八村的雞花椒種苗培育“土專家”。目前,他一共栽種雞花椒三百多株,盛產期年收入可達十多萬元。
李昌和致富不忘眾鄉親,2013年,他將自己培育的兩千多株雞花椒苗無償提供給村里86個農戶種植,并手把手地向他們傳授雞花椒苗種植與管理技術,帶富了一批農戶。
“葫蘆娃”變成“金娃娃”
“小葫蘆娃市場銷售情況很好,今年生產的兩千多個小葫蘆,在十一黃金周期間到西江景區市場出售,收入兩萬多元。”西江鎮長烏村村委會副主任唐秀成樂呵呵地對筆者說。
十多年來,唐秀成每年都利用種植辣椒、玉米等地塊的田邊地頭套作葫蘆苗,1畝地套作的葫蘆苗能結出兩千多個小葫蘆。他利用自己繪畫雕刻的專長,在葫蘆上雕刻龍、鳳、鳥、苗寨等圖案,爾后到市場上出售。由于雕刻的圖案美觀,深受游客青睞,每個賣價20~60元不等,年收入可達2萬~3萬元。他的舉動帶動了周邊村寨十多個農戶也陸續種植小葫蘆,他與這些農戶簽單收購,加工后再出售,與種植葫蘆的農戶實現了雙贏。
據不完全統計,像李坪、李昌和、唐秀成這樣擁有特殊技能的農村“土專家”,在雷山縣有一千一百余名,他們積極探索山區村寨產業發展的新路子,帶動一個片區、一個產業發展,成為引領群眾致富奔小康的帶頭人。
(作者聯系地址:貴州省雷山縣縣委宣傳部 郵編:55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