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靜李海妍溫慶澤
(1河北省秦皇島北戴河醫院 河北秦皇島 066100;2北京軍區北戴河療養院 河北秦皇島 066100)
丹參酮-ⅡA聯合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
王俊靜1李海妍1溫慶澤2
(1河北省秦皇島北戴河醫院 河北秦皇島 066100;2北京軍區北戴河療養院 河北秦皇島 066100)
目的:探討丹參酮-ⅡA聯合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療效。方法:將我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隨機分為聯合組與對照組(各43例),對照組患者應用甲鈷胺,聯合組聯合應用丹參酮-ⅡA和甲鈷胺,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治療后,兩組的運動神經及感覺神經傳導速度均較治療前顯著提高,且聯合組治療后的運動神經、感覺神經傳導速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聯合組的總有效率為81.4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5.81%,P<0.05。結論:丹參酮-ⅡA聯合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能有效改善運動及感覺神經傳導速度,提高治療效果,值得推廣。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甲鈷胺;丹參酮-ⅡA
DPN(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糖尿病并發癥,其在糖尿病患者中的發病率高達60~90%[1]。我院在DPN的臨床治療中,聯合應用了丹參酮-ⅡA和甲鈷胺,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6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及DPN診斷標準。臨床表現包括:肢體麻木、手足末梢感覺異常、四肢自發性疼痛、跟腱反射減弱、肌力減弱等。同時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周圍神經病變。男48例,女38例,年齡39~77歲,平均(52.9±7.3)歲,糖尿病病程4~31年,平均(8.8±1.9)年,DPN病程3個月~10年,平均(3.2±1.6)年。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聯合組和對照組,各43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取飲食控制、注射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等常規治療措施,將血糖水平控制在5.5~7.5mmol/L(空腹)、8.1~11.3mmol/L(餐后2h)范圍內。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患者應用甲鈷胺注射液(日本衛才株式會社,國藥準字J20130076),應用劑量為500μg/次,靜脈注射,每日1次,持續用藥2周為1療程,休息1周后開始下一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聯合組聯合應用甲鈷胺和丹參酮-ⅡA磺酸鈉注射液(上海第一生化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2558),甲鈷胺用法、用量與對照組相同,將250ml生理鹽水與40mg丹參酮-ⅡA混合均勻后,靜脈滴注,每日1次,持續用藥2周為1療程,休息1周后開始下一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1.3 療效評價
治療2個療程后,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評價。治療后,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或顯著緩解,四肢神經傳導速度較治療前至少提高5m/s,跟腱反射正常,為顯效;治療后,臨床癥狀明顯減輕,四肢神經傳導速度較治療前提高2~5m/s,跟腱反射增強,為有效;治療后,臨床癥狀、四肢神經傳導速度及跟腱反射均無改善,為無效。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處理研究數據,計量、計數資料比較分別應用t檢驗和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神經傳導速度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運動神經及感覺神經傳導速度比較均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的運動神經及感覺神經傳導速度均較治療前顯著提高,且聯合組治療后的運動神經、感覺神經傳導速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四肢神經傳導速度比較(±s,n=43)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四肢神經傳導速度比較(±s,n=43)
注:*表示與與治療前比較,P<0.05;#表示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時間運動神經感覺神經腓總神經正中神經腓總神經正中神經聯合組治療前38.0±1.742.6±2.141.2±1.939.3±1.4治療后48.8±1.5*#50.1±2.2*#48.6±1.6*#48.0±1.5i*#對照組治療前38.3±1.542.4±2.340.9±2.038.9±1.8治療后43.2±1.8*43.6±2.5*42.6±1.8*42.1±1.6*
2.2 臨床療效
聯合組顯效10例、有效25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81.40%(35/43);對照組顯效4例、有效20例、無效19例,總有效率55.81%(24/43)。聯合組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甲鈷胺是一種具有活性的維生素B12,其在進入人體后能夠直接參與組織細胞核酸合成和脂肪、蛋白質、氨基酸代謝,并且甲鈷胺也是甲基丙二酰輔酶A向琥珀酰輔酶A轉化的必須成分,琥珀酰輔酶A進入三羧酸循環后會產生能量和各類營養物質,用于修復細胞組織,從而達到修復受損神經,緩解疼痛,提高神經傳導速度的效果[2-3]。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患者單用甲鈷胺治療后,運動神經及感覺神經傳導速度均較治療前顯著提高。這也證實了甲鈷胺具有改善神經功能,加快神經傳導速度的作用。
丹參酮-ⅡA的主要成分為丹參脂溶性物質,其具有擴張微血管,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環的作用,同時丹參酮-ⅡA還能增強纖維蛋白溶解活性,減輕血液粘度,加快血栓溶解,此外,丹參酮-ⅡA還能有效清除氧自由基,有利于組織修復[4]。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聯合應用丹參酮-ⅡA和甲鈷胺的聯合組患者,治療后的運動神經、感覺神經傳導速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同時治療總有效率也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這表明丹參酮-ⅡA聯合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能有效改善運動及感覺神經傳導速度,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1]楊曉輝,王曉梅,隋淼等.依帕司他聯合丹參酮-ⅡA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5):150 -152.
[2]孟憲琴,屈曉冰,劉偉等.丹參酮ⅡA與鼠神經生長因子治療老年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J].醫學臨床研究,2010,27(5):806 -809.
[3]李芳.丹參酮-ⅡA聯合彌可保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60例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13):2945-2946.
[4]謝寶強,周青美.甲鈷胺與法舒地爾聯合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5):949-950.
R587.1
B
1009-6019(2015)11-007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