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黎
(新疆石河子142團醫院內科 新疆石河子 832029)
阿卡波糖配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療效觀察
任黎
(新疆石河子142團醫院內科 新疆石河子 832029)
目的:探討阿卡波糖配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入我院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給予格列齊特片、鹽酸二甲雙胍腸溶片治療,觀察組給予阿卡波糖、鹽酸二甲雙胍腸溶片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治療前后的血糖指標變化情況、胰島素抵抗指數(IR)和胰島β細胞功能指數(IS)。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經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等血糖指標均明顯下降,IR明顯降低,IS明顯升高。治療后觀察組IR明顯低于對照組。結論:阿卡波糖配合二甲雙胍是治療2型糖尿病的理想方案,具有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2型糖尿病;阿卡波糖;二甲雙胍
2型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疾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壓、高血脂等并發癥,嚴重影響其身體健康和生存質量。有研究認為[1],2型糖尿病的主要誘因為生活習慣不良和肥胖,其中肥胖可使本病的治療更加復雜,其所導致的胰島素抵抗對控制血糖水平不利,如治療方案不當,可導致患者體征進一步增加,胰島素抵抗隨之加重,進而形成惡性循環。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降糖、降脂、降壓并實施抗血小板治療是臨床治療2型糖尿病的關鍵[2]。本研究探討了阿卡波糖配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以期為臨床治療提供指導,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0年10月~2014年12月入我院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均符無嚴重器質性病變及并發癥,肝腎功能正常,此前未接受胰島素治療,排除對藥物過敏者、繼發性血糖升高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有男24例,女26例;年齡26~70歲,平均(49.92±7.13)歲。觀察組有男22例,女28例;年齡24~68歲,平均(48.85±7.41)歲。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糖尿病教育,控制飲食并加強體育鍛煉,對照組于餐前服用格列齊特片,每次120mg,每日3次;餐后服用鹽酸二甲雙胍腸溶片,每次0.5g,每日3次。觀察組進餐時服用阿卡波糖片50mg,每日3 次;鹽酸二甲雙胍腸溶片服用方法與對照組一致。兩組均治療12周。于治療前后測量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以穩態模式計算胰島素抵抗指數(IR)和胰島β細胞功能指數(IS)。
1.3 療效評價標準[3]
按理想控制(FPG≤6.39mmol/L且2hPG≤7.8mmol/L)、一般控制(FPG≤7.8mmol/L且2hPG≤11.1mmol/L)和控制不良(未達到上述標準)評價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治療總有效率=理想控制病例數+一般控制病例數/總病例數×100%。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理想控制13例,一般控制35例,控制不良2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6%;對照組理想控制8例,一般控制36例,控制不良6例,治療總有效率為88%。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指標、IR和IS等指標的變化情況比較
經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糖指標均明顯下降,IR明顯降低,IS明顯升高。治療后觀察組IR明顯低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相關檢測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相關檢測指標比較(±s)
組別時間FPG2hPGHbA1cIRIS觀察組(n=50)治療前7.90±0.8313.64±1.618.8±0.371.682±0.1744.247±0.418治療后6.12±0.89*8.52±1.21*5.8±0.22*1.002±0.125*#4.516±0.457*對照組(n=50)治療前7.88±0.7913.63±1.588.9±0.341.664±0.1564.241±0.433治療后6.16±0.85*8.54±1.07*6.3±0.21*1.382±0.168*4.701±0.330*
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近年來其發病率呈逐年增長趨勢。目前,普遍認為2型糖尿病的發病基礎為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分泌缺陷,可導致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升高,其中初發2型糖尿病餐后血糖升高更為明顯,且并存胰島素抵抗[4]。因此判斷胰島素抵抗并評價胰島β細胞功能對糖尿病治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阿卡波糖是一種α-葡萄糖甘酶抑制劑,可逆性抑制多糖、雙糖與多聚糖分解,延緩小腸吸收葡萄糖,進而降低餐后血糖水平和空腹血糖。該藥不會刺激胰島細胞分泌,可減輕胰島素抵抗,有利于改善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且兼具降脂作用[5]。二甲雙胍為雙胍類降糖藥,可通過抑制肝葡萄糖輸出改善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也隨之增加,進而達到降糖目的,二甲雙胍可發揮多方面的代謝調節作用,具有降糖、降脂、減輕體重等作用,可延緩糖尿病血管并發癥,降低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本次研究發現,觀察組患者經以上兩種藥物聯合治療后其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6%,高于采用格列齊特片+鹽酸二甲雙胍腸溶片方案治療的對照組,同時FPG、2hPG 和HbA1c等血糖指標明顯下降,胰島素抵抗指數(IR)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阿卡波糖配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可有效改善胰島素抵抗,增加對胰島素的敏感性,療效確切。
綜上所述,阿卡波糖和二甲雙胍均具有降糖和降脂雙重作用,二者聯合使用是治療2型糖尿病的理想方案,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具有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1]張其連.阿卡波糖聯合二甲雙胍治療初發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癥療效觀察[J].實用醫學雜志,2012,28(23):3995-3996.
[2]王碩,陳勝武,張曉妍,等.阿卡波糖、二甲雙胍聯合胰島素類似物治療肥胖糖尿病短期療效[J].醫學與哲學,2014,35(3B):59-61.
[3]王連英,李玉鳳,趙翠伶,等.二甲雙胍緩釋片和阿卡波糖治療新診斷2型糖尿病療效對比分析[J].中國醫刊,2011,46(7):57-58.
[4]王云,杜寧遷,邵蔚,等.甘精胰島素聯合二甲雙胍或/和阿卡波糖治療新診斷2型糖尿病療效觀察[J].中國基層醫藥,2010,17 (14):1913-1915.
[5]戴紅雙,張玉,楊林,等.綜合干預對肥胖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的影響[J].中國傷殘醫學,2013,21(7):232-233.(7):
R587.1
B
1009-6019(2015)11-0128-02